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民國四公子之一,名聲鵲起卻死於風流

袁克文(1889-1931),字豹岑,號寒雲,河南項城人,崑曲名家,民國四公子之一。袁世凱的次子,由其三姨太金氏(朝鮮人)所生。1890年7月出生於朝鮮漢城。他熟讀四書五經,精通書法繪畫,喜好詩詞歌賦,還極喜收藏書畫、古玩等,甚至還登臺唱曲。關於民國四大公子,多數人都認為那四人為袁克文、張伯駒、溥侗和張學良。他的一生充滿傳奇,我們今天就取他人生一兩個片段,以饗讀者。

他是民國四公子之一,名聲鵲起卻死於風流

他天資聰穎。他從少年時代即有過目成誦的天賦,記憶力非一般人能比。據《辛丙秘苑》記載:“克文6歲識書、字,7歲讀詩經,10歲習文章,15歲學詩賦,18歲授法部員外郎。”因此,袁世凱對所生17子、15女最寵愛者就是袁克文。

據說,袁克文出生之時,袁世凱夢見朝鮮國王用金鎖牽來巨豹相贈。袁世凱系巨豹於堂下,食以果餌,豹子卻猛地竄脫,闖入內室。袁世凱好不驚慌,醒了。就在這時候,下人來報,金氏生了一個兒子。說來也巧,金氏說,她也曾夢見一個巨獸自外奔入,朝著自己猛地一撲。金氏大驚失色,醒來,卻感到腹中劇痛,沒過多久,一個男嬰誕生了。這個嬰兒就是袁克文。為此,袁世凱為袁克文取字“豹岑”,至於“抱存”、“寒雲”都是後來袁克文的別署。

他不做皇子卻入青幫。北洋政府和日本簽署喪權辱國的“二十一條”,袁克文憤然以之為國恥,吟詩云:“炎炎江海間,驕陽良可畏。安得魯陽戈,揮日日教墜。五月九日感當年,曜靈下逼山為碎。淚化為血中心摧,哀黎啼斷籲天時。天胡夢夢不相語,中宵拔劍為起舞。誓搗黃龍一醉呼,會有談笑吞驕奴。壯士奮起兮毋躊躇。”他把這首詩寫一百幅扇面,部分送人,部分出賣。

他是民國四公子之一,名聲鵲起卻死於風流

到了袁世凱發昏要恢復帝制時,袁克文絲毫不為“皇子”身份所動。袁克文寫了一首詩,其中一句“絕憐高處多風雨,莫到瓊樓最上層。”尤為值得人們稱道。袁克文的這首詩流出去後,許多人都領會了他反對帝制的心思。一心要當“太子”的袁克文的大哥袁克定氣壞了,拿著這首詩就找袁世凱告狀,說最後兩句明顯是反對“父皇”。袁世凱一怒之下就把袁克文軟禁起來了,並下令不許他再和那些名士來往。

1915年袁世凱稱帝時, 他與其兄袁克定意見相抵,觸怒了袁世凱,他逃往上海,加入青幫。據傳,當日青幫創幫三老,給青幫定的輩分,是按“清、淨、道、德、文、成、佛、法、仁、倫、智、慧、本、來、自、信、元、明、興、理、大、通、悟、學。”排列的。也有說是“清、淨、道、德、文、成、佛、法、能、仁、智、慧、本、來、自、性、圓、明、興、禮、大、通、悟、學”這二十四個字的。幫會都是類宗法結構,這二十四個字,就是青幫的家譜脈絡。傳到民國,理或者禮字輩已經基本絕跡了。當時的青幫老大黃金榮和張嘯林,才是通字輩的,而名頭更響的杜月笙,僅僅是悟字輩的。但是,當日的袁克文,卻硬是找到了一個原本已經封山的理字輩老大做了師傅,於是,他就成了已經相當稀罕的青幫大字輩的大佬。之後袁克文在上海、天津等地開香堂廣收門徒。素有民國時期“天津青幫幫主”之稱,號稱"南有黃金榮、杜月笙,北有津北幫主袁寒雲”。

1931年病逝於天津。葬於楊村,方地山為其撰寫碑文:才華橫溢君薄命,一世英明是鬼雄。

他是民國四公子之一,名聲鵲起卻死於風流

他風流成性。慈禧在位時,袁世凱帶袁克文赴北京覲駕。慈禧太后在頤和園接見了袁氏父子,一見丰神俊朗的袁克文,慈禧太后十分喜歡。當即就要將自己孃家的侄女指婚給他。袁世凱當即跪奏,謊稱袁克文從小便和一戶人家的女兒有了婚約。慈禧太后一聽,也只好作罷。

據說,袁克文11歲時便跟隨長兄袁克定外出狎妓,此後一發不可收拾。因為袁克文的風流,起初和他舉案齊眉相敬如賓的原配妻子劉梅真,日漸心灰意冷,夫妻感情趨於淡漠。袁克文很少住在家裡,不是在旅館,就是住在戲班子,有時候連最低級的妓院“老媽堂”,他也同樣去住。

他是民國四公子之一,名聲鵲起卻死於風流

如此風流的袁克文,自然納妾不少。有史可考者五位:薛麗清、唐志君、小桃紅、於佩文和亞仙。至於沒有名分或“一度春風”的情婦那就更多了,據知情人說,有七八十個。從袁克文妾室的名字可看出,有幾個分明是藝名,也就是說,她們是風塵中人。

1931年正月,袁克文染上了猩紅熱。3月22日,猩紅熱還沒痊癒,這位風月盟主就去會了一次舊相好,可謂“躺著風流,抵死纏綿”。回家後舊病復發,不治身亡。送袁克文最後一程,自發組織起來的僧尼道士達4000多人,另一支自發的隊伍是上千妓女,她們發系白頭繩、胸戴袁克文頭像徽章,統一裝束。在出殯的隊伍中,因為僧道和妓女的出現,搶了前來公祭的徐世昌、于右任、周瘦鵑等名流的風頭。

于右任曾給袁克文寫了一副輓聯:風流同子建;物化擬莊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