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患者白天血壓正常,晚上高,是什麼原因?

人生如夢6886


近期我也看了一個類似的高血壓患者。她是一位五十多歲的中年女性,處於更年期,血壓波動大。這是她第二次來找我就診,第一次是因為高血壓,當時我給她開了一個長效降壓藥,一天吃一次,一次吃一片。後來她的血壓一直控制的挺好,但是近期血壓波動比較大。做了一個24小時血壓監測提示,晚上血壓比較高,是一個反杓型血壓案例。就跟題目中的這個情況基本一致。

1、什麼是反杓型血壓?

通俗地講,如果夜間血壓高於白天血壓,那基本上就是反杓型血壓。

2、這種情況怎麼辦呢?

其實,對於反杓型血壓患者來說,可以分為兩步處理:

第一步,可以在晚上使用一個長效降壓藥,比如說那些一天吃一次的降壓藥多數是長效降壓藥。

如果第一步效果不好,那就進入第二步,在晚上給患者在原有降壓方案基礎上,加用一次中短效降壓藥,比如說需要一天吃兩次的某些降壓藥就屬於這個範圍。

說回到這個病例,我沒有給她加用任何藥物,我只是把她現有使用的長效降壓藥調整至晚上服用。後期還會再監測血壓,必要時我會在晚上給她加一箇中效降壓藥。

儘管在高血壓的治療上已經是“燈塔盞盞,星光燦燦”。但是,我們仍舊不能刻舟求劍,削足適履,機械搬用。而是應該根據患者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有的放矢的治療,那樣高血壓患者才能收到最好的治療效果。

不過最後張大夫提醒大家,普通人不要自行調藥,一定要在專業醫生指導下調整藥物。


張之瀛大夫


高血壓患者白天血壓正常,晚上高,是什麼原因?

某天門診,接診了一位80多歲的老婆婆,婆婆很苦惱:我的血壓一天當中波動很大,看了醫生,換了好幾種藥,還是控制不好,我該怎麼辦?筆者仔細詢問患者血壓如何波動,婆婆掏出記錄血壓的小本本:喏,醫生,你看,我每天血壓下午四五點血壓開始升高,晚上也高,早上起來非常高,可以到170、180,但是到八九點,就是正常的,沒那麼高了……

這位患者反映了一部分高血壓患者的困境:白天血壓好好的,怎麼到了晚上就高了呢?再比如,有的高血壓患者,習慣早上吃降壓藥,結果藥一吃上去,就開始頭昏,一量血壓,太低了,不敢吃藥了,可是不吃藥,下午晚上血壓又很高,看著血壓計上不停閃爍的報警提示,患者心裡七上八下:我這會不會哪天晚上一覺睡過去了?或者一覺醒來發現半邊身體不能動了?

要解開這個謎團,我們不得不提到一個概念:血壓的晝夜節律。節律現象在自然界普遍存在,最典型的就是天亮了開始有鳥叫,天黑了鳥兒們就歸巢,這都是受節律的調控。人的血壓也一樣存在節律現象。正常情況下,血壓表現為白天高,晚上低,一天24小時中,血壓波動曲線呈“雙峰一谷”的長柄杓形,“雙峰”即兩個高峰,一般出現在早上八九點、下午四點到六點;“一谷”即一個低谷,一般出現在凌晨兩三點。

夜間睡眠過程中血壓一般較白天下降10-20%,早上臨近睡醒時血壓開始上升,覺醒後急劇上升。而高血壓患者可以出現血壓晝夜節律的喪失及紊亂,臨床表現為一天當中血壓變化趨勢的反常:白天血壓低,下午血壓開始升高,血壓高峰可出現於下午、夜間或晨起時。

根據血壓的這種變化特點,衍生出了“高血壓的時間治療學”,即根據患者血壓波動的特點來應用降壓藥物,目前多通過調整降壓藥的服用時間,使降壓藥物作用效應與高血壓發生的節律一致來管理血壓。

因此,對於這種病人,可以將通常在早上服用的降壓藥調整到午飯後或者下午四五點服用,以達到夜間理想血壓,有效控制“晨峰高血壓”。

再說回到門診的那位婆婆,在醫生的指導下,將降壓藥物調整至下午兩點服用後,下午和夜間的血壓得到了有效控制,“晨峰高血壓”也恢復了正常,全天收縮壓控制在120-140mmHg之間。因為再也不必擔心血壓像過山車一樣時高時低、哪天夜裡突然就腦梗塞了或者腦溢血了,婆婆的生活質量也明顯提高,睡覺棒棒,吃嘛嘛香,到哪都樂呵呵的。

大家明白了嗎?

關注健康,關注心血管徐醫生!


心血管徐醫生


如果您是單純的夜間血壓高的話,一般考慮是跟情緒,精神狀態,飲食量,運動等因素有關。高血壓雖然常見,但是也不需要過於擔心,只要控制得當,並不會影響到人們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但是如果控制不好,其後果無法想像的。高血壓的類型以及表現形式,因個人情況不同,而存在很在的差異。有些高血壓患者白天血壓正常,晚上高,這樣的情況並不多見,但是這個情況的危險性更大。

1、正常人血壓的波動特點是:凌晨3:00處於最低谷,以後呈上升趨勢,晨起活動後迅速上升,約在9:00達第一峰,在下午15:00左右出現第二峰,之後開始緩慢下降,即“兩峰一谷”現象。

2、勺型血壓是指夜間血壓下降的幅度超過白天血壓的10%;如果超過20%稱為深勺型血壓;如果不足10%稱為非勺型血壓。

3、夜間血壓均值高於白天,晝夜血壓變化比值<0%的血壓稱為反杓型血壓。中老年人群中有24.6%的人夜間血壓不降反升。隨著年齡增長,夜間血壓升高的人越多。

4、夜間血壓升高導致的反杓型高血壓,是導致心、腦、腎等臟器損害的元兇。夜間血壓升高人群,63%得過無症狀腦梗塞,腦中風和心肌梗死的風險會增加3倍。

如何知道您是不是真的高血壓患者,您可以嘗試中醫檢查和治療方案。從中醫的角度出發,例如:


一、平時胸椎是否有過因外力或是在平時的運動、生活中導致胸椎有錯位的現象。可以去中醫“正骨”,幫助脊椎復位來改善症狀。在已針灸幫助脊椎的肌肉放鬆,避免因周圍肌肉緊張導致復位失敗。

1、胸椎一共有12節,根據高血壓症狀可以表現為胸椎第二節出現了錯位,導致血壓異常。

2、在錯位的同時,身體還會出現食道炎、胸痛、氣喘、咳嗽、血壓異常、心律失常、肩臂痠麻痛、手麻木等症。

二、根據中醫的望、聞、問、切,來判斷,用中藥來調節此症狀。

1、肝陽偏盛型,表現為頭痛、性情急躁、失眠、口乾苦、面紅目赤,治療上以平肝潛陽,用天麻鉤藤飲。

2、肝腎陰虛型,表現為頭部空虛感、頭痛、眩暈、耳鳴、面部潮紅、手足心熱、腰膝無力、易怒、心悸、乏力、失眠、健忘,治療上以滋養肝腎,用六味地黃湯。

3、陰陽兩虛型,表現為嚴重的眩暈,走路覺輕浮無力,心悸氣促,面部或雙下肢水腫,夜尿多,記憶力減退,畏寒肢冷,腰膝痠軟,胸悶,嘔吐或突然暈倒,治療上以溫陽育陰,用地黃飲子加減。根據國內文獻報告,某些單味中草藥也有一定的降壓效果。

在生活中儘可能的改變一些不良習慣如:

(1)改變不良飲食習慣,限制鈉鹽攝入,每日鈉的攝入量逐漸降至5克左右(約相當於食鹽13克),適當增加鉀、鈣、鎂和優質蛋白質的攝入。

(2)改變不合理的膳食結構,防止超重和肥胖。肥胖者應減肥。

(3)戒菸酒

(4)注意休息,勞逸結合,避免長期從事體力勞動和緊張工作。 

(5)適當開展體育鍛煉和體力勞動。對於長期從事腦力勞動者而言,參加體育鍛煉和體力勞動能解除精神過度緊張,調節生活,對防治高血壓均有重要意義。可採用慢跑、步行、騎自行車、游泳、做體操等各種形式的體育活動,但應遵循循序漸進、逐漸增加運動量的原則

高血壓人最大的無知,就是隻知道吃藥降血壓,卻不知道科學調理!世界上從來沒有哪一個高血壓患者,是靠吃藥治好高血壓的!你是想天天打針吃藥,最終併發症纏身?還是想一次調理,血壓平穩、甩掉心腦症,輕鬆多活20年?


敬業醫生愛科普


首先,不管是白天高還是晚上高,只要是符合高血壓診斷標準的,均可診斷為高血壓病。其次,這種白天血壓正常,晚上高的血壓說明血壓波動節律與正常相反,如果是高血壓患者降壓藥物服用時間應放到下午或晚上吃。

首先,關於高血壓的診斷標準是4周內非同日 3 次測量均達到收縮壓≥ 140 mmHg 和 / 或舒張壓≥ 90 mmHg 的,即可診斷為高血壓病。對於血壓,不管是白天高還是晚上高,只要符合高血壓診斷標準的均可診斷為高血壓病。

其次,正常人或高血壓患者如果血壓調節機制還好的話,應該是白天血壓高,晚上血壓低,且夜間的血壓比日間的峰值降低10%~20%,也就是勺型血壓。如果夜間的血壓比日間的峰值降低 <10%或大於20%的情況就是非勺型血壓。題主的這種情況可能屬於非勺型血壓,應該做24小時動態血壓進一步明確。對於勺型血壓的高血壓患者,一般是早晨一次口服降壓藥即可,而對於非勺型血壓的高血壓患者,應該至少把一種降壓藥放到下午三四點或晚上吃。


醫患家


人體每日的血壓波動較大,呈“雙峰一谷”,早晨6-10點及下午4-8點血壓較高,夜間血壓逐漸降低,一般凌晨0-3點為低谷期。正常情況下,夜間血壓應低於白天血壓,且下降幅度約10-20%,我們稱為“勺型血壓”;但部分病人夜間血壓非但不降,反而升高,這種類型的血壓我們稱之為“反勺型血壓”,反勺型血壓是一種需要積極干預的血壓。


發病機制

反勺型血壓患者之所以夜間血壓會升高,與患者夜間的交感神經興奮有關。交感神經興奮後使腎素分泌增加,腎素分泌增多後,激活RASS系統,使血壓時升高。

病因

反勺型血壓最常見的病因為心功能不全、腎功能不全、陣發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所以,針對夜間血壓升高的患者,建議完善24小時動態血壓監測,瞭解夜間血壓的具體情況;其次,應完善心、腎等相關檢查及睡眠呼吸監測等,排除是否存在相關病因。


對於反勺型血壓患者的治療,如果查出原發病因,首先應對因治療;如果未查出原發病因,則對症治療:降血壓,以減少其對心、腦、腎等靶器官的損害。前面我們已經提到,反勺型血壓患者血壓升高是因為RASS系統被激活,所以,這類高血壓患者建議選用RASS系統拮抗劑:ACEI(普利類的藥物)、ARB(沙坦類的藥物)。給藥時間及選擇長效還是短效藥,需結合具體病情決定。建議專科醫生就診,不要擅自用藥。


醫學莘


一般屬,陰虛內熱造成。吃點,養陰、滋陰、清熱藥,就能解決。


郗金民新號


患者有可能是膽經堵塞造成的,找個中醫處方即可。


八方資源


降壓藥用的不合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