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江区:抗疫一线巾帼“红”,扎紧“口袋”保平安

“血常规正常、CT正常”,医生说完后,张宏心中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一方面源于对自己身体的担心,另一方面考虑身体状况对可能延误工作的担忧。疫情这一段时间以来,他马不停蹄地排查社区几百户居民的疫情,一直处于高度忙碌的状态,身体出现的感冒咳嗽症状已多次发出预警。回想起近一个月来共同“战斗”在一线的“红马甲”姊妹们,为了居民的生命安全,坚守岗位不动摇、不退缩,誓死守护家园的情景,感慨万千。

洪江区:抗疫一线巾帼“红”,扎紧“口袋”保平安

趁早趁快做实排查战"疫"

当人们的目光聚集在白衣天使纷纷请战的逆行,企业、名家捐款捐物的壮举,院士、专家研制攻克疫病新药的发布之际,在视线之外还有一群人正默默地做着平凡却不容忽视的工作,定格在其中的一个画面,洪江区高坡街社区居委会的防疫排查人员与病毒争抢时间,巾帼不让须眉。

社区虽小,却是疫情网格防控的关键点,面对1680多户居民,每敲开一扇门,就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隐形风险。她们只有一个口罩,一颗红心,一份责任。由于户数多,高楼与平房小楼交错,为了和病毒争抢时间,她们像上了发条的陀螺,在抗疫时间轴上停不下来。登记住家户的姓名、身份证、电话、往返行踪,发放疫情宣传单。对不在家的空房户,她们细心地贴上告知书。认真、耐心的徐飞雁,一定要问到可靠的信息,她才肯罢休。为了打消部分居民害怕她们也会携带病毒的想法,她们严格遵循“不进门、不接触、有距离”的自定纪律。眼红了、腿痛了、嗓哑了已经成了她们的常态。为了抓紧时间排查完所有的居民,她们选择了不回家团年,匆匆聚集吃了一顿工作餐,便带好口罩,拿着本子,继续工作。徐飞雁有感地说:“在排查中,我看见大家阖家欢乐地吃着团圆饭,就很欣慰,因为我们整个社区就是一个大家庭,他们就是我的亲人,是我努力工作的动力。”

洪江区:抗疫一线巾帼“红”,扎紧“口袋”保平安

抓细抓小夯牢隔离战"疫"

面对筛查出来的18名外地返洪居民,她们与相关单位一起按照“一人一户一专班”的办法进行居家隔离观察的看护。互留联系方式,发放宣传册,上门量体温,发放口罩等医用品,为居家隔离观察人员去超市买生活物资,为他们倾倒垃圾......唐红艳再次熟悉的敲开门,“大叔,你要的物资我都买齐了,这些蔬菜是我给你带的。”“又给我们当跑腿员又给我当捐赠员,真的太麻烦你们了。”大叔打趣又深情的答谢道。家在怀化的曾惠,一个人在洪江,自嘲说自己也是一个“隔离户”,她还时常主动耐心地通过微信、视频等方式为隔离观察人员送上心理疏导。她们的热情服务、耐心帮助,消除了居家隔离人员的恐慌和偏见,让他们在寒冷的冬天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

由于工作的复杂性,她们害怕把病毒带回家,不得不与家里亲人保持一定的距离,她们开玩笑说自己是“半隔离人员”。谌美葵七岁的小孩由奶奶带着,一次谌美葵回到家里,“妈妈你怎么又这么晚回家,我等的都快睡着了。”女儿从卧室出来扑向她,“别挨我!”,谌美葵爆发出的声音使女儿吓得不知所措地哭了。想着这段时间生活上陪伴不了孩子、学业上也分不出一点身,愧疚的她向女解释“妈妈去的地方杂,衣服没消毒。过了这段时间妈妈好好抱你,好好陪你”。谌美葵的丈夫是司法局的干部,也在抗疫排查的一线,夫妻间亲昵的画面暂成回忆,相见成了偶遇,“微信”成了沟通方式。

从严从实扎紧口袋战"疫"

新阶段的抗疫工作给社区出了一个大难题,一手抓疫情防控工作,一手抓复工复产。为了更好地阻断输入性病源进入,高坡街社区采用“口袋战术”外防病毒输入,在小区门口、楼栋,合理划分区域,形成社区主抓,后盾单位、小区业主协助落实的外围转内控的战“疫”格局,用以点控面的方法扎紧“口袋”,为人民生命安全守住大门。

“你从哪来?”耐心地对外来车辆人员进行询问、体温检测与人员登记,做到“逢车必查、逢人必检”。她们强化小区外来车辆和人员管控,常态化夜间巡逻宣传的同时,还与后盾单位继续做好网格排查,对已登记上册的居民,每天通过电话询问家庭返洪人员;对走亲访友的空房户继续耐心敲门,爬楼走栋,访户登记。

口袋战“疫”打响以来,随着企业的复工复产复业,她们为20多个务工人员开出相关证明。排查出外地返洪人员106人,其中从重疫区返洪的人员8名,目前她们正在对这8名人员进行居家隔离看护管理。

高坡街社区居委会的姊妹们常常欣慰地说:“为广大居民服好务是我们永恒的追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