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许三观卖血记》:有些人,光是活着,就已经拼尽全力

记得有人这么评价《悲伤逆流成河》中的齐铭——你生活在光亮里,就以为世界都是光明的

。就像在一个号称公平的现代社会,依然存在很多不公平,怨不得有人抱怨别人的出生就是我一生追求的终点。但不可否认的是,无论你过着什么样的生活,都比旧社会每天都担心吃穿问题的人要好很多。

余华《许三观卖血记》:有些人,光是活着,就已经拼尽全力

齐铭

没有任何人可以真的做到感同身受,我们无法理解生活在战争中的每个人,也无法感受几十年前人们吃不饱穿不暖的绝望,但或许这就是作家应该具有的魅力。一个优秀的作家总能拿起手中的笔写出让人们共鸣的故事,比如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读这本书时,卖血为生的许三观仿佛真的出现在我们面前…

生活在一个衣食无忧的现代社会,我们并不知晓就在几十年前的社会,有这么一群人,他们为了活着,为了养家糊口,不得不用自己的血拿去卖钱。而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绝不只是告诉我们这个世界曾经出现过“卖血”这回事,他想告诉我们的还有这个卖血为生的许三观背后的故事。


为了一个完整的家庭卖血

在那个年代,在那时的农村,能否卖血是检验一个男人身体是否强健的标准。忠厚善良的许三观

还年轻,生活并没有给他施加太多的压力,出于好奇,他和伙伴一起进城卖了血,他得到了生平第一次“工资”——三十五块钱。拿着这些钱他娶了一个漂亮的女子——许玉兰,婚后,他们生了三个孩子,分别取名为一乐,二乐,三乐,日子过得十分安稳。

余华《许三观卖血记》:有些人,光是活着,就已经拼尽全力

可上天不会给任何一个人平凡度过一生的机会,随着一乐慢慢长大,许三观看出一乐和自己长得并不像,反而和妻子许玉兰的初恋情人越长越像,乡亲们对此事的议论也越来越多。迫不得已之下,许玉兰只好向许三观坦白——自己确实和初恋情人发生过关系

面对这一残酷的事实,许三观一时难以接受,自己多年来最疼爱的孩子竟然不是自己的亲生孩子,和大部分男人一样,许三观觉得自己戴了绿帽子

然而,这个世界永远都是祸不单行,觉得自己受了天大的屈辱的许三观,他又遇到了一个难题:一乐打破了铁匠儿子的头。面对巨额的医疗费,许三观沉默了,许玉兰只好放弃自己的尊严,去寻求初恋情人何小勇的帮助,何小勇却死不承认一乐是自己的孩子

余华《许三观卖血记》:有些人,光是活着,就已经拼尽全力

没有得到赔偿,铁匠开始带人搬许三观家里值钱的东西,眼看着这个家就要支撑不下去,许三观不顾相邻的议论,去到医院卖了血。这是他第二次卖血,为了一个家庭的完整。

虽然许三观可以为了一个不是自己亲生的孩子去卖血,但并不代表他心里过了那道坎

为了寻求心里的平衡,他借着去医院看望摔断腿的旧情人林芬芬的机会,与她发生了关系,为了补偿她,许三观第三次卖了血。在这之后,许三观觉得自己和许玉兰打平了,就再次安稳的过日子。


为了担起男人的责任卖血

没过多久,许三观一家遇上了饥荒年景,一家五口已经喝了五十多天的玉米粥,为了妻儿能够吃上一顿饱饭,许三观又去卖血了,这是他第四次去卖血。

余华《许三观卖血记》:有些人,光是活着,就已经拼尽全力

拿到钱后,带着妻儿来到胜利饭店,他给每个人点了一碗面,由于一乐不是自己亲生的,他舍不得为了他买面。一气之下,一乐独自跑了出去,他去找自己的亲爹何小勇,可是何小勇并不承认自己是他的儿子。

无奈之下,一乐独自走在街上,只要谁肯买一碗面条给他,他就认谁做爹。许三观开始不忍心了,虽说一乐不是自己的亲生孩子,却是自己最喜欢的孩子

。许三观走出家门,找到一乐,带着他去胜利饭店,给他买了一碗面……

无论遭遇什么,许三观都是一个乐观的人,他觉得所有困难都可以靠自己卖血来解决,这种乐观终结在他遭受生平第一次重击时。一乐患上了肝炎,被紧急送往上海的大医院,陪同的是他的妻子。这昂贵的医疗费,是他前几次卖血换来的钱加起来都不够的。

余华《许三观卖血记》:有些人,光是活着,就已经拼尽全力

韩国电影《许三观》

为了给一乐看病,许三观决定搭船去上海,这一路上,他会经过六个县城,每到一个县城,他都会下来卖一次血,等他到了上海,一乐就有救命钱了。他一路北上,为了看起来不那么憔悴,他一口一口喝着河里肮胀的水,可他还是因为失血过多而晕倒住院了,这就相当于他卖三次血只得到了一次卖血钱。一个孤独的背影,在偌大的医院中,和医生据理力争、讨价还价……

许三观只觉得自己十分委屈,强忍着泪水,拿着手中的救命钱,他终于到了上海,找到了妻子许玉兰和他最爱的孩子一乐。

余华《许三观卖血记》:有些人,光是活着,就已经拼尽全力

韩国电影《许三观》


有些人仅仅是活着,就拼尽了全力

许多年以后,许三观老了,他满头白发,行动也不利索了,他开始回想自己的一生。这平凡的一生啊,他卖了多次血,为家庭,为孩子,为初恋情人,通过卖血他度过了多次难关,他突然想起,他还没有为自己卖过血……他突然想去医院再卖一次血,全当作为自己卖血,然后他要去吃炒猪肝,喝黄酒。

可是来到医院的许三观却被医生赶了出来,四十年来,这是他第一次没有卖出自己的血,许三观坐在地上,开始无助地哭了起来。直到许玉兰找到了他,带着他去吃炒猪肝,去喝黄酒……纵观许三观的一生,我们深切地体会到——有些人仅仅是为了活着,就已经拼尽了全力。

余华《许三观卖血记》:有些人,光是活着,就已经拼尽全力

而读着余华笔下的许三观的故事,你会发现许三观离我们很近,你甚至会突然感觉自己是不是在哪里也认识一个叫许三观的人。其实,许三观可能也不叫许三观,他是那个时代每一个以卖血为生的中国劳动人民的缩影,或者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奋斗人群的缩影,他们有很多共同点——生活艰难,却从不知放弃,永远那么坚强,永远那么善良!

余华《许三观卖血记》:有些人,光是活着,就已经拼尽全力

余华曾经说过:“我知道自己只是写下了许多故事中的一个,还有很多故事我没有写,也不知道自己以后会不会写……”这就是一个作家的魅力,他们用自己的笔写出事情的真相,却不是这些真相的统治者,写出后,这些故事就只属于读者。

通过余华的作品,我们知道了他所知道的真相,新中国成立以来,有一群人曾经以卖血的方式来度过人生中的每一次难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