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的器型――狮型烛台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和使用灯具的国家之一。战国、秦汉主要流行青铜灯具,其功能、造型、装饰及制作工艺都有很高的成就。汉魏时期,陶瓷灯具发展迅速,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用具中不可缺少的照明用具。灯具主要分为油灯和烛台两类,前者盛放的燃料以凝固点较低的动物油脂或者植物油为主,后者主要用来固定熔化后呈油膏状的蜡。

千百年来,灯具的功能和基本结构一直比较稳定,但形制却变化多样,不乏精品之作,狮式烛台就非常具有代表性,烛台通常塑成体格硕壮的卧狮,怒目圆睁,张口獠牙,四肢粗短有力,背部中间立一矮圈,用以固定蜡烛。

江苏省南京市清凉山出土三国东吴时期青釉狮形烛台(图1),圆耳耸立,背部篦划鬃毛,狮尾贴塑于后。通体施青釉,釉色发灰失亮。

瓷的器型――狮型烛台

图1

浙江省杭州市半山钢铁厂西晋太安二年(303年)墓出土的青釉狮形烛台(图2),两侧划戳飞翼纹,并划出四肢轮廓,狮尾先拱起而后贴于股。青釉发色纯正,润泽光亮,开细小纹片,应是越窑产品。

瓷的器型――狮型烛台

图2

浙江省余姚梁辉九顶山西晋太康八年(287年)墓出土的越窑青釉狮形烛台(图3),狮首高昂,胸前和背部披有细划鬃毛,前肢刻划飞翼纹,狮尾先扬后收,装饰手法多样,立体感强,艺术效果极佳。

瓷的器型――狮型烛台

图3

瓷的器型――狮型烛台

图3

同样造型的狮形烛台还出土于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张家山西晋元康七年(297年)墓和仪征市龙河公社西晋墓,3件青釉狮形烛台(图4)大小相若,可见当时颇为流行。

瓷的器型――狮型烛台

图4

河南省洛阳博物馆藏有一件造型奇特的西晋三狮烛台(图5),三卧狮臀部相连,夹角呈120度,狮首高昂,张口露齿,前肢两侧均刻飞翼纹,狮身相连中央处立一中空烛台,从残存部分看,烛台较高,实用性增强。

瓷的器型――狮型烛台

图5

上海博物馆的西晋青釉狮形烛台(图6),四肢立起,作欲腾状,与普遍卧狮不同。除刻划鬃毛和四肢轮廓外,还戳印圆圈纹,釉色青润通彻,光泽明亮,可谓越窑精品。

瓷的器型――狮型烛台

图6

瓷的器型――狮型烛台

图6

瓷的器型――狮型烛台

图6

南京市博物馆展东晋褐釉狮形烛台(图7),狮首明显变小,狮身圆润臃肿,气势顿消,胸前近口处有一耳杯,用于贮水,应为水盂,褐釉涩而无光。此物集烛台与水盂功能为一体,设计巧妙,用心良苦也。

瓷的器型――狮型烛台

图7

瓷的器型――狮型烛台

图7

狮形烛台的时代性很强,出现于东汉末,流行于两晋。特别在西晋时,狮形烛台的制作精美,形式多样,东晋之后消失。当前博物馆对其定名除狮形烛台外,还有狮形器、狮形辟邪、水注、砚滴等,从器形特征与功能的关系看,做砚滴和水注甚为不便,其名不可取。


后记: 窥瓷——是朋友 元宝 的微信 公众号,他 从事瓷器学习多年,在朋友劝说下开始写公众号,只为了探讨学习,喜欢的朋友关注一下,可以互动。这些都是作者原创,发在头条上也是经作者本人同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