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700多公里隔空会诊,首例5G远程超声诊疗在武汉方舱医院成功实施

2月18日,在浙江省人民医院远程超声波医学中心内,利用电信5G技术,浙江省人民医院超声科副主任彭成忠、检查医生叶瑞忠与远在武汉的主任医师李亚清、护士长俞平连线,通过手柄操作,远程控制着距离杭州700多公里外的武汉黄陂方舱医院的超声机器人,隔空为新冠肺炎患者进行超声检查。

跨越700多公里隔空会诊,首例5G远程超声诊疗在武汉方舱医院成功实施

1

连接这一次超远距离超声检查,不得不提一个人,就是浙江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队长、浙江省人民医院副院长何强。2月11日,何强接到通知,支援建设新的方舱医院,从江汉方舱医院转战黄陂方舱医院。2月14日,何强被任命为黄陂方舱医院院长。

跨越700多公里隔空会诊,首例5G远程超声诊疗在武汉方舱医院成功实施

何强说,黄陂方舱医院是在原来的黄陂区体育馆的基础上改建的。 和江汉方舱医院1800张床位相比,这里的规模要小得多,一共能容纳200张床位,到目前为止已经收了180多位患者,几乎满员了。

跨越700多公里隔空会诊,首例5G远程超声诊疗在武汉方舱医院成功实施

在医疗设备和医护资源都比较缺乏的情况下,黄陂方舱医院引进了一个“秘密武器”——“超声机器人”,可以隔空为患者进行超声检查,远程“借用”浙江省人民医院的专家和设备。

跨越700多公里隔空会诊,首例5G远程超声诊疗在武汉方舱医院成功实施

据悉,新冠病毒不仅侵犯患者肺部,还会侵犯心、肾等其他重要器官,不少患者本身患有基础疾病,尤其需要超声对其脏器进行评估,同时肺炎患者本身不方便频繁进行CT检查,超声因其没有辐射,可以作为肺炎病情动态评估非常好的检查手段。 远程超声机器人不仅可以满足普通超声检查的条件,还能杜绝专家感染风险,同时减少防护物资的损耗。 诊断过程中,中国电信5G技术保障了远程超声所需的多路高清影响传输,操作指令传输和语言传输达到毫秒级水平,延迟可以忽略不计,确保了高质量的检查和会诊。

2

超声机器人背后的5G支撑

“高速、稳定、低延时的5G技术,为远程实时操控提供了更加稳定、安全、快速的网络保障。 ”何强说,通过“超声机器人”为患者进行远程超声诊断,让临床医生对病人的病情有更清晰的了解,可以为制定下一步诊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跨越700多公里隔空会诊,首例5G远程超声诊疗在武汉方舱医院成功实施

超声机器人技术是当前最先进的远程超声诊断技术,通过通讯网络,医生端远程控制病人端的机械臂和超声机器进行实时操作和扫查,相关图像可实时发回医生端端供医生诊断。

跨越700多公里隔空会诊,首例5G远程超声诊疗在武汉方舱医院成功实施

由于超声的实时动态特点,传输的数据非常大,对网络的要求非常高,例如一次数分钟的心肺超声检查,就会产生最高达2GB的海量超声影像数据,5G的“高速、稳定、低延时”的特性刚好为此提供了更加稳定、安全、快速的网络保障。 在本次远程医疗过程中,中国电信5G网络的快速稳定直接关系到诊断结果的精准高效,在中国电信浙江公司、湖北公司统筹下,中国电信杭州分公司与武汉分公司两地联动,第一时间响应,克服时间紧、任务重、人员紧缺等困难,抽调力量,分秒必争,24小时内开通黄陂方舱医院5G信号,通过中国电信5G优质网络保障和视联网技术,确保了这次杭州到武汉的远程医疗服务。

跨越700多公里隔空会诊,首例5G远程超声诊疗在武汉方舱医院成功实施

本次远程会诊也是浙江省人民医院、中国电信、华为公司于2019年6月共建的5G智慧医疗创新实验室继本月3日远程会诊嘉兴桐乡疑似患者以来,在新冠肺炎诊疗过程中5G远程医疗技术的又一成功案例。 据悉,远程超声机器人技术是在中国医学装备协会超声装备分会的指导,和解放军301海南医院吕发勤教授等团队的通力合作下得以成功应用,后期还将通过视联网技术进行多方更深入的技术合作,实现多方专家会诊,为抗击疫情远程助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