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中国商业地产企业融资报告及排行

行业发展指数 | 1月中国商业地产企业融资报告及排行

摘要:疫情对现金流造成冲击,融资成2020年开篇主题。行业发展指数 | 1月中国商业地产企业融资报告及排行

观点指数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突发,2020年的新年家家户户大门紧闭,商业更是遭受了巨大冲击。

回顾类似的非典疫情,自2002年年尾在广东发生第一起病例,由于当时缺少应对此类传染疾病的防控意识,2003年年初大量传播,4月份达到了传染高峰,导致五一国庆长假外出明显减少,2003年第二季度GDP明显下行,随着7月份疫情解除才逐渐恢复。

可想而知,如今新型冠状病毒也将给中国商业带来不小的影响。在如此严峻的商业环境下,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援手,地产行业也义不容辞。除去捐赠的款项及物资外,千余家商业购物中心还减免了疫情期间的租金及物业费,与商户共度难关。

尽管如此,不少商户仍为资金链问题苦苦挣扎,西贝餐饮更是发文称账上资金可能撑不过三个月。而对于地产商而言,疫情对第一季度的业绩影响也同样是不容小觑。根据万达商管披露,2019年公司全年收入434.8亿元,其中租金收入占384.8亿元。由此可见,万达商管此次疫情共免除租户租金30亿,对龙头企业来说也是不小的负担,更遑论中小企业。

同时,房企1月债券到期达500多亿,地产行业普遍偿债压力较大。加上疫情的冲击,不少企业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资金流,是否需要加大融资以度过此次难关。春节本就是住宅销售淡季,再加上租金减免,不少房企为挽回疫情损失,推出线上看房服务,但迟迟收效不佳。因此,加大融资力度不可避免地成为房企2020年第一季度的主题。

商业地产开年现融资小高峰

2019年针对房地产融资的政策频出,ABS发展迅猛成为房地产融资主流,据WIND数据统计,2019年房企ABS发行2458.94亿元,公司债2963.4亿元,合计约占房企境内融资总额的70%。与此同时,房企境外美元债的发行也不相上下,共发行超230只,累计募资770余亿美元。据观察,其中大部分所获资金用途为偿还旧有债务。

根据观点指数统计,2020年1月中国内地市场上房企公司债发行或待发约380亿元,境外发债或待发约181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271亿元。其中,以商业地产为底层资产的资产证券化产品约75亿元。

中国内地市场上已发或待发的,以商业地产作为底层资产的资产证券化产品共7单,发行规模为75.2亿元。其中ABS发行数量和规模皆占据榜首,共发行5单,规模为54.55亿元,占比72.54%;CMBS发行1单,规模为10亿元,占比13.30%;类REITs发行1单,规模为10.65亿元,占比14.16%。

行业发展指数 | 1月中国商业地产企业融资报告及排行

数据来源:企业公告、公开信息,观点指数整理

而从投向上来看,2020年1月份,以科技园作为底层资产的资产证券化产品规模有22.3亿元,为最主要投向;以租赁资产作为底层资产的有18亿元;以购物中心作为底层资产的有19亿元;以写字楼作为底层资产的有10.65亿元;以酒店作为底层资产的有5.25亿元。

行业发展指数 | 1月中国商业地产企业融资报告及排行

数据来源:企业公告、公开信息,观点指数整理

大宗交易市场冷淡

2019年大宗交易整体不温不火,较2016-2018年的交易高峰来说略有回落。据RCA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大宗交易总成交额达3170亿元,同比下降13%。其中,一线城市大宗交易总额占全国的71%,上海的成交额更是近1000亿元,吸引了大量的资本。

行业发展指数 | 1月中国商业地产企业融资报告及排行

2020年1月,受春节及疫情影响,大宗交易市场冷淡。据观点指数不完全统计,1月大宗收购交易共5单,总规模约46.51亿元;其中酒店物业共2单,交易总额为17.28亿元,占总规模的37.15%;写字楼2单,交易总额为10.23亿元,占总规模的22%;住宅物业1单,交易金额19亿元,占总规模的40.85%。

受到经济及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2019年大宗交易市场有所降温。2020年1月交易量更是受疫情影响出现规模下滑,未来市场存在不确定性。但一线城市的核心优质资产凭借其资源的稀少、稳定的现金流和极佳的流动性仍旧会是极具吸引力的投资物业。展望2020年,将会是对投资者市场把控、资产评估能力的一个考验。能力卓越的投资者将脱颖而出,投资市场也将逐步走向温火。

行业发展指数 | 1月中国商业地产企业融资报告及排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