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要殺孔融全家 孔融7歲小女說出一言 道破人生迷津 慧根罕見

(說歷史的女人——第1148期)

有句老話叫“有志不在年高”。對這句話向來有兩句解釋。其一是對於老年人說的:只要有志向,歲數大了沒啥,也可以幹出一番事業。比如《封神演義》第23回中說:樵子撫掌大笑不止,對子牙點頭嘆曰:“有志不在年高,無謀空言百歲。”

第二種解釋則相反,是對少年人說的:只要有志向,小孩子也能幹成事。比如《三俠五義》第81回中說:他人兒雖小,膽子極大,而且機變謀略俱有。這正是“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活百歲。”

咱們今天只說第二種,即小孩。相對於“無謀空言百歲”,“有志不在年高”中的“志”應該同“智”。歷史上有一對父女,堪稱是“有智不在年高”的典範。他們就是東漢末年的孔融父女。特別是孔融7歲的女兒。曹操要殺孔融全家,孔融7歲的女兒說了句話,讓人震驚,而且是震爍古今,結果如何?這句話改變了她的命運沒有?

(一)自幼聰慧的孔融

孔融(公元153-208年),字文舉。魯國(今山東曲阜)人,是孔子的二十世孫。他是東漢末年著名的學者、文學家和政治家。孔融自幼聰慧絕倫,關於他童年、少年時的故事很多。比如《續漢書》裡記載的“孔融讓梨”的故事,後來又被寫在《三字經》中,“融四歲,能讓梨”。

曹操要殺孔融全家 孔融7歲小女說出一言 道破人生迷津 慧根罕見

在孔融10歲的時候,還有一個很經典的故事。那年他隨父親到京城洛陽拜訪名士李膺。當時李膺官位很高(任河南尹),而且才學也很高,位列“八俊”之首,有“天下模楷”之稱。如果不是名士或者他的親朋好友,他是拒絕別人拜見的。然孔融初生牛犢不怕虎,偏偏不怕他,想看看李膺究竟是個什麼人物。於是直接登門拜訪。

門人一見這個小屁孩來見主人,自然攔住了他。於是他對門人說:“我是李大人的親戚。”他便見到了李膺。但李膺並不認識他,然見此兒不凡,於是問:“請問這位小哥和我有何親戚關係?”

孔融立馬回答:“我家祖先孔子和你家祖先老子有師資之尊啊!因此,在下和你也是世交呀,呵呵!”當時李膺和在場的賓客都對孔融的應對十分吃驚和欣賞。後來太中大夫陳韙來到李膺府第,他知道這事後,便想逗逗這小子。於是一臉不屑地對孔融說:“小時候聰明的人長大後就不一定聰明啊,嘿嘿。”

孔融立馬接道:“那麼大人的意思是,您小時候一定很聰明瞭,呵呵!”陳韙一臉懵逼。李膺大笑道:“此子如此聰明,將來必成大器也!”

(二)得罪曹操的孔融

後來,孔融果成大器,不僅在文學上成就斐然,成為東漢文壇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仕途上也很順利,曾任北軍中侯、虎賁中郎將、北海相、青州刺史等,在任期間頗有政績,但後來為何被曹操殺了呢?

孔融本來在漢獻帝的朝廷裡做官。後來曹操控制朝政之後,他開始跟曹操接觸。本來,做為當時文壇的第一流人物的曹操——東漢末年的文壇,最著名的就是“建安七子”和“三曹”(曹操父子)——是很欣賞孔融的才華的,他曾有意將孔融收到自己麾下重用。但面對這位著名的梟雄兼奸雄,孔融卻並不買賬。他自認為出身名門,身為大漢忠臣,學界名流,不僅看不起曹操的“卑微”出身,對其“挾天子以令諸侯”的行徑更是大為不滿,經常抨擊時政,譏諷曹操,所以就引起了曹操的嫉恨。

建安九年(204年)八月,曹操攻下鄴城,見到袁紹之子袁熙的妻子甄宓貌美,於是強行掠來,給兒子曹丕當老婆。孔融聞訊後,便寫信譏諷曹操道:“從前武王伐紂,把妲己賜給周公;今您又效仿武王,將甄氏賜給世子,真是一脈相承啊。”曹操得知後,心說,這不是拐著彎兒罵我們父子倆嘛,心中十分氣憤。

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北討烏桓,孔融又對他說:“大將軍(曹操)遠征,使得海外凋敝,當年肅慎不向朝廷進貢楛矢,丁零偷盜蘇武的牛羊(肅慎、丁零都是中國古代北方少數民族),可以一併討伐啊。”他這是譏笑曹操的出兵很無聊,而且難以取勝。

後來,曹操上表漢獻帝,以“酒可亡國”為名頒佈了一道禁酒令。喜歡喝酒的孔融就堅決反對之,並他寫了一篇《難曹公表制禁酒書》來攻擊曹操,文中列數古聖先賢因酒而建功立業的史事和傳說,並且盛讚曰:“酒之為德久矣!”並說,“堯不喝千鍾酒,就不會建立太平治世,孔夫子不喝上百觚酒,就不會成為大聖人”,全然不把禁酒令放在眼裡。

曹操要殺孔融全家 孔融7歲小女說出一言 道破人生迷津 慧根罕見

當時,天下處在饑荒戰亂之中,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糧食都快沒了,酒這種奢侈品應該禁止的。曹操這個決策無疑是正確的,可孔融卻偏要以自己的書生氣來對抗曹操,這也讓曹操十分鄙視之。

曹操和孔融的政治立場也是完全獨立的。曹操要得天下,所要經營的第一步就是以魏郡為中心,以冀州為依託,謀求封國建制。而孔融偏偏上奏說應當遵照古時京師的體制,潁川、南陽、陳留、上黨三海近郡,千里以內,不得封爵諸侯。他的意圖就是為了抑制曹操擴大地盤,防止曹操自立為王。曹操要想完成自己的大業必須除掉孔融這塊絆腳石。

為圖謀天下,曹操還要討伐荊州牧劉表,當然曹操也有藉口。長期以來,劉表藐視朝廷的權威,並且還不按時呈送貢品,因此包括曹操在內的不少朝臣們都是主張討伐的。而孔融卻拋出“崇國防”的論調,說劉表雖然是昏聵,但是考慮到整個國家邊防的安全,是不能去討伐劉表的。對此,老奸巨猾的曹操也是心知肚明,他知道孔融這是在想方設法保留漢室宗親的諸侯力量,並以此來牽制他。

還有,當時孔融還跟劉備有一定交情,他擁劉貶曹,維護漢室,在輿論上對曹操的霸業形成巨大威脅。

於是,曹操在南征劉表之前,擔心孔融會再次發表對他不利的言論,出於穩定大後方人心的需要,便授意自己的親信尚書郎路粹,誣告孔融,以“招合徒眾”、“欲圖不軌”、“謗訕朝廷”、“不遵朝儀”等罪名將其處死,並誅殺其全家。孔融遇害時,年僅55歲。

曹操要殺孔融全家 孔融7歲小女說出一言 道破人生迷津 慧根罕見

​(三)大義凜然的7歲女孩

孔融被收捕時,他年僅9歲的兒子和7歲的女兒因為年紀太小,當時被寄養在別人家,所以沒有被當場抓走。等到主人家得知孔融被抓的消息後,便告訴孔氏兄妹二人,要他們趕緊逃命。此時他們兄妹二人正在做遊戲,沒想到孔融7歲的女兒聽後並沒有感到絲毫恐懼,反而淡定地說了一句震爍古今的話:“先生可曾看到過,打翻的鳥巢下面還有完整的蛋嗎?”

——安有巢毀而卵不破乎!

主人聽後大為感慨,此7歲小女小小年紀,竟一言點透人生命運起伏,有如此透徹的生死觀,可謂慧根罕見!後來這句話演變成“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流傳千古。

主人同情他們兄妹的遭遇,端來一碗肉汁。9歲的哥哥端起來就喝。妹妹說:“今天我們遇到了如此災禍,你難道還能嚐出肉味嗎?”哥哥放下碗大哭不止……

面對災難,7歲的妹妹反比9歲的哥哥表現的更加冷靜從容,而且明理。

曹操要殺孔融全家 孔融7歲小女說出一言 道破人生迷津 慧根罕見

果然不出7歲的孔女所料,很快便有人向曹操指出孔氏兄妹的藏身之地,曹操聞訊後,立即派人來捕殺。當看到前來捉拿他們的差人後,7歲的妹妹對9歲的哥哥道:“如果死後有知,得見父母,難道不是我們最大的願望?”

——謂兄曰:“若死者有知,得見父母,豈非至願!”

言畢,孔氏兄妹引頸就戮,毫無恐懼、哀傷之色,令觀者無不動容、歎服:有志不在年高,可惜啊,可惜!

參考資料:《後漢書·孔融傳》《續漢書》《世說新語》《封神演義》《三俠五義》《三國志》等。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