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姆勒精簡管理層:康林松“親掌“輕型商用車業務,唐仕凱延長任期

每經記者 蘧毛毛

2020年伊始,戴姆勒的調整仍在繼續。

德國當地時間2月20日,戴姆勒集團發佈公告稱,作為可持續商業戰略的一部分,公司正大力推進產品電氣化和數字化攻勢。同時,為了能夠更快、更準確地應對未來不斷變化的客戶需求和複雜的市場需求,公司正進一步簡化組織結構,目標是通過更密切和更有效的合作,改進車型、技術和服務的開發和生產過程。

其中,戴姆勒宣佈戴姆勒集團首席執行官康林松(Ola Kaellenius)將接替威爾弗裡德-波特掌管梅賽德斯-奔馳的輕型商務車業務,而威爾弗裡德-波特將繼續擔任戴姆勒人力資源總監;戴姆勒研發董事會成員馬庫斯-謝弗(Markus Schaefer)將升任戴姆勒集團首席運營官,職位僅次於康林松。

戴姆勒精簡管理層:康林松“親掌“輕型商用車業務,唐仕凱延長任期

此外,目前負責產品項目業務案例的沃爾夫-迪特爾克魯茲(Wolf-Dieter Kurz)將兼任梅賽德斯-奔馳產品戰略和導向負責人的職位;戴姆勒首席財務官哈拉德-威廉(Harald Wilhelm)將兼任梅賽德斯-奔馳首席財務官,現任梅賽德斯-奔馳首席財務官弗蘭克·林登伯格(Frank Lindenberg)將離職;戴姆勒董事會成員、負責大中華區業務的唐仕凱(Hubertus Troska)的合同任期將被延長至2025年12月31日,這是戴姆勒第二次延長唐仕凱任期。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瞭解到,新的人事任命將於4月1日起正式生效。

康林松掌管輕型商用車業務

新的人事調整與當前戴姆勒目前的經營狀況有關。根據戴姆勒股份公司發佈的2019財年初步業績數據,2019年戴姆勒集團乘用車和商用車的總銷量為334萬輛,與2018年335萬輛的銷量成績基本持平;集團營業額為1727億歐元,同比增長3%。然而,戴姆勒集團2019年全年息稅前利潤為43億歐元,與2018年的111億歐元相比減少約61%。

戴姆勒方面認為,2019年全年息稅前利潤的下滑與集團業務調整有關。具體來看,梅賽德斯-奔馳乘用車、戴姆勒卡車、梅賽德斯-奔馳輕型商務車的2019年息稅前利潤均有所下滑,戴姆勒客車、戴姆勒出行的2019年息稅前利潤實現同比增長。其中,雖然梅賽德斯-奔馳輕型商務車在2019財年銷量和營業額均有所增長,但是其息稅前利潤降至負30.85億歐元(2018年3.12億歐元),銷售利潤率降至負20.8%(2018年2.3%),成為戴姆勒幾大業務中唯一一個息稅前利潤降至負值的板塊。

究其原因,戴姆勒方面認為,雖然較高的銷量和更優化的車型組合對收益產生了積極影響,但正在進行的梅賽德斯-奔馳柴油車相關政府及法律程序、與之相關的措施及高田安全氣囊召回,所需的預計開支均對梅賽德斯-奔馳輕型商務車息稅前利潤產生了不利影響。

有觀點認為,此次康林松親自掌管梅賽德斯-奔馳輕型商用車板塊將帶來更多積極影響。此外,戴姆勒將調整其財務、產品生產和開發方面的管理,以消除梅賽德斯-奔馳和戴姆勒之間的重複職位,這也將有助於戴姆勒集團加強對旗下豪華車部門梅賽德斯-奔馳和貨車部門的控制。

除了人事調整,目前戴姆勒集團已在所有業務領域開展增效舉措,包括縮減人力和材料成本、調整產品陣容和車型、推進平臺戰略以及更緊縮的資本配置等。這些措施預計在2020財年可對利潤產生初步的積極效應。不過,戴姆勒集團的重組措施和已啟動的工作崗位縮減將對2020年利潤產生消極影響。

接下來,戴姆勒將繼續對所有非核心業務重新評估,以將資金集中用於有著最大盈利潛力的業務。事實上,在擔任首席執行官不到一年的時間裡,康林松就發佈了三次盈利預警。近日,康林松承諾將大幅提高利潤率,並表示將考慮出售資產,以將更多資金投入汽車製造業。

唐仕凱任期再次延長

在對管理層作出一系列調整的同時,戴姆勒將董事會成員、負責大中華區業務的唐仕凱的合同任期延長至2025年12月31日。這是戴姆勒第二次延長唐仕凱任期,此前一次延期是在2015年2月,戴姆勒將唐仕凱截至2015年12月的合同期延長至2020年12月31日。

戴姆勒精簡管理層:康林松“親掌“輕型商用車業務,唐仕凱延長任期

“我們非常高興延續與唐仕凱的合作。在他的發展並推動下,戴姆勒集團在中國的各業務領域,特別是梅賽德斯-奔馳品牌業務取得了斐然的成績。在戰略佈局上,我們要大力擴展整個集團在中國業務的發展。”曼弗雷德·畢肖夫稱。

據瞭解,唐仕凱於1988年加盟戴姆勒集團,曾在公司擔任多個重要職務。2012年,唐仕凱開始擔任戴姆勒大中華區業務負責人。在任職期間,唐仕凱不斷推進梅賽德斯-奔馳品牌的本土化生產,並使梅賽德斯-奔馳成為中國豪華汽車市場的領軍品牌,同時也屢次創新銷售紀錄。

數據顯示,2019年梅賽德斯-奔馳及smart品牌在中國市場共交付了約70.21萬輛新車,同比增長4%。其中,梅賽德斯-奔馳品牌交付約69.34萬輛新車,同比增長6.2%,中國為梅賽德斯-奔馳乘用車全球年銷量貢獻約1/3份額。與2015年相比,梅賽德斯-奔馳2019年的在華銷量增長了近一倍。

事實上,自2015年以來,中國市場一直是梅賽德斯-奔馳全球最大單一市場,而中國市場對於梅賽德斯-奔馳的意義遠不止於此。在中國,梅賽德斯—奔馳有著全球最年輕和最多元化的客戶群體,並且在“新四化”的浪潮下,中國正在成為傳統車企轉型的重要陣營以及最具活力的市場之一。以電動化為例,在“2039願景”戰略的指引下,接下來幾年,梅賽德斯-奔馳將在全球推出超過10款純電動車型,多款將引入中國。

曼弗雷德·畢肖夫強調,從中期來看,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汽車增長市場,目前不僅是梅賽德斯-奔馳乘用車最重要的市場,對戴姆勒集團的卡車和輕型商務車業務也舉足輕重。所以,戴姆勒集團將進一步強化在中國的本土研發、生產和採購。

“唐仕凱以其恪盡職守、專業洞見及其建立的廣泛合作伙伴關係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曼弗雷德·畢肖夫說。在接下來的任期裡,如何將戴姆勒的電動化戰略落地中國,並帶領梅賽德斯-奔馳在激烈的豪華汽車市場競爭中保持領先地位,是唐仕凱未來要面臨的考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