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里有鱼就是不咬饵?详细解析钓鱼中常遇见的问题--过底

我们在户外野钓的时候,经常会出现,明明窝里鱼星连连,抛竿入水后,浮漂却总是纹丝不动,楞是一口鱼都没有。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原因呢?我们先来简单的捋一捋,造成有鱼无口的常见原因有:饵料不对味、气压、温差大、调漂过钝,这些我们比较容易判断出来并作调整。但是有一种情况,很多钓鱼人会忽略的,那就是过底。本文就和大家分享下关于在作钓过程中遇到“过底”时的一些经验和看法。

本文要点

  1. 什么是过底?
  2. 出现过底时应该如何解决?
  3. 关于减少过底以及垂钓前的一些建议,主要还是预防为主。


窝里有鱼就是不咬饵?详细解析钓鱼中常遇见的问题--过底


以上是本文的核心要点。我们在垂钓过程中,如果发现了问题,大家最好要把它研究透,这样才能在我们往后遇到同样问题的时候,顺利把它解决掉。从侧面也可以反映出,钓鱼其实和现实中做人做事是一个道理,当你在生活中出现困难时,我们首先要找出是什么原因把我们难住了,找出问题所在,才能理出解决方案。同理,“过底”也是如此。

什么是过底

造成过底的原因有好多种,主要有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我们现实垂钓过程中,遇到过底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而这几种情况都是非常容易被我们忽略掉,从而导致的有鱼无口的现象。

①主观原因:很多人在垂钓过程中,可能由于鱼竿不够长或者是自己的抛竿习惯,为了能把鱼饵抛远点,通常会抛满竿。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当我们用力抛饵出去的时候,铅坠是首先到底的,由于抛满竿的原因,会导致水下铅坠到浮漂会出现不正常的对立关系。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过底现象之一。通俗点讲就是水下铅坠到浮漂这一段的线是呈斜拉状态的。我们都知道,正常的状态应该是浮漂到铅坠呈垂直状的。如果我们抛竿过满出现过底的时候,水下鱼儿过来进行就饵,此时的吃钩动作是很难体现在浮漂上的。除非是遇到贪吃的鱼,将鱼饵整口吞下,也就是说死口的现象出来,这样才会有浮漂的动作出来。

注:下面是亮仔画的图片,大家可以根据文字在结合图片,相信会更加的清晰。

窝里有鱼就是不咬饵?详细解析钓鱼中常遇见的问题--过底


②客观原因:这种客观原因其实也带有一定的主观原因在里面,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是由于我们在垂钓的时候,受到一些特定的原因而导致我们需要调整作钓方案,最明显的就是,我们在垂钓中,经常会遇到小鱼闹窝现象,一般我们会通过调钝来解决,也就是让子线躺底。这时候,如果水底的软泥较厚,我们的鱼饵如果过重就会出现,鱼饵陷入软泥中,这样就会出现窝里有鱼但不能正常就饵的现象。也是我们称之为“过底”的原因之一

温馨提示:上面这个客观原因,是我们垂钓过程中经常会碰到的情况,由于我们人为的将子线躺底,那么这个子线躺底是属于主观原因,而鱼饵躺进淤泥里面,却又是无意为之的结果。他们之间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大家一定要分清。

窝里有鱼就是不咬饵?详细解析钓鱼中常遇见的问题--过底


既然我们知道了所谓的过底,如何解决是关键,下面我将“过底”的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逐一的和大家聊一聊。

解决办法

当我们知道了问题所在,解决起来相对会容易很多,因此,根据上面的两种原因,我们可以这样解决。

①主观原因:针对抛满竿这种情况,首先我们应该尽量避免抛满竿,这样就不会造成过底的现象,那么实际作钓过程中我们有时候避免不了要抛满竿,又应该怎么办呢?笔者是这样处理的,抛满竿之后往后回拉一下,这样就轻松解决了我们铅坠到浮漂之间斜拉状态,让它回归垂直。大家可以试一试哦。

温馨提示:我们在垂钓过程中尽量不要去抛满竿,如果我们跑满竿的状态下,当中鱼的那一瞬间,会导致我们无法第一时间将鱼竿立起来,最后的结果通常是将子线或者主线切掉。这是我们钓鱼的一大忌。

窝里有鱼就是不咬饵?详细解析钓鱼中常遇见的问题--过底


②客观原因:饵料陷入酱层这个问题可解决的方案比较多,下面我将详细罗列出来。

  • 减少铅重:当出现钩饵躺进淤泥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修剪铅皮的方式,来达到提升浮漂的浮力,使鱼饵离开淤泥。
  • 下移浮漂:鱼饵会出现躺进淤泥中,这就说明我们的子线弯曲太大,也就是调得过于钝,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将调漂的思维运用上去,将浮漂下拉,来达到使鱼饵离开淤泥的目的。
  • 更换浮漂:通过更换吃铅量比当前垂钓大的浮漂,也是可以将鱼饵带离淤泥,从而解决当前的困境,这种方法最简单且方便操作,但是需要施钓者对更换的浮漂足够的了解,否则很容易出现调漂不准确的现象发生。
  • 改变饵料的比重:因为饵料比重较大,而造成的过底,那么我们就需要将饵料更换成自身松散、质地较轻,使饵料悬浮于淤泥的上方,使鱼能第一时间发现钓饵。我觉得用这种方法更具科学性,也是我在施钓过程中较常用来对付过底的一个解决方案。

小结一下:上面的几种解决方案,是我们日常垂钓过程中经常会用到的方案,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钓鱼真的是一项既烧钱又烧智商的户外运动。我们在垂钓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实际的鱼情、环境变化,及时调整作钓方案,这样才能真正的收获丰富。我们的垂钓技术也是在一次次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慢慢成长过来的。我想这也是野钓的魅力所在吧。

窝里有鱼就是不咬饵?详细解析钓鱼中常遇见的问题--过底


关于垂钓的一些意见

我们在垂钓的路上,或多或少会遇到一些困难,而这些困难往往都在影响着我们的渔获。因此,在我们预料到可能会发生的问题时,需要我们做到预防为主,解决为辅,我想这是我们应该正视的问题。预防这些问题的出现,可以从我们的垂钓习惯开始出发,比如:能不抛满竿就尽量不抛满竿,调漂较为繁琐,需要我们更认真更仔细,千万别想着如何简化。这些坏习惯可能会导致我们出现的一些后续问题。我们还是那句话,钓鱼想要减少一些麻烦事,从预防这一点开始出发准没错。

其实钓鱼是一项非常系统的工程,我们在垂钓过程中,每一次的不经意或者一些小毛病都在影响着我们的渔获,从侧面也可以反映出施钓者的垂钓水准。很多较为明确的注意事项,我们可以通过与钓友相互交流学习解决,但一些垂钓习惯是需要自己慢慢去改变才可以形成。

窝里有鱼就是不咬饵?详细解析钓鱼中常遇见的问题--过底


最后总结归纳:

过底是我们日常垂钓中非常容易发生的事,但往往又非常容易被施钓者忽略,想要规避这些问题,必须有扎实的基本垂钓技巧,及时的判断出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过底,这样我们才能更加有针对性的解决。希望本文能够给大家垂钓的时候带来不一样的思路。

最后再次呼吁广大垂钓爱好者做到:留大放小,人走场清。如果你有好的建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是亮仔爱钓鱼,如果觉得写得不错麻烦给个关注!谢谢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