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基站使用25G光模块和机房内使用的25G光模块为什么不能通用?

相信很多人对5G基站用这么大速率的光模块是有疑问的,我搜集了下相关资料,给大家整理出来,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同事这个问题也是网友“仅仅是害羞”提出来的,非常感谢“仅仅是害羞”的提问,各位网友有不懂的问题请留言,我也不是万能的,但我能替你去搜索相关的答案,节省您的时间,在你无聊的刷头条的时候头条会自动推送给你答案

进去正题:

首先是压缩比问题,目前常用的协议是CPRI和eCPRI,这两个协议的压缩比对比如下图

5G基站使用25G光模块和机房内使用的25G光模块为什么不能通用?

假如传输同样的内容:

如果使用CPRI的协议,效果好,但是光模块的数率要足够大

如果用eCPRI的协议,效果略差,但是光模块便宜,可以用低速率

那这两种光模块还有什么区别呢?


5G基站使用25G光模块和机房内使用的25G光模块为什么不能通用?

至于BBU到AAU需要使用几个光模块这里就不说了,大家都会算。

大家可能还要疑问,数据中心里也有25G和100G的光模块能不能用到AAU上呢,答案是不行的,为什么?

原因是5G基站上用的光模块,属于野外生存系列,数据中心的光模块,属于空调wifi舒适系列,应用环境不一样,数据中心的光模块要是应用到AAU上,估计用不几分钟。

具体原因如下:

数据中心光模块,工作温度范围比较窄,也不需要气密封装。总之,可靠性要求比较低,主要看性能。

而5G光模块首先一个工业级应用,-40~85度的工作范围,就吓死一批工程师,多少人倒在这个高温85度上,尤其是激光器,高温性能劣化的太太太太严重了。

好多器件厂家,加了TEC来制冷,那就是钱,就是成本。

也有不加TEC,号称工业级封装,心中隐然就有一种自豪感,因为真不容易做到。

二是气密封装,这也是好多的钱,短距离数据中心的模块,用COB,chip on board制作,又便宜又省空间,只是无法做到气密。如果要做气密封装,就得改设计。

总结一下:

5G前传光模块速率,为何有25G和100G两种选择?

不同的运营商选择的协议不同,数据压缩比例不一样,选CPRI,失真小,效果好,需要更大速率的光模块。 eCPRI支持1:10的压缩率,那光模块就便宜,选25G就好。

主要看运营商的技术路线选择

为什么5G基站数量,与前传光模块是3/6的关系?

一个基站要覆盖360度的无线通信范围,至少需要3个天线单元,每个覆盖120度,每个单元需要一个光模块传输信号,算上AAU和DU两头的模块,这就是6倍关系。

为什么数据中心的光模块不能直接用在5G上?

主要是工作环境不同,5G光模块的设计,一是需要支持工业级温度,二是需要气密性封装,这两个条件导致数据中心和5G光模块,设计不同,成本也不同。

最后给大家上个25G光模块的图吧


5G基站使用25G光模块和机房内使用的25G光模块为什么不能通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