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部作風大整頓進行時」羅松花:腳踏實地,做龍井文化事業中的「弄潮兒」

重任在肩、時不我待。她處在距離人民群眾最近的地方,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的十九大精神上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磨礪本領,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和持之以恆的幹事作風,為推動龍井市的文化體育事業快速發展揮灑汗水、留下精彩足跡,她就是龍井市文廣新局局長羅松花。


「幹部作風大整頓進行時」羅松花:腳踏實地,做龍井文化事業中的“弄潮兒”


一、開拓進取,用行動做文化事業中的“弄潮兒”

今年46歲的羅松花自2015年開始擔任龍井市文廣新局局長開始,始終本著 “文化為民、文化利民、文化富民”的理念,在瞭解到龍井市民缺少一個展示自我的舞臺,羅松花便按照公益性、群眾性、開放性、便利性的原則,提出將每月第一個星期五定為全市的“文化體育日”的設想,在經過反覆討論、謀劃後,2016年5月6日,羅松花的設想成真,龍井市首屆“文化體育日”正式誕生,一個“草根”的舞臺出現在龍井市民眼前,使龍井人民真正在生活中享受文化、參與文化、利用文化。在此期間,羅松花帶領市文廣新局職工通過集體展示和網絡推薦等方式,評選出一批又一批對熱愛民俗文體活動的先進集體、藝術之星、體育之星、文化之星,並在每年的“文化體育日”活動啟動儀式為他們頒獎,有效提升了廣大群眾的參與熱情,也使一大批文化體育“草根明星”起到了示範帶頭作用,拓展了龍井“文化體育日”活動亮點。


「幹部作風大整頓進行時」羅松花:腳踏實地,做龍井文化事業中的“弄潮兒”


自2016年以來,羅松花以“敢為天下先”的開拓精神,在全市設立138處健身器材,7個鄉鎮、5個社區、65個政村全部建立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為白金鄉、三合鎮翻建了鄉鎮文化站,推進海蘭江足球海蘭江足球文化小鎮建設和龍井市全民健身中心羽毛球館建設;大力加強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三館建設力度,圖書館、文化館已成為國家一級館。“文化體育日”覆蓋全市7個鄉鎮、65個行政村、5個城市社區、45個文化體育民間團體以及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和學校,共計開展朝鮮族民俗展、農民文藝演出、體育比賽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1970餘場,累計參與人數達到22萬餘人次。

二、腳踏實地,扶貧足跡熠熠生輝

在脫貧攻堅關鍵節點,羅松花始終堅信責任是靠實幹來呈現的,越是責重山嶽,越需要激發埋頭苦幹的實功、砥礪滴水穿石的韌勁。2017年7月,龍井市受暴雨侵襲,部分鄉鎮村屯遭受洪澇災害。在此情況之下,羅松花堅持以身作則,衝在扶貧一線,在得知扶貧包保村德新鄉金谷村5座橋樑全部嚴重受損,其中4座梁橋是村民農耕用橋,1座是部分村民出行的必經之路,致使1家5口被困時,羅松花連忙趕到現場,一方面與相關部門協調鉤機和剷車,一方面發動村委會、駐村工隊與村民開展自救,在多方努力下,第2天上午就將受損橋樑修復,4天后另外4座小橋全部修好,為受災群眾災後恢復生產生活提供了有力保障。


「幹部作風大整頓進行時」羅松花:腳踏實地,做龍井文化事業中的“弄潮兒”


除幫助貧困戶辦理身後事、定製愛心衣櫃、為遭受火災的貧困戶捐款捐物外,羅松花還將目光放在如何激發貧困戶內生動力上,邀請吉林省中景園林建設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加利擔任金谷村“名譽村主任”,並協調陳加利為貧困學生髮放助學金3萬餘元,為5名貧困戶捐贈2臺豆芽機,用實際行動引導貧困戶樹立自主脫貧觀念,幫助村民將豆芽賣給賓館、酒店、菜市場等,解決貧困戶的後顧之憂。在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系列活動暨龍井第九屆“中國朝鮮族農夫節”活動開始前,為金谷村10名貧困戶爭取每人每天100元的臨時崗位,並按照每人每天20元的標準提供往返車費補貼。

短短3年間,羅松花帶領市文廣新局披荊斬棘,勵志圖強,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砥礪“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的意志,舒展“弄潮兒向濤頭立,手把紅旗旗不溼”的豪邁,推動龍井市文化體育事業闊步向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