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复工怎么样?我们观察了两周数据,发现地铁公交客流只有两成

最新疫情通报:

昨日12-24时,上海无新增确诊病例

2020年2月23日12—24时,上海市排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病例25例;无新增确诊病例。

截至2月23日24时,上海市已累计排除疑似病例2162例,发现确诊病例335例。确诊病例中,男性173例,女性162例;年龄最大88岁,最小7月龄;144例有湖北居住或旅行史,33例有湖北以外地区居住或旅行史,158例有相关病例接触史;外地来沪人员111例,本市常住人口224例。具体情况如下:

上海复工怎么样?我们观察了两周数据,发现地铁公交客流只有两成

目前,70例病情平稳,9例病情危重,4例重症,249例治愈出院,3例死亡。尚有90例疑似病例正在排查中。


上海复工已有两周

返程客流和市内交通情况如何?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排摸了

上海铁路、机场、高速省界道口、地铁等客流相关数据

我们发现

复工以来

上海铁路、民航入沪客流在低位徘徊

高速省界道口入沪客流在复工第二周出现了明显上扬

市内交通客流也在

逐日回暖


铁路

只有去年同期的不到20%

上海复工怎么样?我们观察了两周数据,发现地铁公交客流只有两成

以2月10日复工日为界,铁路方面,今年2月6日至2月9日,铁路到达人数分别为8.9、10.2、10.3、12万人次,日均到达旅客10.35万人次;2月10日起,客流出现持续回落,至2月19日,到达旅客仅4万人次,复工10天旅客日均到达数量为4.785万人次。不过,客流在2月20日起又开始逐日小幅增长,到2月23日,铁路到达旅客为5.6万人次,近4日旅客日均到达数量为4.95万人次,较前期略增3%。总体来看,上海复工后的入沪客流只有去年同期的不到20%。


机场

只有去年同期的15%左右

上海复工怎么样?我们观察了两周数据,发现地铁公交客流只有两成

机场方面的数据也较为平缓。今年2月6日至2月9日,上海浦东和虹桥两场到达旅客为4.6、5.7、5.19、5.84万人次,日均到达旅客数为5.33万人次;2月10日开始,两场到达旅客数走低且难见波动,2月22日两场抵港人数为2.63万人次,复工后13天的日均到达人数为2.56万人次。总体而言,上海复工后的民航入沪客流只有去年同期的15%左右。


高速省界道口

复工第二周日均车流量约7.7万辆

较前一周增长约48%

上海复工怎么样?我们观察了两周数据,发现地铁公交客流只有两成

高速省界道口方面的表现与铁路、民航不同。今年2月6日至2月9日,高速省界道口入沪车流量分别为8.3、9.5、12、14.8万辆,日均到达车辆数为11.15万;2月10日起,高速道口入沪车流量持续下降,2月16日降至春节以来最低点,仅4.73万辆。不过,随着企业复工的脚步逐渐迈开,上海市又连续推出“临时通行证”“货通证”等证明,方便跨省货物运输及员工通勤,因此进入复工第二周,入沪车流量出现明显上扬,2月22日上升至8.41万辆,复工第二周日均车流量约7.7万辆,较前一周增长约48%。


上海市内交通客流也正以较缓慢的节奏回暖,

“闷”在家的人们开始适当增加通勤,

这一趋势通过复工第一周与第二周数据对比可见。


地铁

只相当于常态工作日两成左右的水平

上海复工怎么样?我们观察了两周数据,发现地铁公交客流只有两成

地铁方面,复工第一周,除复工日当天客流量一度攀升外,之后4天均维持在每天110万人次左右;进入复工第二周,客流整体呈缓慢上升趋势,工作日日均客流为166.34万人次,较上一周增长约37.8%。不过,这也只相当于常态工作日两成左右的水平。


公交

只占常态工作日日均客流两成

公交方面,复工第一周,客流量围绕90万人次上下浮动;进入第二周,工作日日均客流量为99.8万人次,较第一周上涨约11.8%,但与地铁相似,只占常态工作日日均客流两成。


快速路

进入第二周

市内交通客流出现小幅上涨

快速路方面,复工第一周工作日日均车流量约96.3万辆,第二周上升至日均110.7万辆,较前一周小幅增长约15%。

可见,复工第一周,市内交通客流量处在较谨慎状态。随着企业复工复产的节奏渐起,进入第二周,市内交通客流出现小幅上涨。

上海复工怎么样?我们观察了两周数据,发现地铁公交客流只有两成

据有关方面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市内公共交通客流仍将处于低位,回归正常客流水平尚需时日。

铁路部门也表示,随着各地防疫与复工两手抓,员工返岗增加,近期确实出现了返程客流略有增长的趋势,但也不可能出现类似往年的返程高峰。接下来,铁路部门会继续关注企业复工和学生返校的时间安排,精准开行务工专列,实行包车、足额预留学生票等举措,满足农民工和学生返程需求。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

制图:曹俊 肖书瑶


记者论坛,20万+媒体人社群,传播创造价值;

已受邀入驻今日头条、腾讯快报、百度百家、网易新闻、新浪财经、阿里UC、一点资讯、界面、脉脉等媒体平台。

①有情怀的社群,有深度的阅读,有角度的观察,有态度的互动;②部分文章转载,标注来源作者,只为分享价值,无关商业利益;③如有异议、投稿和建议,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