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打好“组合拳”企业下好“先手棋”——株企吹响复工“集结号”

株洲日报记者 廖喜张

寒潮消退,春日渐暖。

2月21日上午,在湖南立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复工复产门口,数十位求职者,填写好报名信息表,经过测量体温、消毒等程序后,进入公司面试;车间内,在员工们的有序生产下,一只只锂电池整齐排列,在生产线上快速向前移动。

员工回来了,机器响起来了,沉寂了近一个月的株企正吹响复工的“集结号”,按下复产的“快捷键”。“因为疫情影响,企业生产停摆了一个月,但这时间不能白白失去,我们正在想方设法抢回来。”立方新能源总经理助理涂志佳说出了所有企业的心声。

下好“先手棋”

让机器尽快轰鸣起来

2月7日,在立足“防疫”的基础上,立方新能源在行业内率先复工。目前公司已返岗员工600多人。按照目前进度,预计短时间内可恢复全部产能,实现满负荷生产。

疫情来势汹汹,对企业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都是严峻考验。但株企立足实际,不等不靠,主动下好防疫、复工“先手棋”,让机器尽快轰鸣起来。

天气多变,乍暖还寒,挡不住汉德车桥一期的生产热潮,基地所有生产线正开足马力加紧生产,每天有1500套用于重型卡车的齿轮从这里产出。自2月5日复工以来,生产线三分之二以上的员工已返岗。该公司根据一季度目标任务,已把生产计划细化到每天,3班倒、24小时不停产,争取把时间抢回来。

得益于早部署,株洲车城机车配件股份有限公司迅速复工,正在冲刺全年销售额增长20%的目标。该公司行政总监胡颖介绍,两条生产线已复工,正在赶制一批轨道交通机车驾驶员专用的真空卫生间,“这批订单共计110套,将用于地铁、轻轨等车型,预计3月交货。”

打好“组合拳”

携手企业度过疫期寒冬

为了帮助企业度过“疫期寒冬”,抢回停摆的一个月,各级相关部门打好“组合拳”,全力做好“店小二”。

在攸县,当地最大的豆制品生产企业——南国红豆公司马力全开,从2月1日起日产“攸县香干”4吨,发往株洲、长沙市场。早在半个月前,驻企联络员刘铁柱就深入这家企业,帮助其解决防疫物资,指导部署防疫工作。

为了帮助和督促企业将疫情防控各项措施落细落实、帮助企业复工复产,株洲市共选派了2202名驻企联络员,奔赴抗击疫情前线和经济发展前线,既当“联络员”又当“服务员”,帮助企业筑牢防疫“堤坝”,稳妥推动企业复工复产。

员工返岗不理想,企业很着急。株洲市充分利用各级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切实服务好企业招工。对重点用工企业,还安排专人对接,线上线下联动,千方百计满足企业阶段性用工需求。株洲高新区、天元区还出台措施,开启“抢人”大战,给企业新招聘员工予以现金补贴。

受疫情因素影响,部分企业正面临“倒春寒”。株洲市在提前摸底调研的基础上,相继出台《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支持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支持企业复工复产促进稳定就业的若干措施》等多个“暖企”政策,拿出真金白银支持企业度过“疫期寒冬”。

截至2月20日,全市规模工业企业复工复产1098家,较上一日增加116家,复工复产率达68%。


编 辑 | 孙晓静

审 核 | 李支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