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黃:線上線下同發力 保障市民“菜籃子”

猛獁新聞·東方今報見習 於豔彬 萌友 張曉霞/文圖

內黃:線上線下同發力 保障市民“菜籃子”

疫情防控下,如何保障市民“菜籃子”安全充裕,讓市民吃上新鮮的蔬菜?


2月19日,記者來到河南省內黃縣城關鎮真武廟村,村頭防控卡點十分醒目,村民們需經過登記、測量體溫、消毒後方可下地幹活。記者走進村頭一棟溫棚裡,一嘟嚕一串串的西紅柿掛滿枝頭,煞是喜歡,令人垂涎欲滴。

“看這長勢,今年西紅柿豐收了吧?”記者問。“嗯,今年行情好,價格高,俺這一畝多地的溫棚,從正月十五開始上市,到現在十來天,賣了3萬多元了!”主人張貴雲正忙著採摘鮮果,雖然戴著口罩,卻遮不住她豐收的喜悅。

內黃:線上線下同發力 保障市民“菜籃子”

該村村委委員李現廷介紹,真武廟村有溫棚600畝,全部是西紅柿,目前頭茬剛上市,每天可銷售1萬斤,過幾天旺季日均銷售10多萬斤,產品全部銷往內黃縣果蔬城。“俺村的西紅柿大多是提前訂單,因為品質好,產品供不應求。”

內黃是農業大縣,蔬菜種植面積達60萬畝,其中設施蔬菜21萬畝,年產瓜菜280萬噸,是豫北地區最大的果蔬產區。疫情期間,內黃縣從種植、採摘、運輸、銷售等環節齊發力,保障安陽市民新鮮菜不斷供。

來到內黃縣果蔬城,記者看到,市場一側大屏上滾動播放著疫情防控溫馨提示,幾輛貨運卡車正在裝貨。在“果蔬城”微信公眾號裡,可以看到當天供應有西紅柿、黃瓜、蒜薹等20餘個蔬菜品種。

“目前,果蔬城日交易量達600餘噸,主要銷到安陽市區及周邊。”內黃縣現代農業園區管委會負責人彭志強介紹,果蔬城在嚴格做好疫情防控基礎上,利用冷鏈倉儲設施、商戶資源優勢,做好供應和穩價工作。同時對物流運輸車統一辦理“民生保障車輛通行證”,確保商戶出得去、進得來。彭志強說,最近蔬菜價格偏高,並非全受疫情影響,也跟產量低有關。

此外,針對柴雞蛋、鵪鶉蛋、紅薯等農副產品銷售難情況,內黃縣通過線上網絡銷售幫助農戶渡過難關。“我們與龍頭電商企業一道制定營銷方案,聯繫對接電商平臺,在2月12日快遞復工的第一天,就上線雞蛋等產品,短短5天時間,共銷售柴雞蛋30多萬枚、鵪鶉蛋60多萬枚、紅薯6萬多斤,累計發出快遞包裹3萬多個。”內黃縣商務局副局長翟麗麗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