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情•消杀先锋录》

疫情纪实专题系列之三

《战疫情•消杀先锋录》

二月春风,没有裁出新芽,却把病毒弥散。抗疫阻击战,消杀新冠病毒。他们打开了生命的通道,杀出一片晴天。 今天是河北省张家口市桥东区疫情参战队员与家人分别的第28个工作日,截止2月23日12时,6名消杀队员当日消杀面积160平方米、消毒批次67次、消毒人数134人、累计消毒面积2860平方米。这是没有硝烟的战场,他们是战胜病魔的奥特曼……

《战疫情•消杀先锋录》

国超 男 1985年出生;第一流调队消杀队员

桥东区监督所副所长

《战疫情•消杀先锋录》

消杀工作就是为采样和流调队员开辟两米宽的安全通道,往往以身试险,第一个进入疫区,每次任务结束后,担负为队员以及车辆消毒的工作,是整个流调对的生命防护线。帮助流调和采样人员逐个进行全身消毒,最后两个消毒队员相互消毒,从头到脚,事无巨细,仅消一名队员就需要五分钟以上的时间。

《战疫情•消杀先锋录》


《战疫情•消杀先锋录》

我们在夜间任务紧急,由于穿防护服的原因,无法穿保暖服装,每次工作都忍着饥寒交迫,夜风吹冻了消毒液,却吹不冷坚定的心。

我们消杀队员多为高度近视,佩戴护目镜无法佩戴眼镜,每次出任务摸索中前进,爬高楼,过雪地,无数次摔倒,又无数次负伤前行。

我们消毒液每次都要准备十升以上,背着消毒桶深入居民区,下到乡村,往往一背就是五个小时。肩上压出了血痕,手上磨出了血泡,却依然负重前行,因为我们知道,任务重于天,更重于区区十升的消毒液。

最大的困难在于许多工作是初次尝试,各种装备也都是第一次使用,难免会在工作中出现意外情况。我们靠的是团结,与每位队员的默契配合,相互提携,我们不仅是队友也是战友、更是生死相依的兄弟姐妹。

《战疫情•消杀先锋录》

梁苗裔 女 1982年出生

第二流调队消杀队员;桥东疾控预防控制中心科员

《战疫情•消杀先锋录》

2015年至今,我一直坚守在桥东疾控预防控制中心工作,做过多样工种,疫情工作还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次。

在本次战役中,桥东选拔出三支流调队,15名队员中有6名为消杀队员。而我是唯一一名女消杀队员,但不甘示弱,疫情战斗,不分男女,暗下决心决不会因我是女生拖大家后腿,干起活来就是个女汉子、就像绽放在战场的“黑玫瑰”

《战疫情•消杀先锋录》

我的搭档杨凯22岁,干劲十足,年龄虽小却不叫苦不叫累。我们每天背负10公斤消杀器冲锋在最前,先为流调队员打开一道绿色无菌的通道,先保障队员们每前进一步都十分安全,流调任务完毕队友们最先撤离,我们最后做好终末消毒才撤离现场。

《战疫情•消杀先锋录》

孩子托付给老人,对家人都是满满的亏欠,等疫情结束我会弥补对家人的愧疚!

《战疫情•消杀先锋录》

杨凯 男 1998年出生

第二流调队消杀队员;桥东区卫生监督所科员

《战疫情•消杀先锋录》

我今年22岁,是本次疫情出征年龄最小的。对于刚步入工作岗位的人来说,本次疫情工作就是一份收获。在战役中,从生活到工作感谢大哥大姐们呵护。让我最感动的是,2月18日早晨我有出征任务,就在2月17日晚上深夜12点,大家用手机电筒闪烁着光亮为我唱起生日歌,姐姐们捧着用单位仅有的小面包、水果做的蛋糕为我祝福。那一刻,我的心暖融融的,有一种强大的力量驱散了疫情所有的恐惧,这也许是我人生最美味的蛋糕、最难忘的记忆---

《战疫情•消杀先锋录》


《战疫情•消杀先锋录》

生日这天,消杀队战友宋皓月为赋生日寄语:

“大疫之际,适逢生辰。家人难见,佳友为伴。情义为水,友谊成桃。一念三千,意义非凡。

初出茅庐,感恩遇见、感恩拥有,感恩生命中的每一位。

《战疫情•消杀先锋录》

宋皓月 男 1994年出生

第一流调队消杀队员、胜利路办事处科员

《战疫情•消杀先锋录》

我是狱警的后代、母亲是一名教师,双重教育培养了我坚韧不拔、威武不屈的性格。抗战疫情冲锋陷阵对于我们年轻人来说就是历练和成长的过程。我以后得更要强身健体,努力成为一名勇士。

我对家人说: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甲子头上事,家中二老忧,谨记心头“。

《战疫情•消杀先锋录》

陈雷 男 1994出生

第三流调队消杀队员

胜利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信息科科长

《战疫情•消杀先锋录》

我虽然有三年的工作经历,但疫情消杀还是第一次,开始接到任务有点慌,感觉太危险,通过几次演练后又加入疫情团队,在实践中渐渐的消除了恐惧,还学到很多东西。我愿做好男儿,冲锋陷阵在先,担当无畏,撑起一片天。让父母放心,为我骄傲!

《战疫情•消杀先锋录》

王炳蔚 男 1983年出生

第三流调队消杀队员、 桥东区卫生监督所科员。

《战疫情•消杀先锋录》

我是汉族,但又是汉民中的回民,在饮食中有很多不方便,尤其是不吃猪肉,疫情工作以来,经常吃泡面,也从没有和组织提过任何要求。还被大家笑称“泡面哥”。

我的一双儿女和可爱的妻子是我战役中精神动力,爱妻自己操劳家务又督导大孩子作业、照顾两岁女儿,不比我疫情工作轻松,尤其是孩子们从来没有离开过我,一睁眼就哭着闹着找爸爸很让揪心。面对舍小家顾大家时,需要非凡的勇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