遵化——武汉,这对两父女的战“疫”

在平安城镇,有这样两对父女,女儿穿着白衣战袍援武汉,父亲身穿红色马甲守家乡,他们虽然在不同的工作岗位,却都奋战在抗击新冠肺炎的第一线。

东梁各庄村于春雨于爽父女俩


遵化——武汉,这对两父女的战“疫”

2月17日,继遵化市首支医疗队伍奔赴武汉后,又一批白衣战士们主动请缨,申请加入了支援湖北一线的河北医疗救援队,其中一位就是平安城镇东梁各庄村的于爽。

遵化——武汉,这对两父女的战“疫”

 市领导为于爽等人送行 (下排左二为于爽)

于爽,2006年毕业于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参加临床护理工作14年。2008年自学河北联合大学本科,于2012年进修于唐山工人医院专修神经内科、心内科。2014年担任市二院内二科护士长。

遵化——武汉,这对两父女的战“疫”

于爽从小就非常勇敢,这次去武汉参加救援是她主动报名的,丈夫起初并不同意,孩子才2岁,正是离不开妈妈的时候。但于爽却说“武汉的疫情严重,医疗团队匮乏,他们更需要我!”

遵化——武汉,这对两父女的战“疫”

英雄的儿女自然有不平凡的老爸,于爽的父亲于春雨,今年64岁了,是天津蓟州交通局的退休职工,村里的疫情防控检查站成立后,于春雨第一个报名参加了检查站志愿服务,20多天来从未间断。有人说:“退休了还不好好在家养老,来受这份罪干啥?”他却乐呵地说:“咱村志愿者都这么积极,我年轻时候总在外面上班,退休了没啥事儿,就不能做点贡献?这次我给大家值好班负好责,冷点、累点,我心里高兴!”

遵化——武汉,这对两父女的战“疫”

右一为于春雨

“在病人眼里,于爽是护士,在我眼里,她还是个孩子,穿上这身白大褂,就要尽职尽责,相信她经过这次历练,会成长得更快,比我做得更好。”这是于春雨对女儿的寄语,也是对自己坚守岗位的鼓励。送别于爽的那天早上,于春雨没有说过多的话,简单的交代、坚毅的眼神,尽显了父女情深、大义无畏。战“疫”当前,不容多说,父女俩互相道别后,又刻不容缓的分别奔赴各自的“战场”。

遵化——武汉,这对两父女的战“疫”

平安城镇的另一对父女要从女儿的偶像情节说起~

西门庄村的张华山张金秋父女

遵化——武汉,这对两父女的战“疫”

女儿张金秋,是北京中日友好医院的一名护士,经多次申请,于2月7日成为北京中日友好医院赴武汉医疗队的一名队员。

遵化——武汉,这对两父女的战“疫”

右二为张金秋

医院组建第五批医疗队时,张金秋主动请战,报名参加医疗队奔赴武汉。“老爸一直是我的偶像,虽然不能像他一样入伍参军,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来临时,我们都是在一线奋斗的战士,我们是父女,也是战友。”

遵化——武汉,这对两父女的战“疫”

张金秋的父亲张华山是一名退伍军人,担任西门庄村村医一职,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他主动承担书写标语、监控返乡人员的任务。他认真负责,对返乡人员每日两次进行体温测量,及时上报,直到隔离解除。“军人就是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时候,冲在最前头的人,我虽然退伍了,但作风不能褪色,只要国家需要我,我还是义无反顾。”

遵化——武汉,这对两父女的战“疫”

张华山为返乡人员测量体温

村里成立劝反站后,他每天都要抽时间去指导消毒工作,在多个志愿者中,那个身穿白大褂的张华山最为显眼。

遵化——武汉,这对两父女的战“疫”

张华山不但自身积极参加疫情防控工作,还大力支持自己的女儿支援武汉抗“疫”一线。

遵化——武汉,这对两父女的战“疫”

遵化——武汉,这对两父女的战“疫”

今天,两位平安城的女儿已经奋战在武汉医院的重症病房中,虽然,防护服让她们的行动变慢、护目镜让她们的视线模糊,但她们那颗“誓为病者谋福利”的心从未改变,甚至更加坚定。她们的父亲们也在遥远的家乡平安城坚守着抗疫一线的岗位,让我们嘱咐两位好女儿:保重身体,凯旋而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