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亂華異常慘烈,那麼五胡的下場分別如何?

小小嬴政


舉大事者,往往需要有人可依,這個人就是主心骨。當主心骨一死,有且只有兩個選項:要麼樹倒猢猻散,要麼開一朝數百年基業。

五胡的結局就是典型的樹倒猢猻散,依據“主心骨”定理,他們其實都可以說滅族了。而放大到其全族命運,則誰也不可能將他們的血脈盡數殺死,這其中必然會有隱居山林者、艱難生還者和逃脫追殺者。這些人會隱瞞自己的族屬,用通婚的方式淡化其後裔的血脈,這個過程與大時代相聯繫,便是一個宏偉的民族融合的過程。

五胡亂華是指匈奴、羯、鮮卑、氐、羌。


匈奴

亂華的匈奴是指南匈奴屠各諸部。

《晉書·北狄匈奴傳》:屠各最豪貴,故得為單于,統領諸種。

可見屠各就是單于部。南匈奴自劉秀建武初年內遷於山西,立單于庭於左國城(今山西離石)。八王之亂時,司馬家的不肖子孫一通亂殺,成都王司馬穎失勢之前,在洛陽作質子的劉淵藉口回故地發兵,就“

鰲魚脫卻金鉤去,擺尾搖頭再不來”。

劉淵回到左國城,立刻就被早就翹首以盼他歸來的部下推為大單于。

劉淵其人,有“姿器絕人,幹宇超世”之譽,他將匈奴帶入了得國的輝煌,但卻不禁殺戮,相當於又親手將輝煌掐滅。

劉淵死後,子劉和立,不久被其弟劉聰所殺。

除劉和外,劉聰還殺了兄弟劉裕(不是宋武帝)和劉隆。

劉聰立,攻破洛陽,俘晉懷帝。殺晉室王公大臣已下三萬餘人,於洛水之北以人頭築為京觀。

晉人不屈,立愍帝於長安,又被劉曜攻破,俘晉愍帝,西晉亡。

經此兩戰,劉氏實已得國,若不倒行逆施,本可天下大定。

劉聰死,

劉粲立。在位兩月左右,被權臣靳準提兵所殺,劉家在都子女遭到血洗,“劉氏男女無少長皆斬於東市”,並“發掘元海(劉淵)、聰(劉聰)墓,焚燒其宗廟”。

石勒、劉曜平定靳準,劉曜稱帝。後兩人決裂,石勒擒殺劉曜。太子劉熙逃奔上邽,被石虎擊潰:

執其偽太子熙、南陽王劉胤並將相諸王等及其諸卿校公侯已下三千餘人,皆殺之……又坑其王公等及五郡屠各五千餘人於洛陽。

至此,我們可以認為,劉氏一族已經族滅。匈奴在中國最大的輝煌,也是惟一的輝煌,至此煙消雲散,後來的赫連勃勃,是鐵弗部人,與屠各已無關係。

羯族的來歷見我以前的回答。

亂華的羯族,實際上是石勒創造的一個民族綜合體,它裹挾了當時北方近乎所有的民族,石勒最初起事的十八騎中甚至有天竺人。

石勒歸順劉淵後得到重用,在征戰四方的過程中,他的狡黠和膽色都無愧當時最一流之人。他兼併諸軍閥勢力,幾乎百戰百勝。後以襄國為都稱趙王,滅前趙,稱帝。

石勒死後,其侄(一說其從兄)石虎殺其諸子自立,石勒的血脈至此斷絕。

石虎自立,遷都於鄴,先後殺掉自己兩個太子並其全家老小,如砍瓜切菜。

石虎死,還沒下葬,便出現諸子爭位,皇太子劉世在位33天被殺。石遵立,石衝起兵,遵殺之,始葬石虎。

石苞起兵,執送於鄴。石閔(即冉閔)起兵於內,廢石遵殺之,立石鑑。

冉閔攻殺國中不滿勢力,宣令內外六夷敢稱兵杖者斬,令下,胡人大懼,斬關而逃者、逾城而出者不可勝數。冉閔見胡人終不願附己,於是頒“誅胡之令(即所謂殺胡令)”,一日之中斬首數萬,最終殺掉羯胡二十餘萬。經此一事,羯胡離散,史上再無羯胡,後世所謂的爾朱氏或侯景,正史並不認為其羯人身份。

於是廢石鑑殺之,且“誅季龍(石虎)孫三十八人,盡殪石氏”。

冉閔稱帝建魏,掃滅襄國石祇,石虎的子孫至此死絕,石氏皇族被斬草除根。

鮮卑

在北方的鮮卑其實共有段氏、宇文氏、禿髮氏、乞伏氏,以及後來名動天下的慕容氏和拓跋氏,還有從慕容氏分離出來的土谷渾

段氏、宇文氏被慕容氏滅掉,早早就退出了歷史舞臺,宇文氏遺脈宇文泰後來開創了西魏,甚至澤被隋唐,但那是一百七十年之後的事了。

禿髮氏本出拓跋氏,建南涼,後滅於北魏,孝文帝改革時改姓“源”。

乞伏氏建西秦,滅於胡夏。

拓跋氏建北魏,雄峙北方,統一了北中國。經北魏又衍化出東、西魏,再衍化出北齊、北周,北周滅北齊使北方再次歸於一統。楊堅代北周建隋,滅陳,589年統一全國。因拓跋氏之北魏下啟隋唐,故歷史學家常常以其為北朝,與南朝共為正統。既是正統,便不是亂華之胡,因此此處也不論。

單說慕容氏

337年,慕容皝稱燕王,是為前燕立國之始(一說通其父慕容廆),慕容儁滅冉魏,稱帝於鄴。傳至其子慕容暐被前秦所滅。

淝水之戰後前秦崩潰,慕容泓起兵建西燕,後政權落於旁支慕容永之手。西燕立十年,定都山西長子,因法統之爭,亡於後燕。

與慕容泓同時,慕容垂起兵建後燕,掃平趙魏,滅後燕,地域之大比前燕更有過之。慕容垂之子慕容寶無能昏庸,參合陂一戰敗於拓跋氏,後燕國運自此衰落。第二年,慕容垂興兵伐魏,途中病死。拓跋珪起傾國之兵,以風捲殘雲之勢直下後燕國都中山。

慕容寶北逃慕容氏故都龍城,為臣下所弒。慕容盛立,慕容熙繼立,皆死於內亂,後燕滅亡,慕容垂一系絕。

中山城破後,慕容垂之弟慕容德退保滑臺,後攻入山東,稱帝,建南燕。慕容超立,畋獵無度,昏庸無能,因招惹東晉,被劉裕一怒滅國,殺慕容氏宗室血脈三千餘人,慕容超本人被送往東晉都城建康斬首。

先有氐人李特、李雄等率流民起義於蜀,後李特之子李雄攻下成都,稱王,又稱帝,史稱成漢。享國43年,東晉桓溫率兵滅之。

大放光彩的是略陽氐苻氏。冉閔稱帝后無月不戰,民不聊生。諸胡氐羌各還本土,互相殺掠。駐守枋頭的氐人在這場殺戮之旅笑到了最後,其首領以讖文有“草付應王”,改姓苻氏。苻洪被降將麻秋所殺,臨死時對兒子苻健說:

今見困豎子,中原非汝兄弟所能辦。關中形勝,吾亡後便可鼓行而西。

苻健立,遵父言引十萬之眾西向。擊破杜洪,入長安而都之。

苻堅時,得魏晉南北朝第一相王猛之助,基本統一北方,其疆域之大:

“東極滄海,西並龜茲,南苞襄陽,北盡沙漠”。(《高僧傳·釋道安傳》,轉引自何茲全、張國安著《魏晉南北朝史》

王猛臨終曾勸止苻堅伐晉,他說:

晉雖僻陋吳越,乃正朔相承。親仁善鄰,國之寶也。臣沒之後,願不以晉為圖。鮮卑羌虜,我之仇也。終為人患,宜漸除之,以便社稷。

淝水一戰,王猛所擔心者,全部成真。

所謂“鮮卑羌虜”,即是指鮮卑慕容氏和姚氏羌。

果然預言成真,苻堅後被姚氏縊殺。其庶長子苻丕登基於晉陽(今山西太原),喪家之犬猶然大肆封賞,很快就大敗於西燕慕容永,奔河南,被晉將斬殺。苻丕死,苻登立,在位九年,被後秦姚興所破,被殺。其子苻崇奔湟中,死於乞伏氏之手。至此,苻氏皇族絕。

另有呂光,氐人,為苻堅大將,經略西域,降三十餘國。淝水戰後東歸,殺梁熙,入據姑臧(今甘肅武威),建後涼。傳國十八年,滅於姚氏後秦。

羌族至今仍是我國的一個民族,源於古羌人的一支,但他們和姚氏、李氏之間的關係,就如同我們說黑龍江和貴州省的兩個漢族同胞一樣,只有族群特徵相同,卻並無血緣關係。

亂華之羌,主要是姚氏。

姚氏為南安赤亭(今甘肅隴西)羌,第一代姚弋仲,被石虎遷於清河(今河北棗強)。其人剛直不阿,敢犯暴君石虎之言直諫。掃平梁犢起義,擊敗冉閔。七十三而卒,誡子歸晉:

今石氏已滅,中原無主,自古以來未有戎狄作天子者。我死,汝便歸晉,當竭盡臣節,無為不義之事。

當然他的兒子並沒降晉,否則也不至於出現後秦這個王朝了。

姚襄立,將圖關中。苻堅率眾來討,襄敗死。

淝水之戰後,弋仲之子、襄之弟姚萇奔於渭北,被西州豪族推為盟主,有眾五萬餘家。然後坐觀慕容衝與苻堅相攻,苻堅敗,被姚萇所擒。萇求傳國玉璽,被苻堅大叱。又使人說苻堅,欲行禪代之事,苻堅以“叛賊”目之。苻堅罵而求死,姚萇於是縊殺其於新平佛寺之中。

西燕東去,長安空虛,姚萇輕取長安,稱帝,是為後秦。

姚興,國勢強盛,其時與後燕並立北方,如前秦、前燕之對峙。可惜他信任赫連勃勃,不知勃勃狼子野心,在他在位期間,勃勃活生生在後秦國土上撕下了一大塊,裂土而不臣。

傳至姚泓,劉裕有北定關洛之意,於是起虎狼之師北伐,416年八月出師,十月光復洛陽。次年八月攻入長安,擒姚泓,送於建康斬首。姚氏皇族絕。


前趙傳26年。

後趙傳34年。

前燕傳34年;後燕傳26年;南燕傳13年。

成漢傳44年。

前秦傳45年。

後秦傳34年。

胡虜無百年之運。

其實漢人未必就見得比胡人高明,但受益於龐大的人口基數與強大的規則支約,成事之後延續氣運的比例總能達到胡人的幾十倍以上。

換言之,自第一個大一統王朝秦朝算起,至最後一個封建政權清朝為止,漢人所建計有秦、兩漢、三國魏蜀吳、兩晉、冉魏、南朝四代、隋、唐、五代後梁、後周、兩宋、明等朝代,除秦隋、三國之外,幾乎都延續了兩代以上的氣運,如漢唐宋明,更是我們的驕傲。胡人所建計有前後趙、慕容氏五燕、前後秦、北魏、東西魏、北齊北周、元、清,除北魏、北周、元、清之外,幾乎都是興也勃焉,亡也忽焉。至於胡人大起的五胡亂華時期,更是中國歷史上最為黑暗的一頁。


——————完——————

率意談噱,靡所不包;一家之言,噴者輕噴。本人儘量專注神話歷史、武俠歷史及南北朝歷史揭秘,歡迎點贊、轉發、評論及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