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華《許三觀賣血記》:有些人,光是活著,就已經拼盡全力

記得有人這麼評價《悲傷逆流成河》中的齊銘——你生活在光亮裡,就以為世界都是光明的

。就像在一個號稱公平的現代社會,依然存在很多不公平,怨不得有人抱怨別人的出生就是我一生追求的終點。但不可否認的是,無論你過著什麼樣的生活,都比舊社會每天都擔心吃穿問題的人要好很多。

餘華《許三觀賣血記》:有些人,光是活著,就已經拼盡全力

齊銘

沒有任何人可以真的做到感同身受,我們無法理解生活在戰爭中的每個人,也無法感受幾十年前人們吃不飽穿不暖的絕望,但或許這就是作家應該具有的魅力。一個優秀的作家總能拿起手中的筆寫出讓人們共鳴的故事,比如餘華的《許三觀賣血記》,讀這本書時,賣血為生的許三觀彷彿真的出現在我們面前…

生活在一個衣食無憂的現代社會,我們並不知曉就在幾十年前的社會,有這麼一群人,他們為了活著,為了養家餬口,不得不用自己的血拿去賣錢。而餘華的《許三觀賣血記》絕不只是告訴我們這個世界曾經出現過“賣血”這回事,他想告訴我們的還有這個賣血為生的許三觀背後的故事。


為了一個完整的家庭賣血

在那個年代,在那時的農村,能否賣血是檢驗一個男人身體是否強健的標準。忠厚善良的許三觀

還年輕,生活並沒有給他施加太多的壓力,出於好奇,他和夥伴一起進城賣了血,他得到了生平第一次“工資”——三十五塊錢。拿著這些錢他娶了一個漂亮的女子——許玉蘭,婚後,他們生了三個孩子,分別取名為一樂,二樂,三樂,日子過得十分安穩。

餘華《許三觀賣血記》:有些人,光是活著,就已經拼盡全力

可上天不會給任何一個人平凡度過一生的機會,隨著一樂慢慢長大,許三觀看出一樂和自己長得並不像,反而和妻子許玉蘭的初戀情人越長越像,鄉親們對此事的議論也越來越多。迫不得已之下,許玉蘭只好向許三觀坦白——自己確實和初戀情人發生過關係

面對這一殘酷的事實,許三觀一時難以接受,自己多年來最疼愛的孩子竟然不是自己的親生孩子,和大部分男人一樣,許三觀覺得自己戴了綠帽子

然而,這個世界永遠都是禍不單行,覺得自己受了天大的屈辱的許三觀,他又遇到了一個難題:一樂打破了鐵匠兒子的頭。面對鉅額的醫療費,許三觀沉默了,許玉蘭只好放棄自己的尊嚴,去尋求初戀情人何小勇的幫助,何小勇卻死不承認一樂是自己的孩子

餘華《許三觀賣血記》:有些人,光是活著,就已經拼盡全力

沒有得到賠償,鐵匠開始帶人搬許三觀家裡值錢的東西,眼看著這個家就要支撐不下去,許三觀不顧相鄰的議論,去到醫院賣了血。這是他第二次賣血,為了一個家庭的完整。

雖然許三觀可以為了一個不是自己親生的孩子去賣血,但並不代表他心裡過了那道坎

為了尋求心裡的平衡,他藉著去醫院看望摔斷腿的舊情人林芬芬的機會,與她發生了關係,為了補償她,許三觀第三次賣了血。在這之後,許三觀覺得自己和許玉蘭打平了,就再次安穩的過日子。


為了擔起男人的責任賣血

沒過多久,許三觀一家遇上了饑荒年景,一家五口已經喝了五十多天的玉米粥,為了妻兒能夠吃上一頓飽飯,許三觀又去賣血了,這是他第四次去賣血。

餘華《許三觀賣血記》:有些人,光是活著,就已經拼盡全力

拿到錢後,帶著妻兒來到勝利飯店,他給每個人點了一碗麵,由於一樂不是自己親生的,他捨不得為了他買面。一氣之下,一樂獨自跑了出去,他去找自己的親爹何小勇,可是何小勇並不承認自己是他的兒子。

無奈之下,一樂獨自走在街上,只要誰肯買一碗麵條給他,他就認誰做爹。許三觀開始不忍心了,雖說一樂不是自己的親生孩子,卻是自己最喜歡的孩子

。許三觀走出家門,找到一樂,帶著他去勝利飯店,給他買了一碗麵……

無論遭遇什麼,許三觀都是一個樂觀的人,他覺得所有困難都可以靠自己賣血來解決,這種樂觀終結在他遭受生平第一次重擊時。一樂患上了肝炎,被緊急送往上海的大醫院,陪同的是他的妻子。這昂貴的醫療費,是他前幾次賣血換來的錢加起來都不夠的。

餘華《許三觀賣血記》:有些人,光是活著,就已經拼盡全力

韓國電影《許三觀》

為了給一樂看病,許三觀決定搭船去上海,這一路上,他會經過六個縣城,每到一個縣城,他都會下來賣一次血,等他到了上海,一樂就有救命錢了。他一路北上,為了看起來不那麼憔悴,他一口一口喝著河裡骯脹的水,可他還是因為失血過多而暈倒住院了,這就相當於他賣三次血只得到了一次賣血錢。一個孤獨的背影,在偌大的醫院中,和醫生據理力爭、討價還價……

許三觀只覺得自己十分委屈,強忍著淚水,拿著手中的救命錢,他終於到了上海,找到了妻子許玉蘭和他最愛的孩子一樂。

餘華《許三觀賣血記》:有些人,光是活著,就已經拼盡全力

韓國電影《許三觀》


有些人僅僅是活著,就拼盡了全力

許多年以後,許三觀老了,他滿頭白髮,行動也不利索了,他開始回想自己的一生。這平凡的一生啊,他賣了多次血,為家庭,為孩子,為初戀情人,通過賣血他度過了多次難關,他突然想起,他還沒有為自己賣過血……他突然想去醫院再賣一次血,全當作為自己賣血,然後他要去吃炒豬肝,喝黃酒。

可是來到醫院的許三觀卻被醫生趕了出來,四十年來,這是他第一次沒有賣出自己的血,許三觀坐在地上,開始無助地哭了起來。直到許玉蘭找到了他,帶著他去吃炒豬肝,去喝黃酒……縱觀許三觀的一生,我們深切地體會到——有些人僅僅是為了活著,就已經拼盡了全力。

餘華《許三觀賣血記》:有些人,光是活著,就已經拼盡全力

而讀著餘華筆下的許三觀的故事,你會發現許三觀離我們很近,你甚至會突然感覺自己是不是在哪裡也認識一個叫許三觀的人。其實,許三觀可能也不叫許三觀,他是那個時代每一個以賣血為生的中國勞動人民的縮影,或者是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奮鬥人群的縮影,他們有很多共同點——生活艱難,卻從不知放棄,永遠那麼堅強,永遠那麼善良!

餘華《許三觀賣血記》:有些人,光是活著,就已經拼盡全力

餘華曾經說過:“我知道自己只是寫下了許多故事中的一個,還有很多故事我沒有寫,也不知道自己以後會不會寫……”這就是一個作家的魅力,他們用自己的筆寫出事情的真相,卻不是這些真相的統治者,寫出後,這些故事就只屬於讀者。

通過餘華的作品,我們知道了他所知道的真相,新中國成立以來,有一群人曾經以賣血的方式來度過人生中的每一次難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