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别把癌症免疫疗法看作“最后解囊”,不要到了弹尽粮绝才指望

肺癌是全球和国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处于第一位的癌种,严重威胁国人的健康。

近几年,随着医疗科技的进步,肺癌的诊疗进展突飞猛进,大批新药的涌现、治疗方式的增加、治疗模式和理念的更新,都为肺癌患者带来了新的生存希望。

近些年大家很关注的细胞免疫治疗,利用自身的免疫系统功能恢复来攻击肿瘤细胞,以全新的治疗机制及广泛的临床应用,迅速跻身肿瘤的五大治疗方法之一。为各期肺癌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方法和更长的生存预后。

千万别把癌症免疫疗法看作“最后解囊”,不要到了弹尽粮绝才指望

这其中,III期不可手术切除的肺癌因免疫药物巩固治疗模式的探索成功,获得了历史性的突破。III期肺癌虽被称为“局晚期”,但疾病仍局限在胸腔内,与IV期转移性肺癌有本质区别。

如果我们能控制肿瘤的局部发展和避免全身的转移,这类患者仍然能向早期患者一样达到治愈效果。而传统单纯的放化并没有达到我们的预期,患者2年的生存率在40%以下。

但当我们将免疫药物应用于放化后的巩固治疗时,III期肺癌的生存得到了长足的提升,目前能统计的3年生存率已经达到57%。5年的长生存治愈已经不是梦。

千万别把癌症免疫疗法看作“最后解囊”,不要到了弹尽粮绝才指望

肺癌案例

基本信息

赵女士

年龄:69岁

癌症类型:肺癌

接受的疗法:细胞免疫疗法

预后:癌症病灶明显缩小,延长了生存期,可正常生活,原发肺中也看不到肿瘤生长。

2009年1月,赵女士因持续胸痛,故到医院进行检查,诊断为肺癌,赵女士觉得诊断有误,便再一次进行了精密检查,确诊为ALK阳性肺癌Ⅱ期,属于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一种。

千万别把癌症免疫疗法看作“最后解囊”,不要到了弹尽粮绝才指望

医生解释,小细胞肺癌对化疗非常敏感,化疗一两个疗程结束后肿瘤可能就会消失,有效率高达80%以上。

但是,由于疾病特征,小细胞肺癌的复发风险极高,会出现不得不多次进行反复化疗。在医生的建议下,赵女士进行了手术,并服用优福定(UFT)抗癌药抑制体内癌细胞,就在赵女士以为有转机的时候,命运似乎又给赵女士开了一次玩笑。

千万别把癌症免疫疗法看作“最后解囊”,不要到了弹尽粮绝才指望

2010年,赵女士进行复查时发现癌细胞已经发生肺部转移,只能进行了化疗,并手术切除肺上叶。死神仿佛格外关注赵女士,2年后,肿瘤标志物(SLX)显示增大,癌症再次复发。

赵女士接受医生建议开始使用抗癌药培美曲塞(PEM)单独治疗,并服用克里唑蒂尼胶囊(XALKORI)抗癌药抑制体内癌细胞。同年10月份,影像资料显示癌症标志物有轻微缩小,但并未有明显效果。

手术、化疗带来的副作用让赵女士对于治疗十分抗拒,于是到处寻找能治疗的方法,后来联系到教授。医疗人员通过最新细胞加载技术,提取了赵女士体内免疫细胞。

千万别把癌症免疫疗法看作“最后解囊”,不要到了弹尽粮绝才指望

随后进行了细胞免疫疗法,疗程持续4个月,赵女士一共接受了6次细胞免疫疗法,第3次后,赵女士明显感觉到身体状况好转,且没有出现之前化疗产生的副作用。

第6次后,赵女士复查结果显示,癌症标志物明显缩小,几乎已经看不到。(影像资料图见下图所示)

千万别把癌症免疫疗法看作“最后解囊”,不要到了弹尽粮绝才指望

如今,赵女士已经可以正常生活,且在原发肺中也看不到肿瘤生长了。

乳腺癌病例:

乳腺癌病情控制,转移灶缩小甚至消失

陈女士,49岁。

2005年11月右乳房发现肿块,经医院检查确诊为乳腺癌,随后进行切除手术,术后同时进行放疗和化疗。

千万别把癌症免疫疗法看作“最后解囊”,不要到了弹尽粮绝才指望

2014年9月,出现咳嗽、胸闷等症状,经PET-CT检查,发现癌细胞转移至右肺和腰椎多处,遂再次进行化疗。

2015年持续复诊和治疗,但经检查显示已多发淋巴结转移、骨转移、甲状腺转移及右测卵巢转移。12月通过本机构向本院咨询第二诊疗意见,寻求到我的治疗意见。

2016年1月转诊至日本,在国内接受现有治疗(荷尔蒙治疗)的同时在日本接受细胞免疫疗法治疗。

2016年5月免疫治疗一疗程后(4个月共6次),通过PET-CT对比免疫治疗前后病情状况,未见其他明显转移,已转移部位未见扩散、部分转移部位肿瘤缩小甚至消失。

2016年7月开始了细胞免疫治疗第二疗程的治疗,病情稳定,至今已开设第三疗程。

千万别把癌症免疫疗法看作“最后解囊”,不要到了弹尽粮绝才指望

免疫疗法是当今最火热的癌症治疗方式,被誉为癌症治疗的第三次革命。到目前为止,免疫治疗已经发展出了多种形式:靶向抗体、癌症疫苗、过继细胞疗法、溶瘤病毒、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细胞因子和免疫佐剂。

无论是在国内外,这些免疫治疗都已经被获批治疗多个恶性肿瘤。对于国内的癌症患者,免疫疗法既熟悉又陌生。

在这些新增肺癌患者中,约3/4确诊时已是第三、四期,也即晚期肺癌。第三期是指肿瘤已局部扩散,第四期则是远程扩散至其他器官,一般都无法手术治疗。对于晚期肺癌而言,以往只能依靠化疗和放疗来治疗。

千万别把癌症免疫疗法看作“最后解囊”,不要到了弹尽粮绝才指望

随着医学的进步,目前还可用靶向和免疫疗法来治疗,其中针对无法进行手术切除的第三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免疫治疗,更是最近的一个新突破,为肺癌患者带来延长生命和降低疾病复发的希望。

细胞免疫疗法通过提取患者自体的免疫细胞,经过体外培养使免疫细胞更有活力和杀伤力,并且大量增殖后再重新注入患者体内,让强大的免疫细胞与癌细胞斗争, 从而达到抗肿瘤的治疗目的。

千万别把癌症免疫疗法看作“最后解囊”,不要到了弹尽粮绝才指望

日本的免疫细胞起步早,被批准且已用于临床治疗的方法包括:树突细胞疫苗疗法、αβT细胞疗法、γδT细胞疗法、NK细胞疗法等,治疗时结合患者个体情况,运用多种细胞治疗。

千万别把癌症免疫疗法看作“最后解囊”,不要到了弹尽粮绝才指望

树突细胞疫苗疗法

树突细胞是已知体内功能最强、唯一能活化静息T细胞的专职抗原提呈细胞,相当于免疫系统的司令部,它能够识别癌细胞,并将癌细胞的抗原呈递给T淋巴细胞,催生CTL细胞,使数量庞大的淋巴细胞能够识别和攻击癌细胞。

因此,通过大量体外活化培养负载肿瘤抗原的树突细胞,当细胞数量达到一定数量后回输给病人,可诱导机体产生强烈的抗肿瘤免疫反应。

千万别把癌症免疫疗法看作“最后解囊”,不要到了弹尽粮绝才指望

树突细胞由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拉尔夫•斯坦曼博士发现并运用于癌症治疗。树突细胞疫苗疗法是目前生物治疗界公认疗效较好的治疗手段;

而在临床上,根据每位患者的个体情况,使用一种或多种混合细胞进行治疗。

γ・δT细胞疗法

γ・δT细胞是细胞毒性T细胞的另一个类型,是攻击癌细胞的另一股主要力量,成熟的细胞毒性T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分化为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细胞毒性T细胞。

前者能特异性杀伤带抗原的靶细胞,如移植细胞、肿瘤细胞及受微生物感染的细胞等。T细胞的杀伤力较强,可反复杀伤靶细胞。γ・δT细胞用于以肺癌和多发性骨髓瘤、骨转移癌症。

千万别把癌症免疫疗法看作“最后解囊”,不要到了弹尽粮绝才指望

NK细胞疗法

NK细胞就是我们熟知的自然杀伤细胞,在身体里巡逻,是最早发现和攻击癌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的免疫细胞。

占血液中淋巴细胞的10~20%,是杀伤能力极强的免疫细胞,NK细胞疗法,是把患者自身的NK细胞取出体外,在高度安全的环境下增加数量、增加活性,再回输到体内。

千万别把癌症免疫疗法看作“最后解囊”,不要到了弹尽粮绝才指望

a・βT细胞疗法

a・βT细胞是细胞毒性T细胞的一种,成熟的细胞毒性T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分化为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细胞毒性T细胞。前者能特异性杀伤可被识别抗原的靶细胞,如移植细胞、肿瘤细胞及受微生物感染的细胞等。

T细胞的杀伤力较强,可反复杀伤靶细胞。a・βT细胞活化后,是对癌细胞攻击力最强的一种免疫细胞,广泛适用于各种早期癌症。

千万别把癌症免疫疗法看作“最后解囊”,不要到了弹尽粮绝才指望

免疫这个概念,在民间非常耳熟能详,但很多人单纯以为免疫治疗是提升整体免疫力。令我倍感无奈的是,临床发现很多肺癌患者或家属,将细胞免疫治疗当成“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往往是感觉已经没有救了,赶紧用细胞免疫治疗试试。

“这样的病人,用细胞免疫治疗的效果是最糟糕的,基本上99%都没有效!”吴教授指出,临床实践已经证实,肿瘤免疫治疗用药,越早使用,效果才会越好。

千万别把癌症免疫疗法看作“最后解囊”,不要到了弹尽粮绝才指望

是因为临床结论表明,在患者身体免疫状况非常好的情况下,起效的有效率会提升;据患者身体状况,年轻患者也比年纪大患者使用效果好一点。

很多人以为,已经是二线治疗了,早早晚晚的不用那么计较,但事实上,一线治疗失败后,专家们的主张是马上换药,改成细胞免疫治疗,因为患者身体状况还好,如果折腾换用其他化疗,最后再用将影响治疗效果。

千万别把癌症免疫疗法看作“最后解囊”,不要到了弹尽粮绝才指望

这也是为什么上文说到将肿瘤细胞免疫治疗当成“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效果往往糟糕,就是因为身体状况非常差了,哪怕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也已经失去最佳时机了。​​​​所以在点击了我头像跟我私信询问的病友就碰到很多类似这样的患者,今天借此文章也提醒广大患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