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年份的独有者,传统文化最后一个集大成式大家龚自珍


“己亥”年份的独有者,传统文化最后一个集大成式大家龚自珍

序:国人离家出走百年,最近又回家搬东西,一是以《浮生六记》为代表的生活美学,属于岁月静好系列;一是以曾国藩、王阳明为代表的严肃而宏大的叙事系列。龚自珍及其《己亥杂诗》之所以受大家欢迎,因为他是传统文化最后一个集大成式大家,他有趣、好玩、性情,他实证了传统文化中有颜如玉、有黄金屋、有车马簇。他到哪里,就能攒出许多饭局,成为群主,召集一个或者众多的群来。某种意义上说,龚自珍是人们理解传统和现代不可绕过的一座桥梁。——摘自余世存《己亥》

“己亥”年份的独有者,传统文化最后一个集大成式大家龚自珍


翻开中国的历史,提到一些干支年份,我们会不由自主的想起年份所在这一年所发生的的重大事件,例如我们提到甲午,就会想到中日甲午战争,我们提到“戊戌”就会想到清末戊戌变法,因为这些重大历史事件我们顺道记住了事件发生时所在的干支年份。而与之相反的是,清朝1839的“己亥”年,没有发生重大的事件,人们却因为《己亥杂诗》这本诗集深刻的记下了“己亥”诗集的作者龚自珍,把“己亥”与龚自珍紧紧的联系在了一起,龚自珍成为了“己亥”年份的独有者,历史上有此荣誉者,别无他人,李白、苏轼等文化名流也是望其项背。

满清一朝十二帝,

文化风骨若星河,

集大成者鲜若见,

一、龚自珍的仕途:

在清朝统治的276年间,有很多了不起的文化大家和可圈可点的文学作品,尤为突出的要数清朝初年的纳兰性德和清朝末年的“己亥诗人”龚自珍,这二人都是官宦子弟,前者是大学士明珠的长子,后者祖父和父辈都是清庭高官,且龚自珍岳父段玉裁是清朝著名的文学家,都可谓自幼饱读诗书,家学渊源,自小就展现出在文学上的才华。二人不同点在于出生的时代不一样,有了不同的命运,纳兰性德家族背景强大,满洲正黄旗叶赫那拉氏,正宗的皇亲,有了这些资源,何愁仕途不顺,所以纳兰性德的仕途通顺,20岁出头的年纪实现了读书人进士及第的梦想,深受乾隆皇帝喜欢,授一等侍卫衔,多次随驾出巡,可惜命短,只活了30岁就溘然长逝了,文化史上的遗憾。龚自珍从大约18岁开始科举考试,18岁中监生,26岁中举人,这两次都是乡试所得的功名,但是未入仕为官,接着两年会试再次落地,以举人的身份入仕为官,做的是中央部委里面文书类的小官,负责起草、校对这些琐事。但是龚自珍依然渴望施展抱负,在工作期间继续不忘考试,一共考了6会试,第六次中进士,好不容易熬到了殿试,殿试的文章写得也特别好,可是主考官是个保守不识货的人,觉得龚自珍的文章过余激进,主张不符合自己的价值观,结果找个借口说他字写得不好,不列优等,排名三甲第十九名,不得入翰林,依旧做个内阁校对的小官,至此龚自珍从18岁一直考到37岁,19年的时间没有博得功名,没有施展自己政治主张和抱负的机会,就一直做着小校对官过日子,期间著书立说,编撰书籍,广交朋友,虽然没有施展抱负,但日子过得也算潇洒自在。


“己亥”年份的独有者,传统文化最后一个集大成式大家龚自珍


1839年因看不惯政治腐败,屡屡抨击指责,触怒上层权贵,最后不得不辞官归隐。在职场呆的不舒服的龚自珍,在公司发了一顿牢骚之前,果断辞职,1839年6月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连家眷也不带,一个人南下杭州疗伤去了。1839年9月又自杭州北上接还眷属。两次往返途中,百感交集的龚自珍写下了许多激扬、深情的忧国忧民诗文,这便是著名的《己亥杂诗》315首。

二、龚自珍的成就:语言天才、政治学家、思想家、交际名人、文学家、革命家,今文今学的传人

龚自珍的诗既抒情又言志,兼有议论,能把现实中的普遍现象,放到历史的高度中思考,提出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感慨,感慨仕途不顺,自己的主张得不到施展,才华得不重用。他的诗不受格律的束缚,自由运用,大胆而出,即兴而作,写下来就揉成纸团放到背篓里面。龚诗大部分都是日常生活娱乐时所作,各种角度的都有,以社会事实为题材的诗和情诗居多,可见龚自珍也是一个多情痴情之人,自古文人墨客貌似都有这个特点。


“己亥”年份的独有者,传统文化最后一个集大成式大家龚自珍


《己亥杂诗》创作于鸦片战争前期,此时的清政府已经腐朽不堪,几近灭亡,近代史因鸦片战争而拉开序幕,这个时代来临之前,《己亥杂诗》中的批判、期望、集中表达了龚自珍高度关怀民族、国家命运的爱国激情。《己亥杂诗》中123首“不论盐铁不愁河,独倚东南涕泪多,国赋三升民一斗,屠妞那不生栽禾”,写尽了当时的清政府不关心国家民生水利、盐铁税赋,人民苦不堪言,对国家现状进行大胆的揭露和抨击;再有《己亥杂诗》中第87首,“故人怀海拜将军,侧立南天未蒇勋。我有阴符三百字,蜡丸难寄惜雄文。”表达诗人对禁烟斗争的关注,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三、龚自珍的政治主张

龚自珍一生追求“更法”,虽然到死都没有实现,但是在很多方面产生了有益的影响;例如,他支持林则徐查禁鸦片,建议林则徐加强军事建设以抵御侵略者;魏源编写《海国图志》也受到了龚自珍的影响,同时龚自珍也是一个地理学家,他对于新疆的地理非常熟悉,并且最早提出“新疆设省”的方案,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他指出贫富差距是社会动乱的根源,要求改革科举,后来的“经世致用”的观点也是受龚的影响而来;龚自珍是中国改良主义运动的先驱,他深刻的认识到清王朝已经走向衰落,必须要走改良变法的道路,《己亥杂诗》第125首中写道“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表达了他当时追求思想解放个性解放的心迹。他的这些思想对于近代中国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后来的思想家、革命家都深受龚自珍思想的影响,梁启超、戊戌变法、百日维新、辛亥革命这些近代史上的突破与壮举,都可以看到龚自珍对于国家主张、国计民生的思想的影子。


“己亥”年份的独有者,传统文化最后一个集大成式大家龚自珍


四、龚自珍的学术主张“一代之治即一代之学”

他指出一个社会当下的经济、政治发展的情况,是学问获得的来源,把当下社会形体中的事物记录下来就是学问,这个主张再后来得到了验证,新文化运动就是例子,鲁迅先生的文学作品就是这样的,就的都是当下的社会事,用文笔写出来,就是文化瑰宝,《狂人日记》、《孔乙己》《祥林嫂》这些都是。这一思想和现代学术思想遥相呼应。

五、龚自珍的诗文金句:

《己亥杂诗》第220首: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己亥”年份的独有者,传统文化最后一个集大成式大家龚自珍


《己亥杂诗》第五首: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集龚在当时是一种流行的文化现象,下面是一首集龚诗:

空山徙倚倦游身,亦狂亦侠亦温文。土厚水深词气重,歌泣无端字字真。

眼前二万里风雷,飞出胸中不费才。

还有《病梅馆记》入选中学语文教科书。

总而言之,龚自珍是一个有才、幽默、既积极乐观又怀才不遇的人,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深入了解一下他,可做论文素材哟。


“己亥”年份的独有者,传统文化最后一个集大成式大家龚自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