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遗物:明晚期—清早期三彩罗汉像


明晚期—清早期 三彩罗汉像 “罗汉”是“阿罗汉”的简称,是对梵语"arhat"的音译,意指“有价值的那位” ( "the worthy one”)。在小乘佛教中,罗汉是人通过修行所能达到的最高果位。在原始佛教的经文中,阿罗汉即可以获得涅槃,从而得以获得永恒的解放,永远脱离轮回。佛陀在世时期,阿罗汉作为释迦牟尼最得意的弟子,往往具有最高水平的知识和美德,而在佛陀涅樂后,他们也承担着维护世间佛法的责任









尊像形态逼真,面庞圆润,细目大耳,面容平静祥和。尊体施绿、黄、紫三彩,效果浓重强烈。可见罗汉身着绿色长袍,衣襟施紫彩,袍内为黄彩,坐于基座之上。罗汉一手托于胸前,一手作耳状,其左脚搭于右膝之上,姿态从容。

此尊风格写实,造型比例精准,细节刻划到位,人物神态、动作拿捏恰当,犹如罗汉真身坐于眼前。可参考大英博物馆藏河北易县三彩罗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