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該如何治療?會不會造成腦癱?

小神燒香


不論是門診、後臺還是微博,有些家長一直諮詢關於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的問題。擔心剛出生的時候缺氧,影響寶寶的智力,或者有些寶寶已經出現生長髮育落後的現象,家長就擔心是不是因為出生時缺氧或者當時頭顱核磁顯示有問題引起的?今天帶大家認識一下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

什麼是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

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是指圍生期(圍生期是指妊娠28周至新生兒出生後1周)窒息引起的部分或完全缺氧、腦血流減少或暫停而導致胎兒或新生兒腦損傷。

引起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的病因有哪些呢?

寶寶出現窒息,反覆呼吸暫停、或者患嚴重的呼吸道疾病,都可使得機體出現缺血缺氧,當缺氧缺血時會優先保證心、腦重要臟器的氧供。當缺氧缺血時間過長,即可出現腦細胞損傷。

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腦組織有哪些改變?

一些家長來到門診,會拿著寶寶剛出生時做的CT或者核磁,報告上會提示哪個位置有軟化灶,哪個位置有出血等等。針對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患兒,腦組織到底有哪些改變呢?

  • 腦水腫:早期的主要病理改變;

  • 選擇性神經元死亡,包括凋亡和壞死及梗死;

  • 出血:包括腦室、原發性蛛網膜下腔、腦實質出血;

  • 早產兒主要表現為腦室周圍白質軟化、腦室周圍-腦室內出血、腦室擴大和腦室周圍終末靜脈出血。

病理學改變屬於專業的知識,家長可只做簡單瞭解。

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分度

臨床上根據新生兒的意識、肌張力、原始反射改變、有無驚厥、病程及預後將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分為輕、中、重三度。不同的程度表示寶寶的各項表現以及預後都有差異,也就是為什麼同樣都是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的寶寶,有的寶寶沒事,而有的寶寶就需要做早期干預。

少數寶寶在宮內已發生缺氧缺血性腦損傷,出生時阿氏評分可能正常,但是生後數週或數月逐漸會出現神經系統受損症狀。

  • 支持療法;

  • 控制驚厥;

  • 康復訓練:病情穩定後,家長要警惕寶寶的各項發育情況。定期帶寶寶體檢,及早發現問題,及早行智力和體能的康復鍛鍊。早期的干預有利於促進腦功能恢復,減少後遺症。康復的方式建議以物理干預為主,0~6個月的寶寶我們建議早期綜合訓練,6個月以上的寶寶可以針對性的進行訓練。

每個寶寶的病情都具有一定的特異性,治療方案還需遵醫囑積極治療。

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寶寶的家庭護理

  • 保持室內安靜。避免有過激的噪音,避免頻繁的移動寶寶或者是抱著寶寶。

  • 適宜的室內溫度和溼度。過熱容易造成寶寶水分丟失,過冷會使寶寶體溫不升或者是出現新生兒硬腫症。

  • 預防感染。寶寶居住的臥室內,避免看望的人太多。尤其是有感冒、皮膚感染、傳染病的人,應避免與寶寶接觸。

  • 加強寶寶口腔,肚臍,臀部的護理。

常見問題

1、不能通過某一項指標來判斷寶寶就是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

網上諮詢的時候,很多家長會上傳寶寶核磁或者CT讓看看是不是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目前國內診斷是根據2005年長沙會議制定:

  • 有明確的可導致胎兒宮內窘迫的異常產科病史,以及嚴重的胎兒宮內窘迫表現(胎心率<100次/分,持續5分鐘以上和/或羊水Ⅲ度汙染),或者在分娩過程中有明顯窒息史;

  • 出生時有重度窒息(Apgar評分1分鐘≤3分,並延續至5分鐘時仍≤5分和出生時臍動脈血氣pH≤7.00);

  • 出生後不久出現神經系統症狀,並持續24小時以上,如意識改變(過度興奮、嗜睡、昏迷)、肌張力改變(增高或減弱)、原始反射異常(吸吮、擁抱反射減弱或消失),病重時可有驚厥、腦幹症狀(呼吸節律改變、瞳孔改變、對光反射遲鈍或消失)和前囟張力增高;

  • 排除電解質紊亂、顱內出血和產傷等原因引起的抽搐,以及宮內感染、遺傳代謝性疾病和其他先天性疾病所引起的腦損傷。

同時具備以上4條者可確診,第4條暫時不能確定者可作為擬診病例。

2、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有沒有後遺症,會不會導致腦癱?

按照上述輕、中、重分度,輕度一般預後較好,不易出現後遺症。中度以上出現後遺症的幾率更大。尤其是重度患兒,病死率高,存活者有後遺症的幾率很高,甚至可能導致腦癱。這個時候就需要家長細心觀察,用心照顧,定期帶寶寶體檢以便及早發現問題,及早進行干預。

3、腦癱如何診斷?

腦癱診斷除了有腦損傷外,還有以下4點:

  • 運動發育落後;

  • 肌張力和姿勢異常;

  • 主動運動減少和/或出現異常運動;

  • 反射異常等。


兒科醫生鮑秀蘭


有不少新生兒由於各種原因導致在生產過程中大腦出現缺氧缺血,通常醫生會給出建議。

對於類似的腦病,目前有嚴重也有不嚴重的,主要看臨床發育情況並做好定期檢查。如果嚴重的情況不及時就醫康復,就可能會發展為腦癱。

可以參考以下的發育標準,如果出現異常,可選擇大的三甲醫院進行就醫。

我家二寶由於孕期顱內出血,所以加了不少群瞭解學習,有需要可私聊。



佳航媽媽繪本館


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的治療可以概括為“三項支持療法”和“三項對症處理”。支持療法的目的就是改善新生兒的通氣狀態,改善體內的缺氧缺血狀況。三項支持療法可以簡稱為三支持,包括:1、維護機體良好的通氣、換氣功能,使得機體血氣和PH值保持在正常範圍,根據孩子的情況使用不同的方式進行氧療。如頭罩給氧、鼻塞連續氣道正壓通氣(CPAP)、人工通氣(上呼吸機)等。在改善通氣狀況後,糾正體內的酸中毒現象。2、維持機體各臟器的血液灌注,使得機體心率和血壓保持在正常範圍。3、維持血糖水平處於正常穩態,保障神經細胞代謝所需的能量需求。

三項對症處理包括:1、控制驚厥、2、降低顱內壓、3、消除腦幹症狀。在保持內環境穩定的情況下我們還可以根據孩子的情況選用營養腦細胞、促進神經細胞生長的藥物。目前的亞低溫治療被證實對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有積極的神經保護作用。在各大醫療機構逐漸推廣開來。

據研究顯示,我國每年活產嬰兒1800萬~2000萬人,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的發生率約為千分之三到千分之六,其中存活的1/4~1/3存在不同程度的後遺症,其中就包括腦癱。如果防止出現這些不良預後是醫務人員和家長們關心的問題。因此,對於存在缺氧缺血性腦病的孩子需要及時的判斷腦損傷程度。如果孩子半個月時NBNA評分小於35,預後不良。通常輕度和中度的缺氧缺血性腦病在7~10天可以恢復影像學的正常。重度的缺氧缺血性腦病在3~4周時影像學可出現腦空洞、萎縮性的改變,提示預後不良。出現腦癱的概率較大。


兒科恩銘


阿姨,我家寶寶在兒童醫院住院時好像讓上北京協和抽血說是溶血,給寶寶輸的血漿。我和他爸分別是a和b血型,遺傳也說沒問題。孩子以後還用複查嗎?


春暖花開68775


這個情況屬於神經系統疾病 以免耽誤病情情況 在線提供專業知識和解答:ABCK56568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