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倒計時109天!這6點再不注意就晚了

距離高考還有109天,時間就這麼不知不覺的過去了,本來應該坐在明亮教室認真複習的高三生們,因為疫情的原因現在還在家裡。面對疫情的緊張局面、高考改革的茫然,我們能做的只有讀書。不僅是為了人生中重要的一次考試,也是為以後報效祖國做準備。在一輪複習、二輪複習的臨界點,小編為大家總結了6點來自一線高三班主任的複習建議,值得仔細看看。希望大家能認真執行,再不注意,時間就來不及了就晚了。

No.1 梳理知識,夯實基礎

一輪複習接近尾聲了,梳理知識體系時特別要注意以下細節:

1、基礎知識點梳理——寫得出

概念、原理、規律(包括法則)、專業術語、數字、符號、過程或步驟的陳述,要能寫得出來。

2.基本素養要全面——悟得透

學科素養就是給你個桔子,從化學角度就要思考桔子汁的酸鹼性、化學成分;從生物角度就要思考它是怎樣結出來的,適宜的環境是什麼?只要一提到氧化還原,就知道化合價有升必有降,常考電子守恆。這就是“術業有專攻”。要能跳出內容看內容,把原理規律悟透,才能真正理解和應用。

No.2 在做題中查漏補缺,培養思維能力

1、關注已做過的試題中的錯題,這也是考前複習的重點之一。

分數的增長點就在錯題上,對那些易錯易混的知識點,一定要摸清摸透,避免不必要的失分。

2、利用二輪複習進行專題的複習。

要對考試大綱進行專門的研究,以把握命題方向,還要有穿插解題思想與方法,進行思維能力的培養。

No.3 潛心研究高考真題,對標高考複習

對近三年來的高考試題進行研究,把握今年的命題方向與脈搏。怎麼研究?

1、做

做題的目的是找感覺,感受高考試題的深廣度,這有助於我們在複習中把握好“度”,特別是防止在訓練題中片面追求偏、難、怪;

2、比

對各年全國卷比較,對全國各地卷比較,從中找差別、找共性、找聯繫,這樣,複習的目標更明確,複習的思想更開闊;

3、找

通過對近三五年的高考試題的重點研究,找趨勢、找方向、找規律,據此可排查出高考的重點、難點、熱點,從而提高複習的針對性。

這裡面還要穿插如何做選擇題、填空題、解答題,進行專項訓練,學會“秒殺”客觀題,規範解答主觀題。保證基本題型做得對。

No.4 規範答題,保證時間,保證準確

特別要養成書寫工整規範的好習慣,使用規範的專業學科術語答題,使用又快又準的的技能答題。很多考生題一看都會,但是分數就是拿不全,這其中很大的原因是知識點掌握準確了,但表達的不準確、不到位,不會用科學的語言描述問題。

所以平時做題一定要落實在試卷上,不能只看,答題時表達要準確規範,要會用專業術語回答問題,回答問題要言簡意賅準確無誤。

目前高考閱卷都是網上閱卷,對書寫的要求是比較高的,因此平時的書寫一定要養成工整規範的好習慣。

No.5 考試和學習的良性互動

複習階段,各種各樣的測驗、考試將比較頻繁。認真分析自己的每一次訓練和考試,分析失分中有多少分是自己會做而未得的分,丟分的原因是什麼。

應該有意糾正自己不良審題、解題的習慣,儘量減少無謂的丟分。同時做完每套試題之後,要總結歸納自己做這套卷子的收穫,切忌鑽研難題好高騖遠。

No.6 總結自己適用的應試技巧

在複習中要實現巨大的跨越,就要學會培養良好的心態,心態決定命運。平時多與老師交流,與他人友好相處,相信自己,笑口常開,這些對保持好的備考狀態都是非常重要的。

很多同學總會下意識地將測驗或考試的成績與自己的學習水平、近期的複習效果乃至將來的高考成績等一系列問題掛起鉤來,一旦成績有所起伏,便對自己產生懷疑,增添許多心理壓力。

其實所學的知識與能力,並不是一天兩天就會有多大的提高與下降,一次兩次的成績並不能決定什麼,要對自己有信心,應學會調整心態。

對於高考,甚至每一次考試,大家都要戰略上重視,認真對待每一個知識點,心態上輕視,不要把考試看得太重,努力過就好,更何況努力後的成績都不會太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