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引擎」發力 激活「三變」改革

六安網訊(記者 曹辰 楊子)盛夏時節,漫山遍野的油茶長勢喜人,波光粼粼的水塘裡蟹美蝦肥……近日,記者驅車來到金安區橫塘崗鄉黃墩村,經過一年的農村“三變”改革(即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村“兩委”一班人和廣大群眾,抓發展,辦實事,全村上下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和諧景象。

“這個養殖基地是我們村去年通過招引本地在外創業有成人士回鄉創辦起來的,今年就獲得了這麼高的利潤,這是我們沒想到的。”在村黨支部書記張務清的帶領下,記者來到該村龍潭湖特種水產養殖基地,清澈寬闊的水塘裡,肥美的淡水大閘蟹長勢喜人。

“現在每畝能產近300斤的螃蟹,目前都賣到浙江、江蘇等地,每畝純利潤能達到近1萬元。”基地負責人呂自成告訴記者,之前在外地也從事水產養殖,村裡讓他回來投資時是有疑慮的,現在基地這麼高的利潤,不僅給自己增加了收入,還能給村集體經濟帶來不菲的受益,自己感到很欣慰。

“這個塘原來是村裡的集體資產,多年來一直閒置,前幾年我和村幹部及村民們商議,看能不能把這個塘整治一下承包給個體戶,以便有效增加村集體收入。”張務清說。

然而,也不能把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裡。近年來,張務清帶領村兩委班子,圍繞“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提高農民收入,壯大村集體經濟,為貧困戶脫貧找一條穩定收入之路”的主題,結合農村“三變”改革想了不少點子。2017年伊始,他和村兩委認真商討,最終決定將全村土地流轉集中,實行產業結構調整,規模化經營,並通過走訪、學習探索,成立了“六安市金安區柳抱絲種養殖專業合作社”,為“三變”改革提供強力抓手。

如今的黃墩村,集體所有的280畝林場種上了油茶,3400的農田被集中流轉種上了水稻,水庫、涵閘等集體資產、資源也都先後被承包利用,實現了物盡其用,利潤共享。

然而“三變”改革在實施之初並沒有那麼順利,想實現全村土地流轉及入股,就必須要得到大多數村民認可、擁護。村兩委把村幹部包片和全村五個黨小組捆綁到一起,充分發揮黨小組在全體村民中的核心組織作用。隨著一個新型事物的出現,各種矛盾也不可避免的接踵而來。有的耕種農戶不願流轉,無田農業戶口要求享受農民待遇,有田無人、有人無田矛盾紛紛。這時,黨小組長結合村民組長就有了展示才能的機會,他們最瞭解實情,他們最有解決問題的辦法。李衝黨小組長張勇,把所在村民組23戶120畝土地率先100%流轉併入股入社。在他的影響下,李衝五組90戶410畝土地在一個月內就實現了流轉入股入社,其餘四個黨小組也毫不示弱,均在2017年年底圓滿完成了此項工作。

在具體生產經營中,外部環境水、電、路困難,村民用工勞資矛盾都需要人幫助解決,這是新形勢下對黨組織每一個黨員提出的新要求。今年回鄉創業的村民呂自成養蟹,這是一個投資大、風險大、技術要求高的產業,預備黨員張義中主動挑起村投資合夥人的重擔,與呂自成風雨同舟,奮戰百日,及時投下蟹苗,經專家考察養殖非常成功。一名黨員,一杆旗幟。全村56名黨員在新的經營體制中已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如今,黃墩村成立的“六安市金安區柳抱絲種養殖專業合作社”為村集體經營組織實現了全村農戶土地全部流轉入社,且70%農戶土地入股入社由農民變成股東,合作社再將土地折股,集體經營性資產折股和資金入股等形式與引進企業合股成立新的經營主體公司,實現了優勢互補合作雙贏。目前已多元化合股的還有“六安市龍潭湖水產養殖有限公司”“豐樂源油茶開發有限公司”“黃糧皈糧食種植公司”“雪峰生態養殖公司”,經營狀況均十分良好。今年黃墩村農業收入將達1000萬元,村集體經濟達50萬元,有38人就業,收入穩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