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武大郎,是個縣令,個子高,與潘金蓮恩愛有加


歷史上的武大郎,是個縣令,個子高,與潘金蓮恩愛有加

武大郎和潘金蓮,歷史上確有其人,只是他們的真實故事和《水滸傳》的描述不太一樣,甚至差別巨大。

武大郎真實姓名叫武植,小名大郎,是清河縣人,考中進士後在陽穀縣為官,據說很是清廉,為當地做了不少好事。武植的妻子潘金蓮,是知州家的千金,知書達禮。武植貧寒時,潘金蓮看上武植,衝破世俗偏見和家人的阻攔,嫁給了武植,後來武植考上進士,日子好過了,潘金蓮和武植一直是情投意合,恩愛有加,據說兩人還育有四個孩子。

歷史上的武大郎,是個縣令,個子高,與潘金蓮恩愛有加


歷史上的武大郎個子高大,據考證至少有一米八,為官清廉,口碑很好。武植有個朋友叫黃堂,早年武植貧寒,多次得到此人的幫助,武植當上陽穀縣縣令的時候,一天,黃堂家房屋失火,便來投奔武植,希望能謀個一官半職。不想黃堂在武植家住了三個月,不見武植有什麼行動,黃堂生氣地走了。路上越想越氣,心中難平,就編造武植與潘金蓮的醜事寫在紙上,四處張貼,見著熟人就大肆宣揚,當地惡少西門慶也在跟著黃堂添油加醋。黃堂回到家裡的時候,卻發現失火的房屋已經被武植派人修好了,黃堂對自己的行為大為後悔,但是這時候武植和潘金蓮的故事已經被廣泛傳播,哪裡是黃堂所能控制得了的。

歷史上的武大郎,是個縣令,個子高,與潘金蓮恩愛有加


後來,施耐庵在自己的小說《水滸傳》中寫入了武植和潘金蓮的故事,在黃堂的基礎上,又經過了藝術加工,據說後來施耐庵的後人還曾為施耐庵《水滸傳》對武植的名譽造成的損失寫過致歉信。但不論怎麼挽回,武植低矮的“三寸丁,谷樹皮”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潘金蓮和西門慶的閒話早已被人耳熟能詳,何況還有一部叫《金瓶梅》的書,更加讓武大郎和潘金蓮、西門慶之間的故事深入人心,想改變談何容易,何況隨著歷史的滾滾前行,也沒人去理會《水滸傳》對武植造成的傷害了。

歷史上的武大郎,是個縣令,個子高,與潘金蓮恩愛有加


金聖嘆在評價《水滸傳》的時候,寫過“寧犯武人刀,莫犯文人筆”的話,意思很明確,文人的筆比武人的刀更不好惹,也不要去惹。武植一個堂堂陽穀縣令,被寫成了《水滸傳》中武大郎的形象,人家與潘金蓮恩愛有加,被寫成了蕩婦和小矮人,看來文人的筆是真的不好惹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