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个王羲之?乾隆皇帝忽视的《初月帖》

魏晋名士王羲之,入世又出世,入仕而不迷仕。王羲之书法,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声华四宇,价倾五都,为古今之冠。

伴随着多个版本《兰亭序》的鉴赏、题咏、临摹与学习,王羲之的书法风格在人们的心目中似乎已经形成了固化的印象,《兰亭序》变成了大多数人们眼中的唯一王羲之书风形象。如今《兰亭序》也成为了人们谈论王羲之书法的典型标尺,其它的许多书法作品几乎都不被人们所熟知。然而,历史中的事实果真是这样吗?

大家都知道,乾隆皇帝特别喜爱收藏鉴赏中国古代的书画名迹。在故宫养心殿的西殿,有一间八平米左右的暖阁,名为"三希堂",这就是乾隆皇帝平时贮藏、鉴赏书画的一方天地。所谓的"三希",指的就是乾隆皇帝自己认为的三件稀世珍宝,分别是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以及王珣的《伯远帖》这三件书法作品。而王羲之的书法位居首位,地位不可撼动!

另一个王羲之?乾隆皇帝忽视的《初月帖》

王珣《伯远帖》


01、"三希堂"与王羲之:经典书法的后世塑造

乾隆皇帝在"三希"的题跋中,欣慰地发出了"希世珍""希世宝"的感叹。究其原因,无非就是到了清代,乾隆皇帝所能看到的晋代书法真迹少的可怜,所以乾隆皇帝倍加珍惜,常常拿出来鉴赏一番。

据统计,《石渠宝笈初编》收录书法作品262件,而其中的晋代书法部分,除"三希"外,还有王羲之《曹娥碑》等11件,加上唐临王羲之《东方朔像赞》等,共14件。而完成于1750年的《三希堂法帖》中,收录有钟繇《荐季直表》等魏晋书法共15件。总体来看,魏晋作品所占比例有限。

另一个王羲之?乾隆皇帝忽视的《初月帖》

王羲之《快雪时晴帖》

遗憾的是,当时被乾隆皇帝所认定的三件稀世珍宝,如今看来,只有王珣的《伯远帖》被大多数人认为是真迹,王羲之的《快雪时晴贴》被认为是唐代摹本,而王献之的《中秋帖》被认为是宋代的米芾临本。乾隆皇帝认为"三希"是真迹,这也只是他自己的判断,并不代表当时或者前代人的鉴定判断。只不过,乾隆皇帝有一点"掩耳盗铃",他对于前人真迹判定的言论十分信任,而对于前人对于"三希"所提出的否定性的意见,则闭耳不听。对于前人的鉴定意见,根据邱才桢先生的整理,大致可以概括成这样:

《快雪时晴帖》:褚遂良、张彦远、米芾、赵孟频、刘赓、护都沓儿、王穉登、文震享、刘承禧、吴廷等都一致认为是真迹,只有王澍一人表示异议。

《中秋帖》:项元汴、董其昌、汪珂玉、顾复都认为是真迹,张丑认为是唐人临本,吴升认为是宋人临仿,下永誉认为是唐人临本,王澍认为"目为伪恐太过"。

《伯远帖》:董其昌、王肯堂、顾复、安岐都认为是真迹,只有吴其贞认为"盖唐人廓填"。

另一个王羲之?乾隆皇帝忽视的《初月帖》

王献之《中秋帖》

乾隆皇帝之所以笃信《快雪时晴帖》是王羲之的真迹,可以大致概括为两方面的原因:

原因一:乾隆皇帝倾羡于明代文人领袖董其昌

虽然董其昌并没有直接对于《快雪时晴贴》作出自己的鉴定意见,可能当时他没有机会见到。不过,乾隆皇帝对于董其昌是相当尊敬与崇拜的,这从乾隆皇帝的收藏中便可以看出来。

乾隆皇帝除了在三希堂、御书房收藏书画以外,他还特辟画禅室,在里面专门收藏曾经董其昌收藏过的书画。而"画禅室"这个名字,也源自于董其昌,因为他写过一本《画禅室随笔》,这本书构建了董其昌大部分的画学理论与鉴赏才识,对于后世有一定范围的影响。

可以说,乾隆皇帝深知董其昌的书画鉴赏才华,他特别赏识与尊敬董其昌这一位明代画坛文人领袖。可能,乾隆皇帝也希望自己能够像董其昌一样,对于书画名迹有一番自己的审美鉴赏,尤其是对于中国书法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王氏家族的鉴赏品味,倾注一番自己的独特见解。

原因二:乾隆皇帝的书风形成与董其昌密切相关

董其昌,作为明代文人画坛一代领袖,他在生前就已经声名显赫。康熙皇帝在位的时候,他便学习董其昌的书法风格。又因为康熙皇帝的书法老师是董其昌的老乡,即松江华亭人沈筌。康熙皇帝自己特特别喜爱董其昌的书法,曾要求"将(董其昌)海内真迹,搜访殆尽"。而乾隆皇帝不仅继承了皇祖的文治方针,在文艺爱好方面也十分相似。乾隆皇帝酷爱董其昌的书法,他曾经多次临摹董其昌的书法作品。

从乾隆皇帝的书法角度来看,王羲之《快雪时晴贴》中浑厚的中锋用笔对他影响很大。在结体与字形空间方面,乾隆皇帝也学习王羲之的书法用笔。可以说,乾隆皇帝并不是叶公好龙式的鉴赏家,而是知行合一的实践者。

另一个王羲之?乾隆皇帝忽视的《初月帖》

王羲之画像


02、另一个王羲之?《初月帖》书风分析

以《兰亭序》为代表的王羲之行书,是目前大众最为熟知的一种"王羲之书法"。在此类型的书法中,强化了起笔角度和运笔转换,强烈的扭挫,导致了书法线条较为明显的粗细变化。而《初月帖》则完全不同,展现了王羲之书法中与《兰亭序》几乎完全不一样的笔法路数。但是《初月帖》对于后世影响较弱,甚至很少有人知晓王羲之的这一类型书法,可能是由于古代对于《初月帖》的"推广"不足。

另一个王羲之?乾隆皇帝忽视的《初月帖》

王羲之《兰亭序》

对比《兰亭序》的经典化之路,《初月帖》属实居于被忽视的地位。《兰亭序》摹本、拓本的流传与唐太宗具有很大的关系,唐太宗的书法趣味对于王羲之书法之风的形塑具有很强烈的影响。而且,像《兰亭序》、《快雪时晴帖》这样的书法作品,非常符合乾隆皇帝的鉴赏品味,深得他的欢心。然而,王羲之《初月帖》这一摹本,便没有具备如此金贵的命运了,可见其被忽视也是有原因的。《初月帖》如今之所以能流传至今,得益于在唐代武则天的时候,借王羲之后人所藏的王氏法书,命人精工磨制,世称《万岁通天帖》,而《初月帖》就是其中之一。所以,如今我们看到的《初月帖》也并非是王羲之的真迹,而是摹本。

《初月帖》内容并不长,共计六十一个字,字体为草书,传世墨迹为唐摹本。不过,依旧可见笔力遒劲,结字洒脱,气脉流畅,古意盎然,具有一股难以言说的雄秀之气。具体的释文如下:

初月十二日山阴羲之报:近欲遣此书,停行无人,不办。遣信昨至此。且得去月十六日书,虽远为慰。过嘱,卿佳不?吾诸患殊劣殊劣!方涉道,忧悴。力不具。羲之报。

另一个王羲之?乾隆皇帝忽视的《初月帖》

王羲之《初月帖》

在《初月帖》中,笔毫落纸后裹锋运行造成复杂的块面,线条饱满、厚重而又凝练,特别是转弯之处,方中寓圆,甚至有点三维效果,有笔墨堆于绢素之感。指掌对笔毫的控制,让位于腕掌对于笔毫的控制。对笔毫尖部的迷恋转为对笔毫中段的强调,对单一较长露锋骨感的呈现转为对复合笔锋肉感的呈现。

总体来看,这一摹本的《初月帖》给人一种扑面而来的质朴和随意性。在新奇的美感和逸笔的魅力之中,全帖点画狼藉,锋芒毕露,结字大小不一,或长或短,欹斜平正皆随性情和字形而定,行距错落跌宕,变化莫测。或似竹叶,或似兰蕊,或似嫩芽,或似波纹,尾款一点一画皆非直过,而是穷尽变化。也许,王羲之颇受压抑的暮年在笔墨之中得到尽情抒发和感情宣泄,颇有一种气贯神定的书风感受。

有一点让人感到非常奇怪,那就是明代的董其昌曾经临摹过《初月帖》唐代摹本,而这却并没有引起乾隆皇帝的注意。一向倾心于董其昌书法的乾隆皇帝,对于这件事情却置之不理,不免让人心生疑惑。董其昌临摹过《初月帖》,乾隆皇帝不知道吗?也许,当时的乾隆皇帝真的不清楚这件事情,肯定也不会看到董其昌对于《初月帖》的评价了,不然他一定会盖满自己的印章才会罢休。

笔花满目,奕奕生动;用墨之意,亦一一备具,王氏家风,漏世殆尽。

吾书无所不临仿,最得意在小楷书,而懒于拈笔,但以行草行世。亦都非作意书,第率尔酬应耳。若使当其合处,便无能追踪晋、宋,断不在唐人后乘也。

另一个王羲之?乾隆皇帝忽视的《初月帖》

明代董其昌临摹的《初月帖》

如今,我们对比这两件《初月帖》,可以发现董其昌的临摹之作,以苍秀见长,行笔出于王羲之,少了一点浑厚朴茂的感觉。不过,在字里行间充斥着一股"清雅"。董其昌特别崇尚古人的笔意,特别注重用笔,一方面主张临摹学习古人书法,另一方面强调不要落于前人窠臼。


03、认识全面的"魏晋风骨":王羲之的书法面貌,切忌以偏概全。

魏晋名士王羲之,入世又出世,入仕而不迷仕。在辞官之后,王羲之遁迹山林,幽处颐养。王羲之在江南的青山绿水 间尽情地享受着生命的欢愉,从"卒当以乐死"的人生感喟中,显示了高洁的品性和淡远的怀抱。正如《晋书·王羲之传》中记载的那样:

羲之既去官,与东土人士尽山 水之游,弋钓为娱。又与道士许迈共修服食,采药 石不远千里,遍游东中诸郡,穷诸名山,泛沧海,叹曰:"我卒当以乐死。"

另一个王羲之?乾隆皇帝忽视的《初月帖》

魏晋名士画像

王羲之从少年木讷而勤于书法,到他晚年辞官,专心于书法的创新与变法。究其深层原因在于,他认识到只有把自己的生命献给书法才可以完成自己一辈子的宿命。所以他将自己整个生命和精神情怀投注在书法上,以此构成了他的书圣的高峰。同时,在书法练就的基础上,王羲之的士人风度也逐渐凝练升华。典型的晋人风骨,仿佛就是他个人的标签——性格耿直,超尘绝俗,不拘礼法,委任自然。魏晋时期人的觉醒导 致了思想先觉者更为深层地感受人生和艺术。

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王羲之书法,历来被文士们所称颂赞美。但是,他的书法面貌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会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发生些许改变。当下的我们不能只关注历史中的《兰亭序》、《快雪时晴帖》这样的名迹,也要把眼光适当的投射于《初月帖》这样不太出名的书法作品中来,毕竟这才是完整的"王羲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