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七歲了,一直鬧著想學小提琴,給點建議?

瞎說啥玩意大實話


興趣是一種天賦,興趣也是最好的老師。一個孩子的興趣是需要家長保護、發現、發掘、培養⋯首先是愛護的。因為天賦是老天給的,不是想要就有的。

一個7歲孩子,正從嬰孩向學童轉化,是人生一重要時刻。這時期我們都希望,他們有正能量的興趣,便於培養成好的習慣。

此時你女兒想學小提琴,一定受了周圍人的影響或吸引。可請教專業人士,該如何去做?

作為家長,要抓住孩子迫切性,與她約法三章:1、要學就要認真。2、聽老師話,按時上課接時練習。3、愛護小提琴。⋯

通過學習,掌握一樂器,養成好的學習習慣…


被叫作黃老師的1948


你好,我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很高興能和你一起探討這個問題。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既然孩子喜歡,就支持她去學。小孩子的自律性比較差,我們做大人的要監督她堅持下去,並和她約法三章:自己選擇的事情,一定要堅持下去,並努力學好。

我們家大寶從小就是喜歡畫畫,我一直都很支持她堅持下去,我們沒有報培訓班之類的,就是純粹的喜歡,想畫什麼,就畫什麼,有時寫作業寫累了,就拿出我給她買的一些繪畫類的書籍自己研究,有時會聽一些免費的網課……總之,一切都是隨心所欲,憑著自己喜歡愛好,堅持著。

小提琴我不懂,這個應該得有專業的老師來教,自己摸索應該是很困難的。既然孩子喜歡,我覺得我們大人一定要支持,給孩子找一個專業的老師來教。並讓孩子養成自律的好習慣而堅持下去,相信孩子一定能在這一方面取得一個好成績。

說到自律,這不禁讓我想起了著名作家嚴歌苓。

30年來,她堅持不斷的寫作,幾乎每天都是從早上9點到下午4點。在這種自律的狀態下,創作出了許多經典的作品,比如、《芳華》、《金陵十三釵》、《小姨多鶴》……

有人問她:“你怎麼能寫那麼多書?”

嚴歌苓淡定地說道:“我當過兵,對自己是有紀律要求的。你懂得了自律,所有的困難都不算什麼。”

所以嚴歌苓出書就像學生們交作業一樣有規律。

孩子既然選擇了自己喜歡的小提琴,一定讓孩子堅持下去,養成自律的習慣。

說明:嚴歌苓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其它是我姑娘的作品,自拍的。


陪你成長1


寶寶有興趣愛好是很好的事情啊,我們作為家長應該支持啊!可能只有我家寶寶沒有什麼興趣愛好了,我也想培養她嘛那我就去給她報了舞蹈班,死活不去,我就給她說那我們去學跆拳道以後你可以保護自己,她給我說,不去,別人要把她打傷,給我搞得好無語,什麼都給她說了就是不去,我也知道興趣愛好這些不能強迫她,那就多上一些補習班吧[靈光一閃][靈光一閃][靈光一閃]我多希望我的女兒有一天能來告訴我:媽媽我想學什麼什麼了


左琪右悅


你好!很高興能給你個意見。希望我的意見能夠對你有所幫助。

首先我覺得這是好事啊!還是喜歡學小提琴。 說明他的。第一直覺可能對小提琴感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要他想學你就讓他學好了。我想那肯定是他想要嘗試的。如果他放棄了再學別的也不遲啊。 至少嘗試過了。免得以後後悔。

我從小到大,都沒有這樣的機會。小時候。聽,錄音帶唱歌。也只能聽哥哥放的。真的是一點要求都沒有。你以為能提出這樣子的要求,我真的是羨慕死了。可能那時候 家裡沒有這樣的條件吧。不過後來初中畢業我想要復讀一年,都被爸爸媽媽給反對。當時心裡是很 抓狂的。 惱火的。 直到現在我還對他這個事情不滿呢!所以我特別支持你女兒學習小提琴。謝謝!





阿成是毒舌


7歲的孩子怎樣學習小提琴?一、 當孩子到了3~4歲、5~6歲、許多家長就開始做一個美麗的夢 “孩子每天拉著小提琴。在客人面前彈奏著鋼琴、家裡縈繞著莫扎特、貝多芬的音樂和藝術氛圍……”那麼家長應該做好那些功課呢?1、 學琴前你需要了解小提琴學習規律,週期:中國有句成語叫未雨綢繆、小提琴學習是長期的、伴隨孩子的全部童年、和家長十幾年黃金年華、從0基礎到10級水平(形象的說一個業餘學生從不會能獨立視奏到演奏梁祝、這個水平需要10~12年時間、這是第一週期。教育部小提琴學會考級設計規律是:每週一次課、每天練琴半小時、按這種時間與量的配置正好每年練完一級曲目進度。如果你的孩子是從7歲、小學二年級開始學琴,高中畢業前勉強完成十級(注:我們這裡要求5年、小學畢業達到十級、否則孩子容易學廢了)。2、 學琴前你需要對小提琴學習有個規劃。A如果你孩子從小學一年級7 歲開始(已經晚了一年)。一個每天練琴半個小時、每週一次課來計算、他的時間每年只能完成考級的6首曲目、上升一級。必須用10~12年時間才能完成和達到十級。B如果說你孩子從小學一年級7歲開始。每天練琴半個小時、每週一次課、到了10歲左右轉為每天練琴1個小時、每週2次課、可能7~8年時間、初中前完成十級。C如果說你孩子從小學一年級7歲開始。每天練琴1~2個小時、每週2次課、可能5~6年時間、小學前完成十級。D我們這裡有一種上課形式叫福利課、上課3個小時:基礎課、樂理課、個別課、陪練課一體。能夠達到回家不練或少練琴。5年,小學畢業達十級水平。3、為什麼說沒有達到十級水平就等於學廢了呢?蘋果樹有樹幹、樹枝。我們小提琴分為業餘和專業學習,業餘十級以下水平、就好比你在樹杆上抱著,很多家長以為我的孩子考上了5pan >級,6級就有5、6級水平了。其實大錯特錯,如不相信你拿一首同樣5、6級的考級曲,讓孩子視奏一天,他肯定拉不下來。是因為平時有老師託著,推你、拉你、你才不會掉下來。如果離開老師,他也就是能視奏1、2級曲目的本事。從考級場上可以看出,堅持學琴考十級的一般都是高中生,上百個考生中每年只有一、二個。加上不考級的人數計算。佔0.5%左右。你能做到堅持到高中嗎?因為孩子們在初中、高中、功課十分緊張。有些學生還要住校。大多小學後就放棄學習小提琴了。學校的因素、孩子的因素、不是家長說能堅持就能堅持的、這是經驗和規律。沒有達不到十級水平就半途停止、儘管他考級到了8~9級、也只是爬在的樹幹上、離開老師後還是不能獨立。在中學、大學、工作後經過7、8年才能發現和顯現出來自己其實已經不會拉琴了。目前很多家長還矇在鼓裡、所以我要求我的學生在小學畢業前必須完成達到十級水平


老盧的生活記錄


我們在日常的教學中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孩子吵著鬧著想學習一門樂器,而家長則由於家中沒有音樂傳統,害怕孩子只是一時興起,三分鐘熱血,所以一直猶豫不決,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支持家長給孩子一次機會,如果斷然拒絕,可能會是孩子一輩子的遺憾。


“三分鐘熱血”是肯定存在的,據我們觀察,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孩子在學習樂器時存在“三分鐘熱血”,極少有孩子會一帆風順積極主動的學下去。一般孩子對樂器都有天然的好奇心,想嘗試的慾望強烈,但是樂器畢竟是一門學科,想輕輕鬆鬆學成是不可能的,每個孩子在初學樂器階段都會出現枯燥期,這個時期需要考老師、家長、學生一起度過。


小提琴不是很高貴的樂器,初學用琴2000元左右足夠了,根據孩子的身高臂長買一把尺寸合適的小提琴,找一個靠譜一點的老師(關於怎樣選擇老師請看本號的文章),按節數交學費(不要交年費),給孩子一個夢想起飛的起點吧。


音樂研究所


真是個好孩子,家長不會買不起吧[捂臉]

孩子想學,說明孩子有音樂方面的天賦,家長一定要支持,只是在孩子學琴的過程中,家長要樹立幾個意識。

一,不期望孩子能成為了不起的提琴手,成名成家。

孩子學習音樂、繪畫、舞蹈等,更大的運用是美學啟蒙,是鍛鍊孩子的思維能力,一上來就懷著美好的期望,可能會給自己和孩子完成過大的壓力,破壞孩子對美的嚮往和追求。

二,學習的過程,不要過多指手畫腳。

不論家長有沒有這方面的能力,都不要對孩子指手畫腳,古人崇尚“異子而交”,越是有才學的人,越是不親自教育孩子,而是給孩子找一個好的老師,讓老師交。如果,我們對孩子的學習過多幹涉,收不住口,管不住手,打孩子罵孩子,只能適得其反,還會讓孩子產生畏學情緒,厭倦學習。

三,允許孩子半途而廢。

剛開始不要買太好的小提琴,能練就好,然後根據孩子的需求逐步升級。好幾年前,我曾經指導過一個家庭,孩子厭學,就是從學大提琴開始的,因為媽媽天天嘮叨幾千塊錢買個琴不練,真是敗家子。

不論孩子能走多遠,能喜歡小提琴的孩子,都自帶氣場,與眾不同。





王忠萍


孩子想學一個愛好,是好事,但是我的建議如下,

第一,是給父母的,你是怎麼考慮的,學小提琴是需要費用的,也是需要家長投入時間和精力的,家長還有額外的費用,精力和時間投入嗎?你想讓孩子以後以此為業嗎?還是說只是讓孩子培養個愛好基礎,以後要不要繼續學看情況再說?這兩週想法對應的行動是截然不同的。如果只是一個基礎的業餘愛好,就不要必須找非常專業的培訓學校,從愛好者的角度讓老師制定學習計劃。如果想讓孩子以後以此為業,就要一開始就要打好基礎,要找專業的學校,制定周密的學習計劃。

第二,是給孩子的,目前孩子的功課如何,已經報了幾個課外班了,孩子的精力和時間還允許他學小提琴嗎?他為什麼突然就想學小提琴了,原因是什麼,是覺得小提琴很好聽,很高雅,還是覺得別人學了,我也要學。這些問題要弄清楚。

如果孩子不是跟風,現有的課外班和學業也能應付的了,還有精力學習新的愛好,只是不知道孩子能不能長久的學習,那就可以先報一個試學班,學一段時間,看看孩子能不能堅持每天枯燥的練琴任務。如果孩子能很好的完成試學任務,就說明孩子不是三分鐘熱度,就要帶孩子和老師一起考了長期的學習規劃和時間安排了。e

如果孩子現有的課外輔導班就很多,時間都緊張,那就要和孩子仔細分析一下現在的情況,分清主次,弄清楚愛好。

這就是我建議。如果你覺得我說的有道理,請轉發,謝謝。


厚積


不管學什麼都需要興趣,她想學就學!對於學樂器來說是不不容易,很多人有一些錯誤的認識!總一直以為學樂器就必須有天賦,從小學,長大後後成為明星等等.這些都是不科學的,學樂器要明白,不管學什麼樂器都是一個高消費,也是一個長期的消費.學樂器能不能學好,能不能成明星,這個不要想,很難,首先要擺正心態,正確看待!學樂器晚了能不能行,這個可以肯定,沒問題,只要想學什麼時候都不晚!學樂器最重要的幾點.一定要想好,找個上課時間穩定,靠譜,經營豐富負責人的老師.一定要合理安排時間,按照老師的要求把基礎理論打紮實,基礎紮實才能學更好.另外不要好高騖遠,不要學些亂七八糟的,把該打的基礎打牢,今後才會學得,學得好.不要被忽悠追求虛浮的,用心去學習,去體會音樂的魅力,樂器演奏的魅力,提升自己的藝術素養,從而豐富自己的性格,陶冶情操,養成好的心態!學樂器不要自娛自娛自樂,有時候需要展現,多多交流,參與演出,這些都是有意義的!


藝商人朱正方


小提琴的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即使只是想考級,也至少需要6年+的練習。(考到8級的時間,越往後考越難)

1.關於堅持

相比孩子初學小提琴更大的考驗是大人。換言之,只有大人能堅持下去孩子才能堅持下去。每天不少於40分鐘練琴時間,初學的2~3年裡家長要做到能陪練!

2.關於費用

看所在城市的經濟水平和老師水平。參考標準:200~500元/節課

3.關於老師,

如果條件允許,建議找專業院校的老師。

最後:貴在堅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