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南山摘下口罩释放拐点信号?大家说说看,日常哪些情况下可以摘下口罩

广东省关于疫情的新闻发布会每次都因为有钟南山院士的存在而变得异常惹人关注。

而最近一次的发布会我们除了关注内容本身之外,竟然还有一个意外的收获,那就是:包括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内的主席台上的人员戴着口罩相继入场,落座后即取下口罩。


钟南山摘下口罩释放拐点信号?大家说说看,日常哪些情况下可以摘下口罩


室内空间,钟南山和其他专家为何摘下口罩?


广东省政府新闻办常务副主任、新闻发言人邓鸿对此作了说明。总结为以下3点:


1.发布会场内每天会进行严格消毒和通风。

2.发布人和记者进入现场的通道是独立且分开的。

3.主席台与记者席之间的距离有所加大


“因此,为便于记者朋友能更好地听清楚,我们进行发布时不戴口罩。”邓鸿此前解释。


摘口罩是否释放了广东拐点信号


有网友开始热议,此次摘口罩的行为是否属于释放拐点信号?

从钟老此次发布会露出笑容来看,目前防控局势和治疗相对乐观,但是否已出现拐点尚待明确。

实际上,根据《广东省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口罩使用指引》和广东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发布的2号通告,普通民众的确在几种场合不需要戴口罩。

具体来看,2号通告结合国家《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口罩使用指南》,增加了“口罩佩戴原则”部分,明确提出:个人独处、自己开车或独自到公园散步等感染风险较低时,不需要佩戴口罩;在非疫区空旷且通风场所不需要佩戴口罩。


湖北省外,几个省级以上发布会已摘下口罩


钟南山摘下口罩释放拐点信号?大家说说看,日常哪些情况下可以摘下口罩

2月19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入座领导均未配戴口罩。

此外还有

2月19日,广东省疫情发布会

钟南山摘下口罩释放拐点信号?大家说说看,日常哪些情况下可以摘下口罩

2月19日,四川省政府新闻发布会

2月18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

2月1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


调研显示:虽然湖北、黑龙江、河南、浙江、陕西的新闻发布会还没摘下口罩,但随着各省新增人数的不断减少(截止2月20日湖北省外新增确诊病例已16连降),治愈人数不断增加,让更多人已经看到了希望。

钟南山摘下口罩释放拐点信号?大家说说看,日常哪些情况下可以摘下口罩


普通民众哪些情况可以不戴口罩


1.室外两个保持


保持通风,保持距离(2米以上)。


普通民众在公园等空旷通风场所可不佩戴口罩。

举个栗子:杭州西湖已于2月19日开始开放,要求游客必须佩戴口罩,主要原因就是没办法保证游览时没有游客聚集,也没办法创造条件让游客之间保持2米以上的距离,所以才会严格要求口罩佩戴。


2.私家车两个保证


保证没有搭乘过疫区客人或者疑似患者,保证外界环境无危险。


这个确保外界无风险就很重要了,除非你不开车窗和外循环。


之前有建议指出,在独自一人驾车的情况下,打开车窗和外循环就可以了。但是,当你无法判断外界是否安全的情况下,最为保险的做法依然是——在车内一直戴口罩。

因为车内主要是靠空调对空气进行过滤,空调滤芯比较好的情况下,车外的细菌和病毒虽然大部分可以随着污染物一起被滤芯拦截,但仍然有小部分可以进入车内。

再者,汽车并不是完全密封的,滤芯也有可能因时间过长效果减弱。所以,开车时最好戴上口罩。


3.室内1个保证


保证家中没有密切接触者和疑似病例。个人独处,或是家庭成员都健康的情况下,居家不需要佩戴口罩。


4.办公室3个保证


一是保证严格采取了消毒、测体温、通风措施;

二是保证同事之间没有疑似和密切接触者;

三是保证同事之间的距离2米以上。


注意佩戴口罩的地方性要求


几日前,微博有这样一条热搜:江西丰城,一名教师因为在空旷无人的小区跑步没戴口罩,结果被强制隔离14天,还挨了单位处分。

工作人员根本不听他的辩解,尽管这“辩解理由”是钟南山的权威说法——“在家中和人流不密集的地方不需要戴口罩”。


钟南山摘下口罩释放拐点信号?大家说说看,日常哪些情况下可以摘下口罩


钟南山摘下口罩释放拐点信号?大家说说看,日常哪些情况下可以摘下口罩


对此,不少媒体予以提醒:防疫可以,但请不要走极端。

但退一万步说,如果你所在的城市对戴口罩有特别要求,还是要予以遵守,免得遭遇强制隔离。


疫情仍未结束,除以上介绍的情况下,仍然需要佩戴口罩。

还是那句老话:特殊时期,如果你不能做逆行者、守护者、支援者,但起码要做个合格的公民。

雪崩之下,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钟南山摘下口罩释放拐点信号?大家说说看,日常哪些情况下可以摘下口罩

图片来源:新华网、新浪微博、人民日报、央视新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