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召波抓春耕生产有“秘籍”:分时下地,分散干活,戴口罩,少唠嗑

严召波抓春耕生产有“秘籍”:分时下地,分散干活,戴口罩,少唠嗑

“村民不串门,都在忙春耕。”2月18日,走进贵州省安顺市紫云自治县板当镇洛麦村,田地里村民戴着口罩正忙着培土、翻沟、施肥、育苗,一派春耕繁忙的景象。

这时,突然响起一阵“我是农民在农村,党的恩泽记在心;疫情是个大灾难,不戴口罩不出门;土地撂荒人不富,春耕生产少唠嗑”的声音。通过“农村党建大喇叭”向村民“喊话”的,正是贵州电网安顺供电局派往洛麦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的严召波。

严召波说:“今年的春耕和往年都不一样,得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保春耕生产,做到疫情防控与春耕生产两不误。”

时节不等人,春日胜黄金。为了在疫情防控期间及时开展春耕生产,不让村民手里的土地撂了荒,严召波想出了一个春耕生产“秘籍”——分时下地,分散干活,戴口罩,少唠嗑。

面对严召波提出的春耕生产“秘籍”,洛麦村老支书付学礼竖起了大拇指,直夸赞:“分时下地确保了每个时间段的土地都不会闲着,分散干活则避免了大量村民扎堆聚集,不仅整合了春耕生产中的人力资源,还能适时完成春播,稳定播种面积,真是太实用了!”

“来来来,给我一把锄头,我们一起去田地里。”为了调动村民开展春耕的积极性,严召波还坚持每天同村民一块到田地里干农活。村民简生伦笑着说:“有了严书记的加入,不仅春耕生产更有动力了,而且他还会在为我们准备口罩、测量体温,让我们都健康‘上岗’。”

面对严召波的加入,村民段武定的感受却不一样。段武定开玩笑地说:“现在的严书记可真是‘严’字当头。以前干活累了便可以坐在田埂上和周围人拉拉家常,现在可不行,严书记让我们每个人都埋头干、少唠嗑,干完活也就各自回家了。”

如今,在严召波的春耕生产“秘籍”号召下,洛麦村的村民正按照两小时一轮换、一人负责一块地、耕种必须戴口罩、休息时间少唠嗑的原则有条不紊地开展着春耕生产,疫情防控工作也丝毫没有松懈。

“春天多锄一遍,秋天多打一面。”站在田埂上,望着田地里村民忙碌的身影,严召波感概地说:“田地没有因疫情撂了荒,我这心踏实了。若860余亩的田地都能有收成,便可实现年产值158万元。有了希望和钱景,这下村民奔小康便会更加有动力。”(文/图:谭镇林)

点击查看人民网贵州频道新冠肺炎疫情报道

【1】【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