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甘正傳》:成功之路本不存在捷徑,腳踏實地方能仰望天空

《阿甘正傳》電影改編自美國作家溫斯頓·格盧姆於1986年出版的同名小說,講述了先天智障福瑞斯特·甘人生頗具傳奇的勵志故事。電影上映後,更於1995年力壓《肖申克的救贖》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獎。作為世界電影史上的里程碑之作,這部電影不僅有著引人入勝的敘事層次,影片的拍攝更運用了當時電腦特技的最高水平。

雖然《阿甘正傳》獲得了當年奧斯卡最佳影片獎已成為了既定的事實,但就《阿甘正傳》和《肖申克的救贖》兩部經典影片究竟誰更勝一籌,在觀影者之間一直存在著廣泛的爭議。有人說,《阿甘正傳》代表了夢,《肖申克的救贖》是一種生活。在我看來,《肖申克的救贖》更像是大海里的一艘前進的航船,在黑色的夜晚激盪起翻滾的浪花,給予人內心強烈的震撼。而《阿甘正傳》更像是供遊船停泊的港灣,撫平人內心的傷痛,擁有治癒、溫暖每個人心靈的力量。

《阿甘正傳》:成功之路本不存在捷徑,腳踏實地方能仰望天空

一部優秀的影片會被影評人解讀出多種內涵,更被無數的觀影者賦予新的深層次的意義。有人在阿甘的身上看到了面對生活始終豁達、樂觀的人生態度,有人從《阿甘正傳》這部影片中感受到了真誠美好的人類情感。但實則《阿甘正傳》講述的其實就是一個智商只有75的低能兒,通過自身的不懈努力,一步步走向成功的故事。

成功通常有兩種定義:第一種成功是完成了自己設定的目標,實現了心中的理想,過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對於珍妮來說,她的童年理想是變成一隻會飛的鳥,早日逃離單身父親暴虐的陰影。成年後的夢想是成為一名享譽世界的歌手,但珍妮在完成夢想的路上卻誤入歧途走向了墮落的深淵,併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如果說第一種成功是顛覆原來的生活,以改變命運,“敢叫日月換新天”為目的的成功。那麼第二種成功則是以更好的方式活在當下,將手中的每件事完成的更加出色。這也是《阿甘正傳》所要講述的成功和人生的哲學。

《阿甘正傳》:成功之路本不存在捷徑,腳踏實地方能仰望天空

01.你眼裡的“傻人有傻福”,實則也曾嚐遍心酸

如果上帝的旨意要人人平等,他會給我們所有人腳箍。

在阿甘母親的眼中,阿甘和其他人並沒有什麼兩樣,只是反應有些遲鈍一點的孩子,但生活的一切都在向甘太太予以細微的糾正——阿甘是一個智商只有75的低能兒,這是誰也無法逃避的現實。

當綠弓縣中心學校的校長拿出阿甘只有75遠低於同齡兒童智商的測試表時,為了讓阿甘接受正常的教育,甘太太只能以出賣自己的身體作為交換。為了讓阿甘能夠正常行走,阿甘母親為他訂製了一雙笨重的腳箍,這是阿甘記憶里人生中的第一雙“寶鞋”,母親說這雙“寶鞋”會帶他走遍天下,但卻在邁出嶄新的一步時很快跌倒,並遭遇街邊路人的冷眼嘲笑。

《阿甘正傳》:成功之路本不存在捷徑,腳踏實地方能仰望天空

“人人生而平等”對於阿甘來說,從來都只是一個徹頭徹尾的笑話。生理的缺陷不僅給阿甘的生活帶來了實質性的影響,更給阿甘幼小的心靈造成了嚴重的傷害。

甘太太用情色交易為阿甘謀取了接受正常教育的權利,我們並不會覺得這種不正當的行為齷齪,只會從中感受到母愛的偉大和對社會些許的諷刺意味。但在我們每個人的人生中,母親更多的只能陪伴我們長大成人,但卻不能庇佑我們的一生。

當阿甘踏上開往學校校車的那一刻起,他必須要學會一個人面對人生中的種種遭遇。這個世界不會因為你的缺陷而給予你更多的愛,反而在一個群體中會因為先天性的缺陷讓你顯得格格不入成為眾人排斥摒棄的對象。

乘校車時除珍妮外沒有人願意和阿甘共享一座,放學時更會時常遭遇到校園暴力帶來的霸凌和欺辱。“腳箍”對於阿甘而言是保護也是禁錮。當遭到外力衝擊時,他不得不選擇掙脫依賴多年的腳箍,激發潛能的力量,在絕境面前學會勇敢的奔跑。這是阿甘生命中一次偶然的轉變,卻足以讓他的人生髮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能夠真正改變我們自身的只有我們自己,或許只有去努力嘗試後我們才知道最後的答案。上帝即使關上了一扇門,但我們卻能夠從內部鑿出一扇通往世界的窗戶。

《阿甘正傳》:成功之路本不存在捷徑,腳踏實地方能仰望天空

阿甘雖然只是一個智商只有75的低能兒,但他卻有比正常人更為波濤洶湧的內心世界,在他的心底也曾熱烈的愛著一個人,這份愛雖然簡單但卻無比純粹,而且更為剋制。但在這份感情裡,阿甘卻受到了深深地傷害。

為了不讓珍妮受到傷害,阿甘和珍妮的幾任男友大打出手;即使是面對萬人的演講,在聽到珍妮的呼喚時,阿甘也會毫不猶豫穿過重重人群,跳進冰冷的河水中和深愛的人緊緊相擁在一起。而最令我感動的,是阿甘在珍妮的宿舍裡面對珍妮的酮體時,眼神下意識的選擇了迴避。

或許阿甘笨拙的不會表達愛,但他的行為卻時時刻刻充滿了愛。

《阿甘正傳》:成功之路本不存在捷徑,腳踏實地方能仰望天空

02.阿甘成功的秘訣在於,專注的做每一件事情

著名學者王國維曾在《人間詞話》中提到人生三重境界:

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 “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也。 “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

簡單的說就是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想要通往成功需要經歷堅持不懈、持之以恆,鍥而不捨的過程。一個人的成功與否或許與才智、機遇存在一定的關係,但更重要的是你能否在對待一件事情上始終保持高效的專注,在經歷人生的種種挫折時又能否樂觀的面對,擁有繼續堅持的決心和保持根本的初心。

《阿甘正傳》:成功之路本不存在捷徑,腳踏實地方能仰望天空

阿甘之所以在許多的領域都能夠取得成功,正是因為他在做每一件事情上都保持著絕對的專注。所以在綠色的橄欖球場上,我們看到了阿甘在球場上肆意奔跑的身影和揮灑的汗水,看到了阿甘取得的諸多獎項和榮譽。

阿甘是智商只有75的低能兒,是世人眼裡的傻子,但是在軍中,他卻表現的如魚得水,是長官口中稱讚的智商起碼160的天才。他能將零散的槍械以最快的速度拼裝成完整的槍支,阿甘從來都不是一個高智商的聰明人,但智慧的差異往往是很小的,足以用“專注”和“毅力”進行彌補。這也正是我們普通人身上所不具備的“阿甘精神”。

《阿甘正傳》:成功之路本不存在捷徑,腳踏實地方能仰望天空

03.阿甘的成功從來不是一個人的成功,“阿甘精神”更影響了千千萬萬的人

有人說:“一個人的成功不算成功,能帶領一群人的成功才是真正的成功。”丹中尉在戰爭中永遠失去了雙腿,變得自甘墮落沉溺於酒色之中,但在阿甘的影響下,重拾了對生活的希望和往日的信心,最終成為了一名百萬富翁。那些自發聚集在一起,追隨在阿甘身後的奔跑者,又何嘗不是受“阿甘精神”的影響,於漫漫人生旅途中尋找生命存在的意義和人生的真諦。

《阿甘正傳》:成功之路本不存在捷徑,腳踏實地方能仰望天空

每個人通往成功的道路,沿途都要歷經不同的風景。但成功之路卻存在著共通的特點,那就是本不存在捷徑,唯有擁有樂觀的態度,堅持不懈的精神,腳踏實地方能仰望天空。這也正是《阿甘正傳》想要講述的阿甘精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