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销蛙类养殖专业委员会是怎么回事?是否意味没有牛蛙吃了?

自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以来,野生动物这一话题迅速占据各大热门榜单,网友们对此议论纷纷,有的说该全面禁止,有的则说不能一刀切。而近日,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网站声明,决定撤销蛙类养殖专业委员会。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撤销蛙类养殖专业委员会,是否意味没有牛蛙吃了?一起来看看吧。

撤销蛙类养殖专业委员会是怎么回事?是否意味没有牛蛙吃了?

撤销蛙类养殖专业委员会是怎么回事?

据了解,近日,《野生动物养殖是人类祖先的伟大创举》一文引发了公众关注。文章称,“因一次疫情就全面‘禁野’将是武断的,不科学、不理性”“对于人类而言,对野生动物产品的需求从未停止,某种意义上说已经成为‘刚性需求’”。

2月18日晚,蛙类养殖委所属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发布声明指出并致歉,声明中指出在当前全国展开抗击疫情阻击战、公众普遍要求禁止滥食野生动物的情况下。该文章给社会造成了不良影响,并决定撤销蛙类养殖专业委员会。

撤销蛙类养殖专业委员会是怎么回事?是否意味没有牛蛙吃了?

国家10部委联合打击野生动物违规交易

2月3日,10部委(局)联合部署打击野生动物违规交易专项执法行动。各地积极行动起来,严查违法出售、购买、利用、运输、携带、寄递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行为以及相关的广告。

其中广东省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迅速行动,组织动员最强力量,严查野生动物违规交易行为,全面禁绝违规交易。对违规交易野生动物的经营者一律停业整顿,经营场所一律查封,涉嫌犯罪的一律移送公安机关。

另外,根据《市场监管总局农业农村部国家林草局关于禁止野生动物交易的公告》(2020年第4号)精神,在疫情防控的“战时状态”下,禁绝任何形式的野生动物交易活动,同时提出“三个一律”明确要求,即对违规交易野生动物的经营者一律停业整顿,经营场所一律查封,涉嫌犯罪的一律移送公安机关。

除了广东12部门联合打击交易水鱼、龟、牛蛙外,在黄沙水产交易市场有限公司经营部通告,还有蛇类、鳄鱼、娃娃鱼同样不能扩散、转运和销。

是否意味没有牛蛙吃了?

据悉,自从牛蛙、甲鱼、乌龟被一纸文件列入野生动物或饲养繁育的野生动物的范畴,20万斤青蛙封存,单单澄海就有十几万吨牛蛙走投无路,牛蛙价格一泄千里,贱卖到1元/斤的绝境。

据悉,目前广州黄沙水产市场发文严禁交易野生动物及其制品,包括人工饲养的野生动物,主要包括人工养殖的蛇类、鳄鱼、娃娃鱼、水鱼、龟等。但在广东很多地区,日前也纷纷发文一律停止销售包括鳄鱼、龟、蛇、旱獭、竹鼠、野猪、黄猄、獾、果子狸、水鱼、牛蛙、泥鳅、蝎子、蟮、石燕、鹧鸪、鸭嘴鱼、鲟龙鱼等野生动物及其制品。记者不禁大惊:除了,牛蛙、青蛙、龟鳖、娃娃鱼、鳄鱼外,现在连泥鳅、蟮、鸭嘴鱼、鲟龙鱼也都成了野生动物了吗?那么,这对整个水产产业产生后果和打击将是不堪设想的。

撤销蛙类养殖专业委员会是怎么回事?是否意味没有牛蛙吃了?

对此,有业内人士发出呼吁,不能一刀切,建议将人工饲养多年的龟鳖、蛙类产品作为人工养殖的经济动物对待合法化,允许上市交易。因此只是委员会撤销了,牛蛙还是可以吃得,就好比学校社团撤销了,就意味着学生不能参加社团了,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扩展阅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