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宣佈降準對房價有什麼影響?

藍星1234


一般情況下:央行宣佈降準,會利好股市,樓市。(注意,這裡說的是一般情況,後面會說明中國現階段房地產的特殊性)

例如下面這張圖,關於降準對於股票市場上的影響,您可以看得很清楚。

離今天最近的四次央行降準(降低商業銀行存款準備金率),分別是2020年1月6日,2019年9月16日,2019年1月25日,2019年1月15日。而消息公佈的次日,上證指數和深證指數均出現上漲。

降低存款準備金率,意味著央行在向市場釋放流動性,市場上貨幣供應量會增加。

因此,這部分錢可能會流入股市,帶動股市上漲,或者流入房地產市場,帶動樓市的利好。

下面這兩張圖,可以說明,在一般情況下,降準,會帶動房價上漲。

從11年6月份至12年5月份,存款準備金率在不斷下降,與此同時,房價指數(下圖)在不斷上漲。

但你以為這是亙古不變的永恆定律嘛?那你就被上面兩張圖給騙了。

請看下面兩張圖:

實際上,從11年某月至20年1月,央行一直在釋放流動性,存款準備金率一直在下降,但房價並不是相對應地變化。

而且,從圖中可以很清晰地看出,至某一日期往後,房價是處於橫盤狀態的,受中國人民銀行的貨幣政策影響並不大。

關於降準和房價的關係,這個回答只是從其中一個角度討論了一部分,有興趣歡迎關注筆者的其他回答(也許會從其他角度分析)。


紫琉璃紫羅蘭


首先央行降準會釋放大量的貨幣流入市場,然而貨幣的流入方向基本分四個地方:

一、商品

(市場貨幣增多,會帶來物價上漲,即:通貨膨脹)

二、樓市(市場貨幣增多,購買力下降,會刺激人們買房抵禦通貨膨脹,市場流通的貨幣供應量加大,可以有效的降低利率,貸款買房的利息成本會降低。不過這次的降準早在前幾天就對於購房貸款打了補丁,所以這次的降準對於樓市不會產生太多的正面影響,但是多少也會有的)

三、股市(市場貨幣增多,釋放出來的貨幣會有一部分流入股市,形成增量資金,對股市是利好,首先是銀行🏦)

四、企業(降低存款準備金,銀行有更多的貸款給企業,以助企業加速發展,這也是這次降準降息的目的,為的就是扶持企業更快更好的融資發展)

降準釋放出來的貨幣在市場流通,最終會流向這四個領域,不管創業還是投資,資金最終都會在這四個領域遊擊。


1058財經


最近,國常會罕見提出“及時”普遍降準。分析師指出,隨著經濟下行壓力加大,逆週期調節政策勢必重新加碼,全面降準或將很快在本月落地。


降準的目的是什麼呢? 就要要力爭全年經濟增速要達到預期,通過降準或者降息等方式刺激國內經濟。


降準是釋放資金出來。大家都是資金對樓市的推動作用是很大的。不過政府早已遇到降準會推高樓市,早就做了系列的安排,嚴控資金進入樓市。


目前,國家對於房企的融資渠道在一步步收緊,7月房地產類信託募集規模環比減少20%。而且海外融資也在收緊,8月份開發商境外發債遠低於7月份的74億美元,環比下跌78.4%)。

另外,政府還提高了居民房貸利率水平,很多城市首套房貸款上浮了20%,一些城市還對二套房進行停貸。


防企業炒房,防個人炒房,嚴控房地產方面的信貸規模。政府已經對房地產進行層層捆綁。

因為這些原因,房企缺錢,目前整體的土地市場更是冷淡。8月,全國300個城市土地出讓金3100億元,環比下降39%,同比下降17%。


整體的樓市狀況是比較弱的,即使是降準,在國家對樓市的管控之下,樓市也難有起色。


更多內容,你可以關注公眾號慧讀財經(ID:money-caiji),我會有問必答!


慧讀財經


2019年9月6日下午,中國人民銀行發佈了一則關於降準的新聞,那麼降準對於房價有什麼影響呢?會不會一有錢房價就飛漲呢?我們慢慢來分析

首先,新聞內容如下:

1、此次降準釋放長期資金約9000億元,其中全面降準釋放資金約8000億元,定向降準釋放資金約1000億元;

2、此次降準沒有改變穩健貨幣政策的取向,貨幣政策依舊將保持穩健;

3、此次降準通過銀行傳到進入實體經濟,將有利於促進服務基層的城市商業銀行加大對小微、民營企業的支持例如,支持實體經濟的發展;


那麼此次降準對於樓市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呢?

對於樓市是否有影響?影響怎麼樣?要看錢的流向,錢流到什麼領域,對於該領域就是利好的影響

第一、央行明確降準通過銀行進入實體經濟,加大對小微企業,民營企業的支持,這裡沒有提到房地產,所以這些錢不是流向房地產的;

第二、這些錢被用在了改善實體經濟的營商環境的方面,實體經濟營商環境向好的一方面發展,另一方面由於樓市調控層層加碼,想要在樓市中賺錢將越來越難,資本是逐利的,這樣也就使得一部分在樓市中的資本向實體經濟遷移。

第三、也許有人會說,資金會通過各種各樣的渠道,最終也去了房地產行業,但是要記住,資本是逐利的,在樓市還能賺錢的時候,不管監管多嚴格,總有人會冒著風險去牟利,但是現在炒房已經沒有利潤可言了,所以大可方向,資本比我們聰明,不會去碰一個不賺錢的生意的。

綜上所述,本次降準對於實體經濟時利好的,而對於樓市是利空的消息

那麼對於房價是不是就一定是下跌的呢?我認為還是要看區域的,對於樓市整體上是利空,但是在所有的樓市中,三四線的風險更大,很多三四線城市不管是人口、經濟、資源、產業等,都呈現外流的趨勢,三四線未來降價的可能性很大,降幅很可能在30%左右。


經濟觀察哨


瞭解央行降準對房價產生影響之前,先來簡單瞭解一下央行降準的意思。央行降準就是降低商業銀行存放在央行存款的比率,讓商業銀行少繳存款準備金,然後就會使商業銀行獲得更多的資金用來發放貸款。打一個淺顯的比方,假如原來央行準備率金為18%,全國各商業銀行在央行的存款100萬億元,如果此次降準為1個百分點,則準備金率則由18%降至17%,全國商業銀行就少繳1萬億元準備金,商業銀行就可獲得1萬億元用於信貸投放。

雖然此次央行降準屬於定向降準,主要目的在於扶持小微企業、三農、環保產業發展及刺激商業銀行購買企業稍低的信用等級債。話雖這麼說,但全國民眾不用著急,不要以為定向降準主要對實體經濟,對房價就不會產生什麼影響了,更不能認為降準與房價無關,如果那樣你就大錯特錯了。
因為銀行資金多了,必須會對房價產生影響:一則房地產依然是銀行獲利較高的信貸項目,商業銀行有錢了,何愁不給房地產貸款,不增加個人按揭貸款?用一句通俗的話說:"貓總是會偷腥的",銀行總會想辦法通過或明或暗的渠道來增加對房地產和個人購房貸款,這樣可能會推動樓市去庫存和樓市銷售趨旺,這樣樓市價格就有可能會上升。二是降準後商業原本拮据的信貸資金會就寬綽多了,可使原來緊巴巴的資金資金狀況得到改善,這樣一來銀行就會騰挪出信貸資源來增加對房地產或個人按揭房貸的投放,這樣也等於為房地產和樓市輸血的能力增強。
當然,還有一個影響就是房地產開發商獲得貸款會提高拿地的能力,增加新樓盤的開發,相對增加了商品房供給,可有效緩解供需矛盾,這樣也自然對抑制房價過快、過高上漲起到抑制作用。所以央行降準會產生兩方面作用,既有推高房價的作用,也有抑制房價的作用。
廣大購房者和投資者在此時購房,我覺得還是比較明智的選擇,不要把一切希望寄託到降準之後房價會下降的可能性上;更不能被央行降準矇蔽了你的心智而對房價下降抱以過分樂觀的態度。祝朋友們理財成功,把握好購房的最佳時機。

宏論財經


放水是用於小微企業貸款和基礎建設,不要意淫了,房價接下來3-5年跌,肯定跌,來說說我的觀點,下面來分析

第一,房價偏高,大家看看之前剛需買房都在那個價格買的,那就是2015年前買的,均價3500-5000的單價,也就是現在放假剛需無法接盤了,炒房客手中動不動5-10套,炒房得接盤炒房得了。

第二,由於房價過高,大部分90後剛需早放棄買房了,隨著螞蟻花唄,借唄,京東白條,金條,各種金融的出現出現,90都是提前消費了,但是沒有這些網絡平臺,90後估計都活不下去回家種地了,可以想一下,5000工資,2000房租,1500吃,500日常消費,剩下500能夠做什麼,不用花唄,借唄,白條,金條穿衣服都成問題。

第三,現在剛需都是90後,70後和80後都有家了,不用買房了,90後剛需還有一半以上父母是70後,70後有房代表90不用買,可以和父母擠一擠,你高價我和父母住,不可以嗎?獨生子女費雙方父母各一套,自己買一套,父母老了走了,那剩下2套呢,所以不買了,也沒有必要買。

第四,90後後的人不像80和70那樣迫切結婚生子和傳宗接代,思想早開放了,90後剩男剩女,不結婚不戀愛的,至少在50%以上,大家可以看看身邊的91到95的,結婚的有多少,結婚後生孩子有多少,結婚後不開心離婚有多少,工作秒辭,結婚秒接,離婚秒離,這是90後寫照,這也是社會發展必然,也是人類逐漸科技化,智能化的表現。

現在房價都是那些有錢投資客自己玩一下,等2-3年後就明白了,現在開盤幾天賣完的,可以去調查一下,100套中有多少套不是投資客在買呢,我認為100套只有1-2套是真正需求人買,其他都屯房等漲價等其他人接盤,認為就像2018年之前一樣,房價只會漲不會跌


劉華銀mark


1.本次釋放的資金增量有限,資金流向受到嚴格監控。本次釋放增量資金4000億左右,資金流向受到嚴格考核,所以,這些增量資金只會流入既定領域,特別對實體經濟的資金成本利率可望階段性下行,房地產作為資金重點監控對象,不可能直接得到多大實惠。


2.房地產調控力度有增無減,央行作為協同部門只會加強配合調控。現在房地產市場基本處於穩定狀態,針對一些熱點城市已採取了因城施策、精細化調控手段。作為銀行方面,不斷加大房貸利率擠出投機者。從這個角度上講,銀行從金融手段上在鞏固調控成果,而不是火上澆油。且預計未來房貸利率有進一步上升可能。對房地產的態度,銀行方面是從緊而不是放鬆。

3.房價是多種因素的綜合反映,低量的資金不足掀起風浪。房價受到土地價格、城市化、人口、庫存量、置業觀念、舊城改造、貨幣以及經濟發展程度等多種因素影響,房地產作為資金密集型行業,低量的資金影響甚小,且單一因素對短期房價影響比較有限。



對於未來房地產市場的調控,筆者認為,金融手段作為重要的輔助手段,也應該發揮其穩定市場的作用,在當前狀態下,如果政策過鬆,勢必會誤導市場預期,對行政調控帶來難度,也會危及金融系統的自身安全。相信保持房地產平穩健康發展是金融系統的本色使命,我們要客觀冷靜看待此次降準,在此時此境,我們不應該理解為是對房地產市場的利好!

如果你也喜歡房市話題,歡迎關注“專聊房君”共同交流!


專聊房君


在我看來,近2年來的歷次降準,得利最大的除了銀行就是房地產,這2個行業受益最大。

每次降準都說是為了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支持小微企業、民營企業發展,然而呢?在連續供給側改革的大背景之下,央企國企迎來了大發展,而之前步子邁的大的民營企業卻遭到了大潰敗,這裡面最大的一個原因其實就是銀行收緊了政策,減少了對民營企業的支持,到了今年,一度都撐不下了,所以很多人呼籲,再這麼下去,民營經濟就要完了,因此才有了民營企業家座談會,才有了各部委、各地方紛紛組織調研民營經濟,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各種表態和動作。

這次降準從目的上看,其實和之前的多次操作沒有什麼不同,都是要支持實體經濟發展,但是我們的銀行能否將政策落到實處,至少從既往表現看,不容樂觀,那麼釋放的流動性都去了哪裡呢?大家只要稍微想想就知道了,房地產啊!

好在,雖然經濟很差,但是目前看來,房地產的政策並沒有鬆動,我們現在其實已經不缺少房子了,另外,民間的財力總是有限的,房價穩定比暴漲暴跌都好,希望民生和科技得到更多的關注。


投資和理財那些事兒


房價和股市運行有其自身的規律和特徵,房價的走勢跟市場上貨幣量、國家對房地產政策以及人口對住房的需求有關;股價短期對央行降準有所反映,但中長期運行趨勢不會隨意改變。

一、房價走勢跟貨幣量供應量、房地產政策以及人口對住房的需求有關

儘管央行降息釋放了某種貨幣政策信號,但是這並不意味著貨幣政策就由此進入了寬鬆的週期,也並未向市場釋放出貨幣量增多了。

房價上漲主要地跟貨幣供應鏈即M1有關、跟政府對待房地產的政策有關、跟人口對住房的需求有關。

我們從統計局公佈的數據,下面兩幅圖來看,最近10年裡,貨幣供應量大幅增加,2009年的22萬多萬億增長到2018年的55萬多萬億,其中在2009年M1增速曾達到了25%以上,實屬罕見。

與此同時,從2009年,房地產利用資金5.7萬多億增加到2018年的16萬多億。從兩組數據可以看出,大量的貨幣進入到了房地產行業,導致房價近10來總體持續增長。

另外,房地產政策對房價影響重大,2008年,房地產曾有過調整的趨勢,但是隨後在2009年的房地產政策中,通過鼓勵政策,使得房價迅速反彈。最近一兩年,房地產限購限售讓瘋狂的房地產上漲勢頭得到遏制。

房地產作為商品,也受供求關係的影響,如果人口增長不在,對住房需求不足,那麼房地產也缺乏長期上漲的動力。美國房地產就跟美國人口有一定的關係,美國面積跟中國差不多,但人口總量只有四分之一左右。

二、股市的運行有其自身的規律和特徵

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成熟的資本市場跟經濟增長水平密切相關。

而總體上說,股市跟市場制度是否完善健全、供求關係、企業業績、股市政策、投資者預期以及進入的資金有關。

國內股市熊市或牛市時,降準雖然短期會在股市上有所反映,但是,其中長期的運行態勢不會隨意發生改變。

比如在2010年到2013年的熊市中,儘管有多次降息也未能扭轉熊市格局;2015年牛市掉頭向下調整過程中,儘管有多次降準,甚至大幅的降息也未能扭轉下挫的局面。

綜上所述,央行降準在心理上在預期上短期對房地產和股市有影響,但中長期的發展趨勢並不能得到扭轉,房地產和股市有各自的特徵。當然,其中有一個共同的點,那就是如果貨幣供應量大幅增加則對對房地產和股市有明顯推動作用。


海龜財經


2018年6月24號,中國人民銀行發佈:

一是自2018年7月5日起,下調工行、農行、中行、建行、交行五家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和中信銀行、光大銀行等十二家股份制商業銀行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可釋放資金約5000億元,用於支持市場化法治化“債轉股”項目,同時撬動相同規模的社會資金參與。相關銀行要建立臺賬,逐筆詳細記錄市場化法治化“債轉股”實施情況,按季報送人民銀行等相關部門。

二是同時下調郵政儲蓄銀行、城市商業銀行、非縣域農村商業銀行、外資銀行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可釋放資金約2000億元,主要用於支持相關銀行開拓小微企業市場,發放小微企業貸款,進一步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金融機構使用降準資金支持“債轉股”和小微企業融資的情況將納入人民銀行宏觀審慎評估。

總結分析下:

1.十七家中大中型商業銀行全面降準。

簡單說下降準的意思:商業銀行每年必須按向央媽提交法定存款準備金,現在降準了,原本要提交給央媽的錢少了,留在銀行手上的錢就多,錢多了就增加了市場流通性。多了多少呢?七千億!確實是個好消息。

2.債轉股要市場化定價,不企業支持以獲取固定收益為目的的債轉債,不支持名股實債,不支持“殭屍企業”債轉股。就是不放水,要強力監管!

3.定向支持市場化法治化“債轉股”和小微企業融資。

說明下什麼企業需要“債轉股”,就把欠的錢,現在可以變股份了。小微企業是什麼?聽著小微,不是什麼小可愛--小薇,小微企業,可以理解為基本沒什麼錢,沒做大還很小,什麼都缺的企業。

4.貨幣政策保持穩健中性。

貨幣政策可以寬鬆、中性、緊縮。說明要穩健中性,就是即對有的板塊是限制資金進入,有的是有扶持的。

那股市樓市要漲了嗎?

先看下股票:

影響股市價格波動:

a)基本面,實體經濟蓬勃發展,大規模的市盈率高的公司佔據各大板塊。

b) 資金面,市場的流動資金充足,流通性強。

c) 市場面,社會大量閒散資金,有機構大資金進場,大資金明確流向具體板塊。

結論:唱利好的也不是沒依據,起碼他們認為已經滿足其一:片面的資金面已經利好。現在不是有7千億了嗎?是大資金吧?是有大資金,但流通性呢?我們看第3點:定向支持市場化法治化“債轉股”和小微企業融資。指明瞭資金去向,結合今年出臺的最強監管政策,作用到股市的影響應該是微弱的。週一股市上漲的概率不大,並不是全面利好的消息。

那樓市要漲了嗎?

樓市漲不漲?看政策監管就夠了。

為什麼?因為沒有政策在壓制和調整,樓市會漲的大部分的百姓聽不到海哭的聲音。資金進入房地產,出來的結果是最確定的,現在的中性穩健貨幣政策,並不是寬鬆政策在刺激房地產。樓市當然還是在我黨的領導下穩健的發展!

總之:投資需謹慎,理性投資!

如果喜歡我的回答,請馬上點贊和轉發,您的支持是對我最大的鼓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