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是如何裝弦和定弦的?

蔚子Dudu


小提琴的裝弦和定弦的方法

  (1)每根弦應裝在規定的線軸上,弦要順序繞好

  (2)弦儘可能裝直,這樣弦不易松。切忌歪斜交錯,使弦互相牽制,影響調絃。

  (3)弦穿入軸孔後,扭動方向是由裡向外,注意不要反扭。

  (4)為使調絃便利,裝弦時就應調整好絃軸的方向,位置。

  (5)定弦時,一般先定準A弦的音高,然後根據A弦的音高分別定D、E、G弦。有時幾根絃動過以後,A絃音高會偏低,故需反覆校對。

  (6)初學定弦時,可先聽單音,待音高基本定準後,再同時拉兩根弦,並略微調整,直到音響完全諧和為止。

  (7)定弦的過程也是練耳的過程,切忌弦未定準就練琴。

  (8)絃軸受氣候變化的影響會變緊變鬆,使調絃不便。太緊時可用鉛筆芯塗軸;太鬆時塗點松香(粉筆灰也可以)。

  小提琴的左手的基本技巧

  1.持琴:堅持正確的持琴方法,小提琴在演奏狀態時,會受到來自身體的三個力,一是來自下巴向下的力,二是來自鎖骨向上的力,三是來自左手向上的力。三力一定要自然,不能緊張,特別是左手的力,要非常輕鬆,如果左手抬琴太高太緊,都會嚴重影響到左手的音準、換指的準確性及流暢性。

  2.手指起落:手指起落關鍵是手指在運動中的準確性和獨立性,要確保每一個按音的手指都要提前準備在音的上方,即垂直方向,因為直線距離最小,手指起落需要的時間和力量就最少,根據這個定律來調整指尖準備時的高度和指尖按位時的力量,就能保證用最省力的動作來完成每一次手指的起落,準確性也就更高。手指觸弦需要做到準確鬆弛,才能發出準確的音,這對音質是很重要的,按弦不要太緊,抬指要迅速放鬆,手指在音樂拍子上,手指起落要做到自然流暢有彈性。如果手指按得太緊,在快速音樂中音質就非常亂。

  3.換把的基本方法:換把是小提琴左手技巧中最主要的基本功,換把要做到自然連貫鬆弛,從低把位到高把位演奏中,大臂和小臂要向裡彎曲,從高把位向低把位時,大臂和小臂向外還原。換把的方式有三種,一是通過手指滑動換把,二是藉助空弦換把,三是通過伸縮手指換把。左手食指根不能緊靠琴頸,要稍微離開點,拇指要通過滑動一同進入新的把位,換把時手指抬起不離弦,然後進入新的把位,要有抬、滑、按的動作,換把時所有的食指要讓路,使換把流暢,保持手型以求每次換把的統一精確,上行時過度音到新把位時,不高於把位音,下行時過度音到新把位時,不低於把位音,達到即止。

  4.揉弦的三種方法:揉弦是小提琴演奏最具表現力的演奏技巧之一,揉弦是演奏者表達自己情感及情緒的有力手段,揉弦時要做到輕鬆自如,手臂、手腕、手指關節和肌肉不緊張,不僵硬。“寬、窄、快、慢、指、腕、臂”這七個字是揉弦的關鍵。“寬窄快慢”四個字組成揉弦的基本方式,即慢而窄,慢而寬和快而窄,快而寬。“指腕臂”是揉弦的三個發力點。(1)手臂揉弦:手臂揉弦的動力直接來自整個小臂要做到鬆弛不緊張,手指順著指板和琴絃的前後運動,而不要左右晃動,前後擺動可快可慢,擺動快音波大,擺動慢音波小,拇指和食指不要將琴頸抓緊,比較激情的情緒要在G弦和低把位的音域,臂揉較多。(2)手腕揉弦:腕揉它的運作要輕自然,指尖在弦上的滾動幅度可寬可窄,揉弦主要依靠手腕顫動,聽起來舒展委婉,手腕揉弦在演奏中是最常用的。(3)手指揉弦:手指揉弦是指手指第一關節要“輕”“松”動起來,類似二胡的壓弦 ,通常在極高把位上將所按音符用手指抓緊,放鬆,再按緊,再放鬆,上下滾動而獲得揉音效果。

  5.顫音:顫音也叫打音,在音樂作品中經常出現,顫指要注意手指的起落速度不能打的太緊,不是打指快就是好,而是要有彈性,顆粒型強,一定要勻速,根據音樂的要求去演奏,1、2、3、4指都可以顫,但是2、3指要容易些,1、4指有些困難,只要多練習才能達到最佳效果。

  6.泛音:自然泛音是在一根弦上震動產生的音,這類泛音只需要一個手指,伸直輕輕按在琴絃上使其發出聲音。人工泛音是在同一條弦上,食指按在琴絃上,小指伸展,輕微觸動在弦上。人工泛音要求高音準難度大,兩個手指同時按在一根弦上,其中只要有一個手指位置不準,就發不出正確的聲音。

  7.雙音與和絃:小提琴可以同時演奏兩個音,甚至三個音,也可以分奏4個音的和絃,雙音是兩個手指同時按下,同時抬起,才能達到雙音效果。小提琴三度,六度,八度,十度雙音音階是演奏的基礎,也是小提琴家必須終身練習的一項基本功。

  8.左手撥絃注意的問題:左手撥絃雖算不上左手的基本技巧,但也是小提琴練習和演奏中的重要性,是不能被忽略。左手拔弦從E弦開始,拔弦的方向是手指自如收縮的方向。在需要兩個手指同時動作時,按音的手指除了保證音準,還要注意使用較多的壓力,這樣才能保證聲音的清晰度。拔弦的音量和速度,音量由小指決定,練習的目的是使四個手指的控制力得到均衡發展,所以不能急於求成,難棄求易,速度要做到控制自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