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字掌握這5個“竅門”,孩子不用“死記硬背”,輕鬆認識500字

自從在《中國詩詞大會》上看到了“小神童”王恆屹,3歲時識字量就已經破千,5歲時更是已經認識了3000多字,不得不讓家長們擔心自家孩子的識字量。

眼看著身邊同齡的孩子,一個個都已經開始認字了,家長們也在糾結“到底要不要讓孩子認字?”、“孩子多大開始識字最好?”、“怎麼才能正確引導孩子識字呢?”

過早的讓孩子識字,又擔心孩子會死記硬背。其實讓孩子識字掌握這5個“竅門”,有500字的識字量並不難。

識字掌握這5個“竅門”,孩子不用“死記硬背”,輕鬆認識500字


寶寶識字最佳年齡

3~5歲的孩子正處於<strong>圖形敏感期,這時孩子對圖形的形狀認知,有著獨特的自然記憶能力和整體識別能力,孩子不僅會對文字更感興趣,而且更容易記憶。

在0~3歲這個階段,不少孩子就已經開始看繪本了,雖然這個時期孩子看繪本的注意力並不集中,對文字也不是特別能理解,但已經在腦海中形成了碎片式記憶。

在孩子過了三歲後,這些碎片記憶就會像整體式記憶發展,識字對孩子來說就像是認識一件物品一樣輕鬆容易。

識字掌握這5個“竅門”,孩子不用“死記硬背”,輕鬆認識500字


提高寶寶識字興趣

俗話說,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

很多家長會把“孩子識字多少,會背幾首古詩”當做評判孩子智商的標準,然而操之過急只會讓孩子對文字產生厭煩心理。想要讓孩子快速的識字,最重要的是培養孩子識字的興趣。

而我們的生活中處處都離不開文字,比如坐公交車時,公交車上會有文字,廣告牌上有文字,我們接觸的食物、玩具和衣服上都會看到文字。這時家長們就可以充分利用外部環境來提高孩子識字的興趣。


識字掌握這5個“竅門”,孩子不用“死記硬背”,輕鬆認識500字


有趣的卡片與文字遊戲

孩子4-5歲這個階段,孩子的求知慾最強,對色彩豐富,形象生動的圖案也更感興趣。

而文字本身就是由象形字演變而來,它是由音、形、意高度融合的文字,是“復腦型”文字。在教孩子認字時,可以利用圖片與漢字的對應關係來識字,讓卡片作為輔助工具,不僅更容易提起寶寶的識字興趣,也更方便寶寶記憶和理解這個文字。


識字掌握這5個“竅門”,孩子不用“死記硬背”,輕鬆認識500字


識字結合肢體語言

文字不僅僅是對物品的解釋,更多的是通過文字表達一些意義,所以文字也可以通過手勢等動作轉化為肢體語言。

比如家長在教孩子認識“哭”這個字,可以略微帶有一些悲傷的表情;認識“走”字時,可以在屋內來回走動,邁動自己的雙腿,讓寶寶注意到肢體上的變化和文字之間的關係。


識字掌握這5個“竅門”,孩子不用“死記硬背”,輕鬆認識500字


國學啟蒙

孩子在認字時,難免會因為學單個的文字很枯燥而提不起興趣,家長這時就可以藉助古詩詞,讓孩子經常朗誦。古詩詞最開始被製作出來是為了吟唱,具有獨特的韻味和美感。

不僅讀起來朗朗上口,而且還特別容易記憶,很大程度上能防止孩子對文字的死記硬背。家長也可以通過古詩的註釋讓孩子理解其中的意思,對文字產生更深的理解和印象。


識字掌握這5個“竅門”,孩子不用“死記硬背”,輕鬆認識500字

識字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家長要對孩子有耐心,不要過於著急短時間內讓孩子認識很多的字。從簡單到複雜的順序,讓孩子識字,更容易記憶。青青為家長和粉絲們推薦《幼兒學前1000字》與《兒童國學啟蒙全書》。

識字掌握這5個“竅門”,孩子不用“死記硬背”,輕鬆認識500字


《幼兒學前1000字》分為入門篇、基礎篇、提高篇、拓展篇,根據孩子識字的特點,設定認字的難度,讓孩子一點點積累識字量。《兒童國學啟蒙全書》通過《三字經》、《千字文》、《百家姓》等簡單又朗朗上口的古詩詞,讓孩子更容易掌握文字的意義。


識字掌握這5個“竅門”,孩子不用“死記硬背”,輕鬆認識500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