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想敵”的危害有多大?你還這樣和孩子說話嗎?快糾正過來

文|桃李媽媽

朋友這幾天和我抱怨,說家裡的女兒已經七歲了,還經常搶兩歲弟弟的食物和玩具,一點也不會照顧弟弟。姐姐把弟弟鬧哭了,自己也哇哇哭,媽媽很心累,覺得好失敗。

“假想敵”的危害有多大?你還這樣和孩子說話嗎?快糾正過來

我很理解和了解朋友的家庭。這是一個重男輕女的家庭,一胎是女兒的時候,爺爺奶奶很不待見。二胎政策放開二胎是個兒子,爺爺奶奶都很開心,自然對老二疼愛有加。

兩個孩子一起吃飯,姐姐看著媽媽給弟弟餵飯,照顧弟弟,自己得不到關愛,撅起小性子。而媽媽並沒有體會到孩子的異常,會問孩子說“雞腿你還吃嗎?不吃我給弟弟了。”“你快點吃,弟弟都快吃完了……”

進而延申到其他領域:

“這個玩具你還要嗎?不要我給弟弟了”

“你讓著弟弟點,不要絆倒弟弟了”

“弟弟都自己穿鞋子了,你還不如弟弟呢”……

從此,弟弟就變成了姐姐目中的“假想敵”。

“假想敵”的危害有多大?你還這樣和孩子說話嗎?快糾正過來

“假想敵”的危害不言而喻,真的要將它的萌芽扼殺在搖籃裡。

一個心痛的案例:

2019年11月25日,廣州番禺,18歲的哥哥在家中殺害了熟睡的8歲弟弟。

“假想敵”的危害有多大?你還這樣和孩子說話嗎?快糾正過來

到底是什麼原因,讓一個少年對親生弟弟如此痛恨?以致失去理智?

這起悲劇的真正原因暫不得而知,但從小區保安的話語中,我們也能察覺到一些蛛絲馬跡。

“兄弟兩人之間存在矛盾,不時會有爭吵。”

“爸爸媽媽比較偏愛弟弟,兩個孩子經常為了父母爭寵吃醋。”

由此可見,導致悲劇爆發的原因,很可能就與父母的偏心有關,父母的“不小心”,讓哥哥把弟弟當成“假想敵”。

“假想敵”的危害有多大?你還這樣和孩子說話嗎?快糾正過來

當老大和老二在爭吵時候,大人往往都說是老大的問題,是老大不懂事,老大不會照顧弟弟妹妹,老大在打老二!卻很少挖掘老大憤怒和異常的危害。

要知道,老大一切不可愛的行為,都是在呼喚愛,他通過一些反常甚至極端的行為來表達他的抗議,他想要獲得父母的關注。

“假想敵”的危害有多大?你還這樣和孩子說話嗎?快糾正過來

所以,當老大出現明顯敵意或者攻擊性行為時,父母的處理方式對老大的影響非常大,它決定著老大今後怎樣面對弟弟、妹妹。

我有一個領導,他們家兩個孩子的關係處理得特別好。舉個例子,他說,兩個孩子一起玩耍,地上不知道被誰潑了水,大家一致認為是“丁丁(老二)乾的”……然後大家呵呵大笑。老二當然也不知道為什麼大家都在笑,然後也樂呵呵,不小心成為大家的小活寶,這種危機就在歡樂的家庭氣氛中化解掉了,本來就是很小的事情,大人不要一定去糾結。

“假想敵”的危害有多大?你還這樣和孩子說話嗎?快糾正過來

二胎家庭,如果老大的情緒和行為發生了明顯變化,父母卻置之不理,沒有采取積極行動化解的話,則極有可能讓老大陷入焦慮、無助的狀態。

“假想敵”的危害有多大?你還這樣和孩子說話嗎?快糾正過來

李玫瑾教授曾建議:“兩個孩子發生爭執時,家長不要護小。不然,懂事的大孩子會敏銳地察覺到父母偏心,導致在未來生活中有意識地排斥家庭。”

因此,當老大用極端行為來尋求關注時,身為父母,我們一定要多一份理解,多關注一下老大——那個內心脆弱的孩子。

“假想敵”的危害有多大?你還這樣和孩子說話嗎?快糾正過來

所以,不要再給老大製造“老二”是假想敵的話術。

不要認為老大理所當然要照顧老二,他本身也只是一個孩子,也需要得到關愛。

應該怎麼做呢?

做父母的,要把二寶教育成一個小跟屁蟲,兩個孩子在一起玩的時候,多誇讚老大,培養老二對哥哥姐姐的血緣親情的依賴和崇拜。

“假想敵”的危害有多大?你還這樣和孩子說話嗎?快糾正過來

大寶會因為二寶的依賴模仿,自覺或不自覺地修正自己的作為,試圖在二寶面前做一個有好習慣有禮貌的“大人”,會更願意以哥哥姐姐的身份去謙讓和照顧弟弟妹妹,以得到二寶的更多崇拜。

這樣,兩個孩子之間才會有互助愛的循環。

老大會明白,我當了哥哥/姐姐後,不僅沒有失去愛,還多了一份責任感,一份屬於這個大家庭的責任。

作為父母,處理好大寶和二寶之間的關係,是我們必須做好的功課。


看完我的文章,關於“假想敵”的話題,你還有什麼補充嗎?歡迎下方留言。


關注“桃李媽媽育兒”,我和你一起在路上。


桃李媽媽簡介:

重點師範院校碩士畢業,85後巨蟹座5歲男孩媽媽,善於思考,喜歡分享,身在教育圈時刻關注孩子的成長,根據身邊常見的育兒問題每天發佈一篇文章。思考讓我們進步,教育就是最好的投資。

“假想敵”的危害有多大?你還這樣和孩子說話嗎?快糾正過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