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後的“雙女戶”很輕鬆?多半要遇到這四大難題,別高興太早

文|西紅柿媽媽

去年春節的時候,家家都是忙忙碌碌的,一副熱火朝天的喜慶氛圍。劉大媽卻一個人孤孤單單地回到了農村老家。劉大媽的老伴已經去世多年了,她輪流跟兩個女兒生活。兩個女兒都在城裡買了房子,她今年本來該到二女兒家過春節了。

可是,二女兒的婆婆也到兒子家裡過節了,兩個老人因為一點兒小事,發生了矛盾。女兒的婆婆說:“房子是我們家買的,你憑什麼住在這裡,你趕快走!”雖然女兒流著淚挽留,劉大媽還是執意回了老家。

30年後的“雙女戶”很輕鬆?多半要遇到這四大難題,別高興太早

很多老年人的思想裡,女兒始終都是別人家的人,因為嫁出去的姑娘潑出去的水。時代日新月異,經濟迅速發展,人們的思想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年輕人生兒子的願望遠遠沒有上一代人那麼強烈了。男女比例失調,男青年娶媳婦成難題,彩禮年年攀升、房價居高不下,女兒養老比兒子更貼心。這些現實問題,覺得生女兒更好的人也越來越多。

有人根據二胎家庭裡孩子的性別,把二胎家庭的父母分成了四等人。“兩個女兒一等人,一個女兒二等人,一兒一女三等人,兩個兒子不是人。”兩個女兒的家庭,似乎是現在二胎家庭的最佳組合。從生兒子好,到生女兒熱,兩個女兒的家庭組合就是特別完美嗎?當然不是這麼肯定的。

過了30年後,兩個女兒的家庭避免不了要面臨這四大難題,太現實

1、父母老年生活孤獨。

張大爺的兩個女兒都已經出嫁了,他已經70多歲高齡了,依然一個人在農村老家生活。女兒給他買的食品,他經常放過期才想起來吃。女兒給他買的新衣服,他捨不得穿,整天邋里邋遢。大女兒家在外地,他不願意去。二女兒嫁到了本地,但是公婆和女兒一起生活,儘管女兒經常邀請他,他也不想去。

30年後的“雙女戶”很輕鬆?多半要遇到這四大難題,別高興太早

雖然說在中國人傳統的觀念裡,老人到兒子家裡養老是天經地義的。家裡是兩個女兒的家庭,沒有兒子的,當然就要到女兒家裡去養老。也有老人思想觀念比較保守,只要生活能夠自理,實在不願意去女兒家,晚年生活就比較孤單。

2、女兒工作、婚姻受地域限制。

小貝是家裡的二胎女兒,姐姐遠嫁到了湖南長沙。小貝在重慶上大學,談了一個四川的男朋友,打算在重慶定居生活。小貝的決定,父母非常反對,他們堅決要求女兒回河北老家找工作。小貝非常委屈,覺得姐姐可以,為什麼自己就不可以。

一個女兒已經遠嫁,父母當然希望另一個女兒可以留在自己身邊。也有的人說不應該干涉女兒的工作和婚姻,在哪裡都是一樣的,可以去女兒的工作地定居嘛。一個老年人,拋棄自己生活了一輩子的家鄉,到外地去生活。或許這樣的事情,只有輪到自己頭上,才會明白其中的苦楚吧!

30年後的“雙女戶”很輕鬆?多半要遇到這四大難題,別高興太早

3、女兒戀愛婚姻更操心。

劉大媽的大女兒楠楠離婚了,她和前夫並沒有什麼矛盾。離婚的主要原因是婆婆和老公的姐姐。老公的姐姐帶著兒子,整年住在孃家。大姑姐的兒子,把楠楠剛買的的化妝品給玩了。楠楠批評了她幾句,大姑姐拿起化妝品瓶子就擲向了她。婆婆向著女兒說,老公左右為難,楠楠一氣之下提出來離婚。

楠楠要離婚,她的妹妹剛談了一個對象,男方想要和她訂婚。這兩個女兒,一個要離婚,一個要結婚。劉大媽頭都要大了。

都說生女兒好,最起碼不用給女兒買房子、買車子,女兒找對象也更容易。但是,女兒的婚姻更讓人操心。兒子找對象,只要女方人品好就行了。媳婦嫁到兒子家裡,在自己的眼皮底下生活,老人更放心。女兒嫁到別人家裡去,婆婆好不好相處,妯娌、小姑子是否和睦,遠嫁的女兒更讓人操心。

30年後的“雙女戶”很輕鬆?多半要遇到這四大難題,別高興太早

4、女兒之間也發生矛盾。

旭旭和陽陽是親姐妹,她們一起合作開了一家公司。姐姐負責內部管理,妹妹負責外部業務和公關。公司生意還不錯,但是姐妹倆的矛盾也越來越深。後來兩姐妹的公司也清算分家,個幹各的,生活上也不大來往了。

很多人都覺得,兩個女兒之間的感情,比兩個兒子的感情更深。因為兒子娶了媳婦之後,妯娌之間的關係很難相處。姐妹之間的關係是比較融洽,但是結婚成家以後,也會都以自己的家庭為中心。所以即使是姐妹,在觸及到個人利益的時候,也容易發生矛盾。

不管家裡是兒子還是女兒,父母的教育都是孩子事業成功和生活幸福的前提。把孩子教育好,老年生活就更幸福。

30年後的“雙女戶”很輕鬆?多半要遇到這四大難題,別高興太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