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貴州」水城縣新街鄉:鄉村振興從「三變」發力

盛夏時節,美景如畫,搖曳成風。68歲的李法國從地裡幹活回來,隨後又將家門口的落葉進行清掃,“看,這環境多好!每天,我們幾個老人都在這裡談天論地,政府真是用心良苦啊……”

「今貴州」水城縣新街鄉:鄉村振興從“三變”發力

李法國最近心情不錯,逢人說話時臉上總帶著笑意。作為水城縣新街鄉新街村建檔立卡的貧困戶,他一家將在今年摘掉“貧困帽”。他說:“今年能脫貧,全靠‘三變’改革。”

「今貴州」水城縣新街鄉:鄉村振興從“三變”發力

去年,李法國家種植8畝杏樹,除每畝400元保底分紅外,“只要成活率達95%,每畝還可獲得180元管護費。”李法國說,“僅此,今年就能分紅近10000元。”

不僅如此,通過“三變”改革,牢牢抓住利益聯結這個“牛鼻子”,為李法國一家注入新血液,帶去新思想。“每家周邊的衛生治理,通過‘比’和‘評’,誰家衛生好,優先考慮收益分紅、優先納入公益性崗位就業、優先保障農特產品銷售等。”李法國說,為獲得這些“特權”,每天他除了“照顧好”杏樹及樹下產業外,還會利用空閒時間將家房前屋後打掃得乾乾淨淨。

「今貴州」水城縣新街鄉:鄉村振興從“三變”發力

上個月,通過黨員幹部、村組代表、村民代表等的考核,李法國成為公益性崗位的一員,每月獲得200元收入,而他家在林下種植的辣椒,得到村合作社的幫助被銷售一空。

當然,半年後進行二次考核不達標,李法國還會“下崗”,將位置讓給其更優秀的群眾。“通過‘三變’改革建立利益聯結,發揮群眾自身發展空間和內生動力,激活鄉村振興活力,促進農業更強、農民更富,全面提升鄉村治理水平。”新街村駐村輪戰隊隊長徐清說。

「今貴州」水城縣新街鄉:鄉村振興從“三變”發力

原來,通過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新街鄉之前發展了火龍果、藍莓、桃子等特色產業,由於未建立完善相關利益聯結機制,以致部分產業帶動效果不凸顯、發展規模不成片、群眾參與不積極。於是,按照“林上林下、長短結合”思路,該鄉進一步強化“三變”改革利益聯結機制,大力發展杏樹、辣椒、土煙等產業,全力打造“萬畝杏花之鄉”“大元園中園”基地。

為讓廣大群眾參與鄉村振興這項工作中,駐村輪戰隊結合實際,通過徵求村民意見後,率先在全鄉制定了《新街村村規民約》。遵守《新街村村規民約》的村民,優先考慮收益分紅、優先納入公益性崗位就業、優先保障農特產品銷售;不遵守《新街村村規民約》的村民,由村委通過宣傳批評、不享受部分“三變”改革分紅、不納入公益性崗位就業等方式進行追責。

巧借“三變”改革,發揮“四兩撥千斤”的作用,通過新街鄉上下的努力,該鄉的產業實現了“質變”,村容村貌實現了“靚變”,民風實現了“內變”。截止目前,全鄉共種植杏樹8953畝,帶動農戶1414戶5480人實現分紅179.06萬元,其中貧困戶228戶874人。

今後,該鄉還將廣泛引導和發動群眾,以《新街村村規民約》為樣板,針對全鄉315戶1040人貧困人口,按照一戶一方案的要求,發揮“兩個基地”和北盤江旅遊資源等優勢,進一步盤活資源,完善“三變”利益聯結,兜底全鄉315戶貧困戶,確保年底實現全面脫貧的目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