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婚前腳踏兩隻船,婚後風流不改,分居30年,70歲終悔悟同夫合葬

對於民國的才女們而言,她們的前半生大多是不幸福的,諸如張愛玲的童年就曾被父親家暴,而卻有著這樣的一個人,她的童年可以說是十分的幸福,並且家境在所有民國的大家裡面,可以稱得上是前三,


但上帝是公平的,上帝給了她殷實的家境,也給了她頗高的名望,所以才沒有給她專一的感情,對於愛情而言,她是十分的不專一,不忠誠的,這個人就是凌叔華。

她婚前腳踏兩隻船,婚後風流不改,分居30年,70歲終悔悟同夫合葬

一 世家大族錦衣玉食

凌叔華出生於一個官宦世家,而她的父親林福朋,不僅僅是一位高官,更是一位畫家,凌叔華可以說是含著金湯勺出生的,據記載,小時候她在家裡的院子裡面玩捉迷藏,沒想到竟然迷了路,可見家境殷實到何種程度。

正是因為父親對書畫等方面的興趣,也讓凌叔華從小受到薰陶,為她在文學創作和繪畫方面的成就打下了基礎,凌叔華的天賦,讓喜歡繪畫文學的父親感到驚喜不已,於是便讓凌淑華拜廖素筠為師,學習繪畫那一年,凌叔華六歲

後來的她又接受了多位繪畫方面的名師指導,甚至在她還讀書的時候,就曾經在校刊上發表過他的作品,當時正值五四運動時期,凌叔華的藝術氣息以及大家閨秀的風範,使她成為了許多知名學子追求的對象,陳西瀅便是其一

她婚前腳踏兩隻船,婚後風流不改,分居30年,70歲終悔悟同夫合葬

二 與丈夫戀愛,卻又腳踏兩隻船

凌叔華和陳西瀅在1924年相識,那一年,印度有名的大詩人泰戈爾訪華,而他們二人負責接待工作,當時與他們同為接待人員的,還有一個人,他就是徐志摩

自此之後,凌叔華和陳西瀅便開始了偷偷的交往,為什麼說是偷偷的呢?因為當時的凌叔華對徐志摩也是十分傾心,卻又不捨得放過陳西瀅,所以她一邊和陳西瀅熱戀,一邊又和徐志摩曖昧,可見凌叔華的鬼主意打得相當的好,真可謂是瞞天過海。

後來陸小曼出現,與徐志摩開展了一段,他們自認為轟轟烈烈的愛情,後來林淑華和陳西瀅也結了婚,而雖然凌叔華家境殷實,但陳西瀅本身的條件也不差,他年少留學,26歲便已經成為了北大文學系的教授,二人的結合可謂著實令人羨慕,郎才女貌,可以說是天造地設了。

而林淑華的出軌始於1935年,那時的陳西瀅已經是武漢大學文學院的院長,當時他邀請了一位英國詩人來武漢大學任教,可沒想到凌叔華卻對這位英國詩人一見鍾情,這位詩人名叫朱利安。

她婚前腳踏兩隻船,婚後風流不改,分居30年,70歲終悔悟同夫合葬

於是她偷偷的給這位詩人寫信,大致意思就是說自己和丈夫沒有感情可言,並且十分愛慕於他,後來他們便開始了偷偷的交往,

最終陳西瀅知道了凌叔華出軌的事情,十分氣憤,而林淑華思前想後,最終決定與朱麗安斷了了聯繫,迴歸屬於他們的生活。

然而這件事卻成了他們之間感情破裂的導火索,出軌這兩個字就像是一根刺,狠狠的紮在了陳西瀅的心裡,無法抹去,而凌叔華出軌後的我行我素,讓陳西瀅十分傷心,慢慢的,他們的爭吵次數越來越多,感情也越來越糟糕,生活中矛盾不斷,然而,一件事情的發生使他們徹底分居。

三 代溝太深,矛盾愈演愈烈

那一年,陳西瀅的父親突遭疾病去世,只剩下了老母親一個人,於是孝順的陳西瀅便把老母親接到身邊,日夜伺候好生照養,但任人都能想得到結果,像如今的社會,婆媳之間的爭吵都爭論不斷,婆媳之間的關係,也讓夾在中間的兒子十分頭疼,更何況那個社會。

思想傳統的婆婆和自小接受西方先進思想的凌叔華爭吵不斷,婆婆認為女人應該相夫教子,而凌叔華自小接受西方思想,忍受不了婆婆,到了1938年,二人的感情可以說是即將跌到冰點,而恰好凌叔華的母親去世,無法與婆婆相處的她,藉此機會將女兒帶走,回到北京生活,自此,二人開始了真正意義上的分居,

後來到了1943年,陳西瀅被調往倫敦中英文化協會工作,為了避免不好的影響,凌叔華帶著女兒一起前往了倫敦,但二人的婚姻早已是名存實亡,所以並未住在一起。

她婚前腳踏兩隻船,婚後風流不改,分居30年,70歲終悔悟同夫合葬

後來的凌叔華徹底放飛自我,異國他鄉,無人認識他,並且也不用迫於輿論壓力做自己不喜歡的事,開始了婚內一次又一次的出軌,

1970年,陳西瀅去世,這一年,凌叔華70歲,而丈夫的突然去世,終於使她幡然醒悟,在她生命之餘,一直將陳西瀅的骨灰保存在倫敦由自己貼身守護,後來凌淑華去世,囑咐女兒將夫妻二人的骨灰帶回大陸,最後,合葬於無錫陳氏墓園。

四 小結

對於文學方面與藝術方面的成就就來說,凌叔華著實令人敬佩,她是一個優秀的文學家,優秀的藝術家,卻不是一個合格的妻子。

就像前文所說的,上帝是公平的,所以後世的人在討論凌叔華的成就時,也會批判凌叔華對於婚姻、對於愛情的不貞,從而導致了凌叔華的兩面性。

她婚前腳踏兩隻船,婚後風流不改,分居30年,70歲終悔悟同夫合葬

而後來的凌叔華終於醒悟,可惜丈夫早已不在,喜歡一個人就要好好的在一起,擁有一個人就要好好的愛她,不要為了一時的新鮮感,而傷害了最愛自己的那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