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再这样,病毒受不了

你们再这样,病毒受不了

对于很多人来说,回家过年,是永远不变的牵挂。但今年,很多人回不了家,他们都去了同一个地方——湖北。


再之后,他们的消息就只有在各种新闻报道里才可以看到——恶劣的天气,紧缺的物资、勒出印子的脸,还有,治愈的希望……


从广东到武汉,这些“战疫”记录中的故事,最是质朴温暖。


你们再这样,病毒受不了


妈妈哭着藏起了行李箱

她提着胶袋进了站


在气温只有3摄氏度的武汉,从小生活在广东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ICU主管护师陈林叶还并不十分适应这气候。水土不服和高强度的连续工作,陈林叶在进武汉的第二天开始胃痛拉肚子。


趁着短暂休息空隙,她打开微信,看到弟弟发的微信朋友圈“送我姐这个白衣天使赴武汉一线支援,真的真的真的真的一定要平安回家啊”,陈林叶忍不住掉下眼泪。


你们再这样,病毒受不了


除夕那天,陈林叶向医院报名赴武汉支援,最开始只有爸爸同意。好不容易休假回家团圆,怎又说走就走,还是去疫区?陈林叶的妈妈哭着不愿意她去,还藏起了她的行李箱。


她家在揭阳惠来县,当时县城没大巴回广州,只能高铁前往,5点多,她坐上了弟弟的车前往高铁站。


9点多到广州,直奔机场与队伍汇合。由于在家里没有拿到行李箱,匆忙下,她只拿了一个红色的塑料袋,随手装了洗漱用品便出门了,一路上请一同去武汉的战友帮忙购买行李箱和厚衣服。


你们再这样,病毒受不了


“老妈是真倔,真把行李箱都藏起了。可我这次不能听她的。”义无反顾来了武汉,陈林叶一直忙着安顿队伍、参加培训等等。


“我妈妈还是发了很多微信过来,让我好好照顾自己,我是医二代,我爸是揭阳的医生,他也在忙着防治疫情工作,我不能选择在家当逃兵!”


你们再这样,病毒受不了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药学部蔡永强药师的手绘作品


有美颜功能多好啊!”


你们再这样,病毒受不了

广东医疗队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医护人员在寒风中下班,按医疗队的排班,这段路由医疗队的其他成员陪送他们回住地


交班回来的医护人员在手记里写道:“回来的路上,下着绵绵细雨,我感觉挺冷的。路上行人很少,偶有一两辆出租车经过。我突然想起,这可是大年初二的武汉街头啊。”


你们再这样,病毒受不了

一批医生换下防护服准备交班


1月27日


这是来到武汉的第三天,大家还不能完全适应穿着防护服工作。胸闷、呼吸不畅,刚上班半个小时,医疗队就有队员呕吐,迫不得已脱掉防护服出去调整休息。


脱防护服的地方十分有限,队员们2人一组轮流互助脱防护服,每组至少20分钟,再轮流洗澡离开医院。回到酒店再次洗澡,坐下来吃饭已是晚上11点多了。虽然辛苦但好在家人还挺支持,男朋友每天也会和我保持通话,监督我做好防护措施。


你们再这样,病毒受不了


1月28日


我们身穿厚厚的棉袄,活动着筋骨,笨笨的,就像是南极的企鹅和北极的熊。虽然动作不标准,但是有益身心,这是我们能想到最好的锻炼方式了。支援武汉不是一两天的事,要战斗就必须要有强健的身体。


你们再这样,病毒受不了

“南极企鹅”谢国波与“北极熊”李杰自创强身健体操


1月30日


前一天收治的危重病人,目前在氧疗的支持下生命体征还算平稳,只是我们每隔40分钟就得换一次氧筒。工作以来病房都是床边中心供氧,都已不记得什么时候推动过这个“大炮”了!真是挺累的!而且每次还得拿扳手去换,动作不能慢,不然病人的血氧就会往下掉,喘不上气!一班下来,眼罩内已结满了雾珠。但只要患者能挺过难关,我们就不觉得累。


你们再这样,病毒受不了


2月2日


湿漉漉的路上,没有行人,没有车辆,武汉人民都沉睡在梦中。路上是那么安静,安静得好像只有自己。我们的小分队,有省医和省二的结合体,大家彼此不认识,因为武汉相聚一起,一起工作,是那么地合拍。


你们再这样,病毒受不了


2月5日


我的“村长”(科室组长)依旧在前线“战疫”,我很想为她做点什么,但平时我不善花哨的言语,于是在家里画了一幅画送给她。当时她们在前面脱下防护服,脸上那一道道勒印的照片让我印象特别深刻,于是临摹了一张,还把村长那撮俏皮的卷发也临摹了上去。哈哈哈哈哈


画完以后,突然想着现在依旧严峻的抗疫形势,就P了一个N95口罩上去。嗯嗯嗯,忍者神龟,穿梭在城市里行侠仗义的勇士,对抗城市里的“病魔”,聚焦了兄弟情、友谊以及责任,像极了“村长”他们在前线奋斗的人!嗯嗯嗯不管她满不满意,我很满意。


你们再这样,病毒受不了


2月6日


今天,开始我日常护理的一天,交班、过医嘱、注射、帮助重患者进食,一切都不慌不乱、有条不紊。隔离衣下的汗水滴答滴答地填满了时间流过的间隙,当核对完所有医嘱,一晃已是下午4点。从来不敢接家里的视频电话,怕他们看到我脸上的憔悴和日渐稀疏的头发而担心。如果微信的视频电话有美颜功能多好啊!


你们再这样,病毒受不了

陈丽芳在远方给母亲送上生日祝福


“万一我有意外

你可有其他选择”


这是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ICU医生王凯一篇特殊的日记,写给相恋十年、同是医生的女友。如果不是突然奔赴前线,春节期间,王凯就要和家人商量与女友的婚事。


你们再这样,病毒受不了


今天是元宵节,团圆的日子,我们却相隔千里。


“全副武装”进病房,下班回酒店,这是我们每天的两点一线,今天也一样。最近武汉白天的天气很暖和,但是对于穿防护服的我们来说,可不是件好事,因为真的很闷热,很快就会全身湿透,像淋雨一样。

病房里一些危重病人的病情还是很让人担忧。我管的一个老年病人今天病情还是不太好,血氧下降得很厉害,一直照顾他的老伴在我们强烈建议下,去门诊查了个CT,也怀疑是心冠病毒感染。老太太对自己的安危并没有很担心,反而全身心扑在她的老伴儿身上。

子女都不在身边,两个老人从疫情爆发后始终相互扶持,我相信他们这一生都在相互扶持,直到现在也依然不离不弃。我和南方医院的吴凤医生给老太太送了一些抗病毒药物和防护口罩,还留了手机号给她,提醒她注意自己的身体,有需要及时联系我们。


下班离开医院,走在武汉寂寥的大街上,我不由得想起了你,在广州的你是否也已下班了,是否也在等着我回去报一声平安。


我们高中相识,相恋十年,高中毕业后都选择了学医,但分隔两个城市。现在回想起来,几年的异地恋我们能坚持下来,真的很不容易。


同为医务人员的你,当然深知此次疫情的险峻。所以,当我决定奔赴武汉、而且是在大年三十突然离别时,电话那头的你担心得快哭了。但你了解我,知道我的心情,也明白我的固执,你知道我只要有机会,一定会去武汉支援的。担心归担心,但你也明白,我这么做是对的。你是一名老党员了,所以也很理解并支持我的选择,还立刻帮我改签机票。
我从阜阳老家返回广州,随即立刻奔赴前线。


说来惭愧,作为一名ICU医生,平时生活本来就不规律,跟你约定好的事情,常常因为科里有病人需要抢救而取消,所以你总是开玩笑地叫我“鸽子王”。今年过年好不容易才能休几天假,本来计划去你父母家拜访,并商量一下我们的婚事,谁曾想疫情爆发,我回家第二天就返回广州了,都没来得及去拜个年,我又一次脸皮厚地放了你“鸽子”。



来武汉后,每次跟你视频,我都跟你保证,我一定注意安全,一定会平安回去的。但你我心里都清楚,身在前线抢救病人,哪能百分之百保证自己的安全。


有些人经常会问,你们谈了那么久为什么还不结婚。学医的都清楚,一个医学生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需要多少年的努力与付出,所以我真的很惭愧让你等了那么久。大学时我们是异地恋,我没能照顾好你,本以为我们终于可以结婚了,我可以好好补偿你了,结果我又突然奔赴前线。然而现在,在觉得亏欠你的同时,我又有一点庆幸,庆幸我们到现在还没结婚。因为万一,我是说万一,万一我有什么意外,你的人生还可以有其他选择。


就在前几天,2020年1月31日,是我们恋爱十周年纪念日。隔着视频,你说:“是的啊,你还记得今天啊,这个日子你看你都没什么表示。”其实你知道我今天还在值班,很晚才回来。你说:“所以你一定要回来,慢慢补给我。”


我顿时一阵心痛:你才不会在意什么纪念日和礼物,你在意的只有我能安全回去。我说:
“好啊,我一定会回去,这是我们今天的约定,这一次,我不想再爽约了。”


想到此处,我不由得加快了脚步,想尽快赶回酒店,电话那头,还有一个人在担心我。


截止目前,全国新增治愈出院病例1932例,疫情渐好的消息不断传来,而广东援鄂医疗队的其他好消息也从武汉传来。


这位患者痊愈出院,恳请护士姑娘一定要帮忙录下这段视频。


她写下一封自述信,送给勇往直前的白衣勇士们。


“武汉封城,2020年的这个春节让人永生难忘。


我1月21号出现不适,干咳、全身酸痛、无力。虽说那时武汉已出现多例新冠病毒肺炎,但人总带有一丝侥幸心理,认为得病的不会是自己。


1月25号,大年初一来到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做肺部CT,立即得到“你要隔离了”的消息。天晓得我那时的心情!


当时我恐惧,害怕,无助。对未知的恐惧,对可能传染给我70多岁的妈妈和2岁的女儿的自责,让我的每一天都是那么难熬。


1月28号,我住进了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传染病房,共住着5个人。当天晚上,一位医生进来,安慰我们每一个人讲解新冠病毒肺炎的有关知识,嘱咐病人的饮食。


我当时问了这位医生“您站在这里跟我们说了这么长时间的话,不怕被传染了吗?”要知道我们可是传染病房啊,在这里多呆一分钟都会增加被传染的危险。他说了一句话

“其实来的时候我都做好了心理准备。”


明知病毒可怕,却不退缩,“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什么是最美逆行者?什么是英雄?这句话给了我答案。后来我们都叫他“阿辉”。


还有广东省中医院张忠德院长,他用自信坚定的语气告诉我们这次给大家治疗的医生大部分都是参加过“非典”的医疗团队,而且他自己也得过非典,“你们看我现在不是很好吗?你们都可以顺利回家的,放心好了。


接下来的每一天,我和病友们都能感受到这个团队的医生们细心,用心,尽职尽责的治疗。每天查房及时更改治疗方案,广东省第二中医院的陈垚医生、赵海方医生,广东省中医院的黄东晖医生,还有我们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宋林主任及穿着防护服记不住名字的每一位医护人员每一天围绕在我们身边,每天看舌头、号脉搏、询问病情变化、跟进治疗方案。


陈垚医生还给我们几个病友建了一个群,他不上班的时候就在微信上询问:我们今天有什么症状出现吗?今天胃口怎样?嘴巴有没有什么特殊的感觉?小便多不多?是什么颜色?有没有咳嗽呼吸困难?有没有出汗?还有没有觉得其他不舒服的地方...


大家都说武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我想,正是因为有人愿意付出才有了这些英雄。


当前

湖北“战疫”到了最吃劲的时候

广东医护力量的支持

仍在继续升级


白衣天使们

平安归来

广东等你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