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90后姑娘“杨小护”在武汉的大担当

到达武汉后,杨蕾在她的《“杨小护”援鄂日记》里写下了这样一段话:“2020年1月26日,大年初二,我有幸成为陕西省援助武汉医疗救助队的一员,出发武汉。”

她叫杨蕾,是一名26岁的黄陵女孩,平常,她更喜欢称自己为“杨小护”。

一位90后姑娘“杨小护”在武汉的大担当

杨蕾(左六)

1月23日,杨蕾所在的陕西省康复医院接到省卫健委抽调骨干援助武汉的通知,全院上下积极踊跃报名。如何在众多医护人员中“脱颖而出”,杨蕾主动请缨,递交了这样一封让人感动的“请战书”:“首先我有五年重症监护室工作经验,其次我参加过陕西省重症专科护士培训。我是单身,家里有弟弟照顾父母,我没有任何后顾之忧,我觉得我完全可以去武汉。”

一位90后姑娘“杨小护”在武汉的大担当

这并不是杨蕾第一次“毛遂自荐”了,工作五年来,她没有和家人在一起度过一个春节。“每年过年我都在医院,因为我年龄小,又是单身,她们都有丈夫孩子,我就主动多值一点班,这不算什么。不过,今年真好,终于和家人一起看了春晚,过了个团圆年。”

一位90后姑娘“杨小护”在武汉的大担当

团聚的背后是离别的伤感。大年初二,杨蕾就带着家人的牵挂毅然决然地奔赴战场。

一位90后姑娘“杨小护”在武汉的大担当

“女儿是被选中后才告诉我的,还记得那天她郑重地对我说,妈妈,我要去武汉了,就等出发的通知了。”

杨蕾的母亲是黄陵县隆坊镇卫生院的一名退休医生,“我心理特别恐慌和不舍,谁也不知道前线是什么样子,但是女儿说,妈妈,武汉生病了,我们一定要去救它!”

也许是年幼时看见患者出院后露出来的感激笑容,也许是偷偷穿上妈妈的白大褂在镜子前的憧憬,也许是院里叔叔阿姨治病救人时的匆忙身影,现在,这个在乡镇卫生院奔跑笑闹的孩子长大了,她终于凭借着最专业的技术与最无私的品质冲在了最前头。

一位90后姑娘“杨小护”在武汉的大担当

到达武汉后,杨蕾在她的《“杨小护”援鄂日记》里写下了这样一段话:“2020年1月26日,大年初二,我有幸成为陕西省援助武汉医疗救助队的一员,出发武汉。”

何其有幸,前线有你。

无论在武汉有多么辛苦,多么忙碌,她总是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总是把最乐观的情绪带给患者和同队的战友。

一位90后姑娘“杨小护”在武汉的大担当

“1月28日,为了更好地防护,我一个人对着镜子把头发剪了,没有难过、不难过,责任最重要。”

“1月29日,马上就要进驻医院了,穿上这身白衣,我们就是战士!加油!”

一位90后姑娘“杨小护”在武汉的大担当

“N95口罩真的很硬,而且对我这种脸比较胖,鼻梁比较高的人更不友好,才上了一天班,鼻根处竟然压出了一个Ⅱ期压疮。”

“你一定要好好吃饭呢,这样才会提高免疫力,我从陕西过来武汉,我也觉得你们这边饭不对我胃口,可我每顿饭都吃,一天三顿,顿顿不少。”这是杨蕾在鼓励情绪不高胃口不好的患者。

一位90后姑娘“杨小护”在武汉的大担当

“我就是想把积极乐观的精神传递给大家,让患者不要过度恐慌,让家人和后方的同事都能安心,在抗击疫魔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心态不能崩。”杨蕾说。

看似轻描淡写的背后,实际上是常人想像不到的辛苦与压力。

一位90后姑娘“杨小护”在武汉的大担当

杨蕾每班需要在病房工作八个小时,提前一小时从酒店出发。上班期间里三层外三层,穿着防护服杨蕾都能感觉到汗珠顺着身体往下淌。护目镜、护目屏因为出汗的原因不停地起雾,抽血、动脉血气、留置针穿刺,看似基础的护理操作,因为戴了三层甚至四层手套,需要细心细心再细心。

一位90后姑娘“杨小护”在武汉的大担当

刚开始,杨蕾被分到普通病区,除了原本护士所做的治疗之外,打水、热饭等原本家属做的一些生活辅助现在也全由杨蕾和她的战友们代劳。二十多个患者,四个责任护士,平均每人6到7个患者。打针、换液体、鼻饲、翻身、打水、发饭……一个早班才上到一半,腿就已经迈不动了。

一位90后姑娘“杨小护”在武汉的大担当


一位90后姑娘“杨小护”在武汉的大担当

两班后,杨蕾被调回重症病房,她说:“总算到了我的战场。”同样的装备,分管的患者变成两个,但是护理和治疗难度也就更大。很多重症病房的患者都有基础疾病,必须得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翻一次身得动员当班的全部护士,而且翻身这种大幅度动作还容易引起外层隔离衣绑带直接崩开,无形中增加感染风险。但她每天都在给自己鼓劲:“‘杨小护’,加油!定竭尽全力,不辱使命!”

一位90后姑娘“杨小护”在武汉的大担当

“看着患者一天天好转,他们从意识不清到稍微平稳,从戴着呼吸机到到低流量吸氧就能维持血氧饱和度,从重症病房到普通病房再到出院,哪怕是每顿多吃了一口饭,多露出来几次笑容,我们都觉得特别特别开心,就觉得一切都值了”,这个乐观的姑娘话语间已经有些哽咽。

一位90后姑娘“杨小护”在武汉的大担当

口罩和防护服下,我不知道你是谁,但我知道你为了谁。

一位90后姑娘“杨小护”在武汉的大担当

疫情就是命令,岗位就是战场。与死神赛跑,顾不得吃饭休息已是常态,下班也同样是巨大的挑战。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酒店,整个脱衣得三十多个步骤,包括用酒精棉签消毒外耳道,用碘伏棉签消毒鼻腔等等,最后还得把防护服里面的内穿衣集体进行清洗晾晒,彻底洗澡,把上一班使用浸泡后的护目镜进行清洗晾干,所以很耗费精力和时间。

一位90后姑娘“杨小护”在武汉的大担当

杨蕾告诉记者,只要防护做得到位,病毒并不可怕。可是防护到位不是一个简单的事,小到戴口罩的顺序,两个手怎样捏鼻夹,大到穿脱防护服等,处处都是细节,稍有不慎就会增加自己被感染的风险。好消息是,陕西援鄂的医疗队员,无一人感染。

一位90后姑娘“杨小护”在武汉的大担当

“我只是很普通的一名医务工作者,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情。我们和警察、消防员、工人他们只是职业不同,大家都是在为抗击疫情做贡献。我在新闻上看到了家乡黄陵的父老乡亲们所做的工作,全县上下各行各业都在全力保障十三万龙乡儿女的安全,我真的很感动,祝家乡人民一切都好。”

一位90后姑娘“杨小护”在武汉的大担当

“疫情结束后,我最想做的事情是摘下口罩,在家陪陪父母,吃遍三秦美食。有机会再来武汉,再来看看这个可爱的城市。”杨蕾说。

一位90后姑娘“杨小护”在武汉的大担当

黑夜无论怎样悠长,白昼总会到来。杨蕾,这个有着花儿般名字的陕西姑娘,正在荆楚大地上俏生生地绽放,烂漫地盛开。

(黄陵融媒体中心供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