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天征服37州250縣,蘇定方飛兵破百濟,勒石記功碑文存世至今

序章:新羅

公元前57年至公元668年之間,佔據著中國遼東的高句麗與佔據著朝鮮半島的百濟,新羅在吞併了其他小國之後形成了三國爭霸的局面。

唐朝初年,新羅女王金善德開始與大唐建立了友好的關係,雙方互動頻繁,野史傳說善德女王曾自薦成為李二的嬪妃,李二沒答應,金善德也不敢嫁人。


10天征服37州250縣,蘇定方飛兵破百濟,勒石記功碑文存世至今

善德女王

唐太宗晚年因為高句麗聯合百濟攻打新羅,發兵征討高句麗,因天氣提前轉冷而退兵。

唐高宗繼位後,新羅每逢被百濟與高句麗欺負就向大唐求援,大唐也多次派遣部隊進擊遼東,吸引高句麗軍隊回援。

唐高宗顯慶五年三月十二日,李治任命已經滅亡了西突厥和蔥嶺國的名將蘇定方為神丘道行軍大總管,率軍十三萬出征百濟。

任命新羅國王金春秋為嵎夷道行軍總管,配合蘇定方作戰。


10天征服37州250縣,蘇定方飛兵破百濟,勒石記功碑文存世至今

新羅軍



1. 跨海

五月,新羅王金春秋在接到李治的敕令後不敢耽擱,立即率領新羅軍出發了。

由今天韓國的慶州前往仁川附近進行佈防,準備迎接蘇定方率領的唐軍。

六月,唐軍在膠東半島完成集結,在六月下旬的時候乘坐大海船由今天山東榮成市出發,開始橫渡黃海。

從隋煬帝時期開始,中原帝國進攻高句麗都是在這裡登船渡海,配合陸軍進行作戰,但如此大規模的渡海東征是有史以來的第一次!


10天征服37州250縣,蘇定方飛兵破百濟,勒石記功碑文存世至今

渡海

渡海十分順利,蘇定方在來到仁川附近之後,立即召見新羅王子金法敏,召開了聯合作戰會議。

金法敏的弟弟擔任翻譯,這位小王子一直在長安擔任人質,由於做人花團錦簇,很受李治喜愛,在朝中賜予了他一個官職。

這使得一直被金法敏壓制的小王子十分驕傲,在翻譯的時候夾雜了不少私貨。


10天征服37州250縣,蘇定方飛兵破百濟,勒石記功碑文存世至今

韓劇中的蘇定方與小王子

所謂的聯合作戰會議,都是蘇定方在說,即使是作為藩屬國的太子,金法敏也沒有任何的發言權。

雙方進一步明確了指揮序列,由於蘇定方是大總管,高於金春秋的總管職位,因此金春秋在作戰上受蘇定方約束。

指揮序列為蘇定方—唐軍總管—唐軍將領—新羅小王子—金春秋—金法敏—新羅將領。

新羅小王子由於有唐朝政府公務員的身份,因此在指揮序列上就高於自己的父親和兄長,即使他們是國王與太子。

蘇定方與新羅軍約定,雙方兵分兩路,唐軍乘坐戰船由水路進軍,新羅軍則徒步由陸路進軍。

預定攻擊日期為七月十日,兩軍在百濟南部會師之後,圍攻百濟的首都泗沘城。


2. 登陸

唐帝國十三萬大軍所組成的船隊鋪天蓋地一般,浩浩蕩蕩的抵達熊津江口(今韓國錦江口)。

據守在這裡的百濟軍隊沒有退縮,勇敢的迎擊著數倍於己的強大唐軍,雙方進行了激烈的戰鬥。


10天征服37州250縣,蘇定方飛兵破百濟,勒石記功碑文存世至今

百濟軍

訓練有素的唐帝國軍隊迅速開始搶灘登陸,隨著登陸部隊越來越多,勝利的天平逐漸轉移到了唐軍一邊。

唐軍登陸的先頭部隊在熊津江東岸依靠山勢佈陣,牢牢的守護住登陸橋頭堡,百濟軍隊瘋狂的發起了進攻,企圖將唐軍趕回海中。

這時他們唯一勝利的機會,如果失敗,唐軍主力部隊會源源不斷的登上陸地,以雷霆之勢擊敗他們。

然而他們的企圖很快就落空了,後續的唐朝軍隊部隊紛紛乘船趕到了熊津江口,這時候正好是漲潮,適宜唐軍大船靠岸。

龐大的唐朝艦隊揚起風帆,遮天蔽日,在陸地上望去連海洋都遮蓋住了。

久攻不下的百濟守軍心理崩潰了,隨著唐軍不斷地登陸開進,他們開始驚慌失措,在唐軍的進攻下很快就潰散了。

唐軍隨即展開追殺,被殺死的百濟軍隊有幾千人。


10天征服37州250縣,蘇定方飛兵破百濟,勒石記功碑文存世至今

百濟潰敗

登陸之後的唐軍經過簡單的整理立即向百濟首都開進,蘇定方一向以作戰迅速著稱,絕不拖泥帶水。

唐朝水軍乘潮水進入熊津江,沿錦江向百濟都城前進,攜帶者糧草輜重與重型器械。

蘇定方則親自率領唐軍的步騎兵沿熊津江而上,從陸路向百濟首都前進。

唐軍水陸齊頭並進,互相掩護,直逼百濟都城。


3. 會戰

唐軍在進軍到距離百濟都城二十餘里的地方,無法忍受的百濟被迫進行殊死一搏了。

百濟王親自率領著幾乎所有的部隊企圖在這裡阻擋住唐軍前進的腳步。

雙方的主力決戰在這裡展開了,對於唐軍來說,這只是一次普通的作戰,而對於百濟而言,就是御駕親征賭國運的決定性戰役了。

戰鬥是毫無懸念,繼承了李靖用兵之道的蘇定方身經百戰,用兵老而彌辣。

唐軍也是訓練有素,裝備精良,各級指揮官這些年南征北戰心狠手黑,在數量上也佔據著很大的優勢。


10天征服37州250縣,蘇定方飛兵破百濟,勒石記功碑文存世至今

唐軍騎兵

百濟若憑藉首都高大的城牆據守的話,也許還能夠稍稍拖延唐軍勝利的腳步,主動出擊與唐軍進行野戰,失敗就是不可避免的命運了。

蘇定方仍然是其慣用的騎兵戰術,先派遣機動騎兵由兩翼向百濟軍發起了試探性突擊。

在摸清了百濟軍隊的虛實之後,蘇定方果斷的對兩翼發起了第二次突擊,這次不是試探而是猛攻,瞬間就讓百濟軍隊的兩翼發生了動搖。

百濟國王立即調動自己的中軍援救兩翼,企圖穩住陣腳。

蘇定方敏銳的抓住了百濟軍隊在調動之時的混亂,抓住戰機發起總攻。


10天征服37州250縣,蘇定方飛兵破百濟,勒石記功碑文存世至今

總攻

恐懼襲上了百濟國王的心頭,長期在朝鮮半島和新羅人作戰的,他根本無法想象蘇定方這樣的滅國專家是如何熟練的運用戰術對敵人進行打擊的。

面對著唐軍暴風驟雨一樣的攻勢,百濟王居然天才的下令部隊在敵前轉向,立即撤退!

得理不饒人的唐軍開始進行追殺,陣斬百濟軍一萬餘人,緊隨著百濟敗軍的後面一舉突入了百濟首都的外城。


4. 內亂

百濟國王扶余義慈與百濟太子扶余隆乾脆利落的開始跑路,連都城都不敢回去,快馬加鞭如脫韁的野狗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一溜煙的奔北逃竄而去。

唐軍在主力到達後趁勢合圍百濟首都,一邊休息一邊在等待新羅軍的到來。

新羅軍5萬多人在新羅名將金庾信的帶領下,卻被百濟將軍階伯率領5000人阻擋,耽誤了行程。


10天征服37州250縣,蘇定方飛兵破百濟,勒石記功碑文存世至今

新羅被百濟阻擋

百濟首都此時人心惶惶,百濟國王的次子扶余泰頗有勇氣,勇敢的站出來自立為百濟王,鼓足勇氣動員城中的士兵百姓,企圖依靠城牆阻攔住唐軍。

城內的其他貴族則打起了別的主意,越是既得利益者,在國破家亡的重要關頭越軟弱。

扶余泰的侄子扶余文思就是代表,作為王室成員他被投降派推舉為首領,利用自己的威望震懾了城頭的守衛,從城牆上抓著繩子跑出了城外,主動向唐軍投降。


10天征服37州250縣,蘇定方飛兵破百濟,勒石記功碑文存世至今

百濟貴族

蘇定方立即派人在這些投降人員的帶領下爬上城牆,在城頭豎起唐軍的戰旗。

大勢已去的情況下,即使是頑固派也認清了形勢,就此崩潰。無可奈何的扶余泰率眾開城投降。

七月十八日,得到首都陷落的消息之後,走投無路的百濟國王扶余義慈帶著兒子扶余隆向蘇定方請降。

百濟國就此滅亡,成為了歷史的塵埃,百濟地方勢力不再抵抗,紛紛奉表歸降。


10天征服37州250縣,蘇定方飛兵破百濟,勒石記功碑文存世至今

大唐平百濟碑



後記:勒石

唐高宗顯慶五年十一月一日,蘇定方第三次向唐高宗李治獻俘,百濟納入唐朝的版圖,由新設立的五都督府管轄。

公元657年至公元660年這短短三年的時間內,蘇定方縱橫東西,先後滅掉了西突厥汗國,蔥嶺國,百濟國,完成了“一人滅三國”的軍事奇蹟,均滅其國,執其主,獻俘闕下。

用實實在在的戰績報答在古稀之年給他機會創造這個奇蹟的君主李治獻上最完美的禮物。

唐帝國的擴張在唐高宗時代達到了頂峰,其版圖東抵大海。西至中亞,北至大漠,南入雨林。

今天在韓國的定林寺有一座唐代的石塔,是韓國的第九號國寶。

塔上石碑碑就是當年大唐名將蘇定方所刻的《大唐平百濟國碑銘》。

縱橫萬里,勒石記功,功在民族,名垂千秋,男兒至此,更復何求?


10天征服37州250縣,蘇定方飛兵破百濟,勒石記功碑文存世至今

大唐平百濟國碑銘


<strong>(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不妥請聯繫刪除)

<strong>參考書目:《資治通鑑》,《舊唐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