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談八股文:是一登龍門便身價十倍,還是畫地自限得方寸之地?

歷史上任何統治階級,為了實現獨裁者的統治,都必須建立一套完整的選才任官機制——世襲制、察舉制、九品中正制、科舉制等等,而在這其下,就必須要有許多的條件、規則、方式來限制、保證這些選官機制遴選人才的正常運行。其中,八股文便是科舉制度下的產物,也可以說八股文是為應試考試而生的。既然作為科舉制度的應試題目,那麼它也必然是為官為政的敲門磚。

所謂股,有對仗之意,八股文中的“八股”就是四組特殊對仗的文字,但八股文中的對仗思維和所用的語言材料,可完全不同於四六駢文、詩詞歌賦、更不得有“犯上”、“犯下”的禁忌之語。因為八股文是為了遴選人才,考試目的而產生的,自然在作文的素材、內容和意思,對仗思維、選材和字數限制以及寫作的思想和口吻上都有嚴格的要求。這是八股文寫作最基本的語言要求,也是基礎。

細談八股文:是一登龍門便身價十倍,還是畫地自限得方寸之地?

國子監講課

一、八股文的產生

<strong>八股文的產生,是一個在文化基礎上、考試製度等特定歷史條件下的產物。

八股文既然是為了應試考試而生的,自然與封建統治階級以及中國源遠流長的文學有關,即八股文是不可能是在某個朝代憑空出現的產物,而是在中國語言、文字以及文學的基礎上,加上封建統治者們所制定的考試等特定的歷史條件下產生的。

1、中國文字裡的對仗句式在先秦時期便已經出現,雖然這個時候的作者本人並沒有刻意的使用修辭手法,但很多作品卻自然成對,渾然天成。如《詩經·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這種語言文字特徵,是產生髮展成為駢文的基礎,也是發展成八股文的基礎,所謂無對仗,自然無八股文。這段話想要表達的意思是八股文的產生其實是中國文化在歷史長河中演變的一種行文格式,並不是憑空產生。

2、八股文作為科舉考試的文體,因題目全部出自“四書”::即《論語》、《孟子》、《中庸》、《大學》,而且口吻與文字要依照聖賢的口吻,因此如果沒有四書五經作為基礎,那麼自然也沒有八股文。而且我們需要注意,想要科舉及第,四書五經乃是基礎,而八股文則是根據四書五經而做,即先有四書五經,後有八股文,四書五經乃是八股文思想、內容、表達之基礎。

細談八股文:是一登龍門便身價十倍,還是畫地自限得方寸之地?

四書五經

3、八股文是因為科舉考試的需要而產生的,八股文在當時的朝代代表著選拔人才的規則,“學而優則仕”在這裡可以解釋為:如果你的八股文寫得好,便有可能入仕。八股文雖然不是決定入仕的最終答辯,但卻是入仕可能的開始,而且對於絕大多數的普通百姓而言,八股文是唯一入仕的路。儘管其中出現了迂腐之人、生不逢時之人,但也湧現了數不清的治國之才。存在即合理,八股文在當時的科舉考試中,確實能夠作為遴選人才的有效工具,並且創造了學子們求仕的一個相對公平的平臺。

二、什麼是八股文

八股文是十五世紀到十九世紀中國封建王朝考試製度所規定的一種特殊文體。八股文每篇由破題、承題、起講、入手、起股、中股、後股、束股等部分組成。“破題”共二句說破題目的要義。“承題”用三句或四句,承接破題的意義而說明之。“起講”概說全體,為議論的開始。“入手”為起講後入手之處。起股、中股、後股和束股這四個段落才是正式的議論,中股為全篇文字的重心。在這四個段落中,每一段落都有兩股兩相比偶的文字,合共有八股,所以叫作八股文,亦稱為八比。——這一段文字來源於《清代考試的文字—八股文和試帖詩》載於《故宮博物院院刊》1982年第2期。

上述解釋了八股文的基本行文規則、行文的要求以及行為的核心點,此解釋是懸諸日月不刊之書,因此無需另行解釋。下面筆者來闡述一下八股文行文中還需要注意的幾個核心點:

其一,八股文既然作為應試考試的考題,自然在行文的規則,寫作的手法上有著嚴格,不可逾越的規則。尤其需要注意一點,八股文忌諱風花雪月以及“犯上”、“犯下”等禁忌之語。因為其中的文字、表述極有可能被有心人作為以下犯上或者“反清復明”的罪證,成為文字獄的受害者。

《一柱樓詩集》中:“明朝(zhao)期振翮(he),一舉去清都。”便被乾隆帝認為是含沙射影,借“朝夕”為“朝代”,“去清都”為復興明朝,推翻清朝之意。

其二,八股文不僅在行為的規則上有嚴格的要求,並且文字要模擬聖賢口吻,即用古代聖人的思維、思想做文章,並且根據指定的註疏發揮,絕對不能有自己的見解。此所謂“代聖賢立言”。

細談八股文:是一登龍門便身價十倍,還是畫地自限得方寸之地?

朱熹——儒學集大成者、理學家

<strong>其中“代聖賢立言”又經歷了三個階段:

  • 第一個階段:在元英宗時期,元朝恢復了科舉制度,並且制定了《考試程式》來明確規定應試考試的試題必須出自四書,答卷時必須用南宋理學家朱熹對於四書(《論語》、《孟子》、《中庸》、《大學》)的《章句》、《集註》來作答。用今天的話就是用模仿朱熹對於四書註解的文筆。當然我們需要注意的是,在元朝統治時期,科舉制度有點形同虛設,買官盛行。
  • 第二個階段:到了明太祖朱元璋時期,明太祖不僅肯定了元朝考試規則的制定,而且決定將八股文作為科舉考試的形式固定下來,即入仕者皆需先作八股文。八股文也成為絕大多數人入仕的唯一選項。當然八股文的命題仍然規定在四書五經中。答卷時必須“代聖人立言”即用孔子的口吻和思想來寫文章,最重要的一點不能夠、不允許發揮自己的見解,更不準提出建議。
  • 第三個階段:清承明制,清朝不僅照搬了明朝的官吏制度,也照搬了明朝的科舉制度,八股文自然也採取了“拿來主義”,但是稍微有些不同的是清朝在明朝八股文的基礎上又有加深,由明朝的“代聖人立言”升級為“代聖賢立言”,即除了可以模仿孔子之外,曾子、子思、孟子等孔門中人,再加上朱熹等宋代儒學家都可以作為考生作為模仿的對象。在答卷時,尤其要求考生用聖賢朱熹的思想和口吻來作答。
細談八股文:是一登龍門便身價十倍,還是畫地自限得方寸之地?

先師孔子行教像

其三,八股文也叫做時文,時文即為當時的文章,以區別古文、駢文;或叫時藝,時藝即為當時的六藝之一(六藝:禮、樂、射、御、書、數);又名四書文,四書文顧名思義此文章題目取自四書。

三、八股文的興衰史

八股文的發展,是一個漫長曲折的過程,歷經元明清三個朝代,五、六百年。

<strong>元朝——既是啟蒙也是壓制期

八股文雖然源於元朝,但在元朝時期卻沒有發揚光大,這與元朝的統治階級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便是元朝的統治者採取了民族歧視和民族壓迫的政策。

具體到科舉考試而言:在鄉試、會試中,蒙古、色目人(廣義上講,除了蒙古人、漢人、南人以外的西北民族都算是色目人)只考兩場:一是“經問”五條,二是策一道。而漢人、南人則需要考三場:“明經”、“經疑”兩問,經義一道。在御試時,雖然四種人都考策問一道,但蒙古人與色目人答案限500字,而漢人與南人則需在答千字以上。在這樣的科舉考試上漢人與南人能夠科舉及第已經很艱難了,但元朝的統治者竟然在錄取榜上也做文章,蒙古人、色目人為右榜,漢人、南人為左榜。(右尊左卑)

當然忘記說明一點的是,在元朝即使你刻苦專研,科舉及第,但如果這個時候出現攔路虎——用錢買官之人,那麼你的功名很有可能會被抹去。也就是說如果你是漢人或者南人,十年苦讀很有可能換來的只是白乾一場。在這種情況下,科舉制度形同虛設,八股文自然跟著倒黴。

細談八股文:是一登龍門便身價十倍,還是畫地自限得方寸之地?

明太祖——朱元璋

<strong>明朝——既是完善也是發展期

所謂打江山容易(其實也不容易),守江山更難,儘管明太祖朱元璋本人確實沒有什麼文化素質,但並不妨礙他的高瞻遠矚與雄才大略。舊的制度被打破,不僅僅代表著舊的官僚制度的喪失,也同樣代表著人才的喪失,這個時刻明太祖比誰都明白,明朝若想要長治久安,那就必須遴選人才,為官為政,重新建立屬於明朝的秩序。於是乎,明太祖不僅讚賞了元朝的科舉制度,更是將八股文作為科舉制度,甚至是入仕的唯一選擇。並且明確規定了八股文題目取自四經,且行文必須以“以聖賢立言”。

僅僅是嚴格的考試內容是無法保證科舉制度的公平的,在此基礎上,明太祖為其制定了嚴格、不可逾越的懲罰機制來保證求仕之路的相對公平。雖然作弊、貪汙之人依然存在,但在那個特定的時代,對於絕大多數的考生而言,算是公平。而且為了儘可能使得普通百姓能夠讀書,明朝也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如廩生制度,以保證不至於因為讀書而餓死……

雖然八股文是應試考試下產生的,但八股文的出現也衍生了更多教育機構,儘管這些教育機構的目的還是為了入仕、選拔官員以及維護明王朝的統治,但在一定的意義上也使得很多人能夠接觸到教育、文化,提升了整個社會的認知,從這點上而言,八股文的作用是肯定的,儘管科舉制度在明朝也中斷過,但依然不影響八股文作為明朝人才輩出的重要作用。如“三楊”、史可法、海瑞、王陽明、張居正等便是由八股文入仕,青史留名,又如商輅連中三元成為明朝的傳奇人物,亦如李時珍、徐霞客雖未入仕,但也因為耳濡目染文化找到了人生的終極目標。

細談八股文:是一登龍門便身價十倍,還是畫地自限得方寸之地?

王陽明——知行合一

<strong>關於明朝,我還要說一點,明朝276年裡,無一次向異族屈服!

正所謂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

或許這便是讀書的魅力吧。八股文因科舉制度而生,也因科舉制度興盛而得到發展,完善。

<strong>清朝——既是鼎盛也是衰落期

“拿來主義’的踐行者,清朝可以說是完全繼承了明朝科舉制度的那一套規則,包括賞罰制度以及國子監與私塾的建立,儘管在教學、目的上有所不同,但根本上是一致的。最重要的是女真族的領導階層,他們並沒有輕視漢人,至少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這也使得漢人願意讀書入仕,為官從政,一展鴻鵠之志。

而且清王朝為了保證遴選人才為國家所用,更加重視學校教育,並且提高讀書學子的待遇,規定地方官員不得對秀才用刑。而且除了上述清朝對八股文要求的改進之外,在清朝科舉制度上又加了一個考試項目——試帖詩(我們不做討論)。

細談八股文:是一登龍門便身價十倍,還是畫地自限得方寸之地?

放榜——科舉及第

在清朝中,科舉制度也並非一帆風順,可以用一波三折形容。一方面是來自清朝統治者即皇帝所擁有的一票否決權;再一方面是來自大臣們對於八股文入仕的痛恨;另一方面是因為大興文字獄的恐懼等等都使得科舉制一度被廢除,但總歸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科舉制度優於其他遴選人才的制度,也使得八股文在清朝多次達到鼎盛。凡是有但是,所謂物極必反,在清代中期以後,隨著清王朝的沒落,科舉制度也呈現出了衰敗景象,那麼依附於科舉制度的八股文自然也無法避免。<strong>光緒末年,科舉制度被廢除,隨著科舉制度的退出,經歷了五、六百年的八股文也退出了歷史舞臺,也代表著八股文結束了它的歷史使命,正所謂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至於是非功過就留給後人評價吧。

四、如何評價八股文

事實上,筆者對於八股文也不甚瞭解,尤其是對其字句的要求,規範上更沒有深入的瞭解,所謂不瞭解便無話語權,所以對於八股文的本身,筆者無法做出一個比較合理的評價。但是對於八股文對於人才仕子,封建歷史倒是可以略談一二。

其一,八股文為應試考試而生,其內容又取之於四書五經,對於其在當時的歷史中所起的作用或者作為遴選人才的工具而言,八股文做到了一視同仁,在相對客觀的規則、條件中湧現出了無數為國為民的優秀人才。當然深受科舉制度毒害的人也是數以萬計。但不可否認,八股文作為明朝、清朝最重要的入仕選擇(對於絕大多數人而言,是唯一選擇),八股文的確功大於弊,至少筆者如此認為,在封建社會的統治下,一個相對公平,提供了絕大多數人可以通過努力入仕的考核規則—八股文起到了它的歷史作用。

細談八股文:是一登龍門便身價十倍,還是畫地自限得方寸之地?

入仕——展鴻鵠之志

其二,八股文因取自四書五經,也使得衍生下的教育,教育機構以及人們心中的道德標準得到深遠的影響,而且無論對於明、清的政治,還是對於明、清的價值觀都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影響,為明、清的長治久安,為明、清的繁榮鼎盛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其三,八股文對於個人而言,孰是孰非只能根據個人的行為標準判斷,但我們不難發現,在八股文作為科舉制度的試題下,無論是明朝,還是清朝都湧現出了無數的治國人才,這些人絕非只是會作八股文的迂腐之人,而是為明、清兩朝的興盛作出了卓越的貢獻,青史留名。但是也很遺憾有些人或許是生不逢時,在八股文的種種規則下,未能實現鴻鵠之志,反而因為八股文畫地自限,只留下了方寸之地。對於個人而言,八股文孰是孰非,心中自有判定。但筆者仍然為那些因八股文入仕,實現其鴻鵠之志的人感到興奮。寒門子弟,若科舉及第,便有可能居廟堂之高,先天下之憂而憂,豈不快哉。

其四,八股文雖然開啟了入仕之門,但也關閉了一些不適合作八股文的人才之門,於個人而言,乃是不幸;暮年及第,傾其一生用於八股文,也是不幸。八股文作為明、清兩朝絕大多數人入仕的唯一選擇,不僅束縛了個人的思想,也束縛了明、清兩朝對於制度、文化的改革之路,正所謂成也八股文,敗也八股文。

無論如何,我們要知道科舉制也好,八股文也罷,它都只是特定歷史條件下的產物,如果我們想要評價是非功過,就需要我們回望那段歷史。

參考《清代八股文》、《科舉史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