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爲什麼在赫爾辛基峯會表現飽受攻擊的情況下,還要邀請普京訪美?

衝擊時評


赫爾辛基,普京和俄羅斯的峰會,會後的事態發展太眼花繚亂了。

美國《時代》週刊的封面,連續兩期嘲諷特朗普。最新一期,直接合成普京和特朗普,二為一,既像特朗普,又像普京,諷刺特朗普過於親俄。

這張圖中,誰又能說清楚,這張圖裡面,究竟是特朗普多一些,還是普京多一些?

普京訪美的消息來自白宮新聞秘書薩拉·桑德斯,她發推特上說,在赫爾辛基期間,“總統同意雙方安全官員繼續進行工作層級的對話。特朗普總統指示國家安全顧問博爾頓邀請普京總統在今年秋天訪問華盛頓,相關討論已在進行中”。

如果訪問能夠成功,說明赫爾辛基會談,特朗普把普京看成一個平等、善意、積極對話者。其中的一個前提,就是特朗普認定,赫爾辛基和普京的會面是有成果,有積極意義,並且值得進一步把很多討論內容落地的。

否則,只是談一談,意向交換,不能兌換成具體的成果,會晤就和清談館差不多,歷史地位並不突出。

兩國總統都認為,赫爾辛基開會很好,這是未來進程的第一步。萬事開頭難,既然已經開了這個頭,就頂住壓力走下去。

特朗普7月19日在推特說,“與俄羅斯的峰會取得了巨大成功,除了人民的真正敵人──假新聞媒體不認同以外。我期待著我們的第二次會議,以便我們能夠開始落實一些(我們)所討論的許多事項,包括消滅恐怖主義、以色列的安全、核擴散、網絡攻擊、貿易、烏克蘭、中東和平等。這些問題有很多解決方案,有的簡單,有的較難,但是它們都可以解決!”

在稍早一條推特中,特朗普指責美國主流媒體“急切盼望與俄羅斯發生重大對抗,甚至是有可能導致戰爭的對抗”。

普京也認同,他和特朗普的會談令美俄之間有些“實際安排”,使兩國開始走上積極變化的道路。但美國的一些政治力量試圖阻撓這個進程,希望讓這個過程戛然而止、半途而廢。

普京提到,美俄中斷對話會有風險和後果。他說,新的削減戰略武器條約將在一年半後過期,除非現在就開始合作,以延長條約的期限。

如果美俄拒絕就這些全球人類都深度關切的話題進行商討,到時候損失的人就不止美俄兩國人了。

俄羅斯駐美大使安東諾夫對普京訪美表示,莫斯科持開放態度,並且準備就相關建議作出討論。

飽受攻擊的特朗普,毅然決然邀請普京訪問華盛頓,在中期選舉高潮階段,還有膽量、能力、意願來這幾波外事操作,不是一般的強悍。

特朗普頂得住國內保守派壓力,力促再會普京,尋求外交突破,同時展現個人外交能力,能做別人不敢做的事,而且還能做好。

本來,中期選舉年以內政為主,但特朗普偏偏“反季節”操作,在中選年加入重要外事操作,包括新加坡特金會,以及與俄羅斯之間的“勇敢外交”。

而民主黨也清楚特朗普的算盤,就釜底抽薪,

醜化、惡化並“罪化”美俄總統接觸,其真實目的有相當一部分也要限制特朗普外交得分。

這裡面,究竟什麼是內政,什麼是外交,誰又能說的清楚?(完)


蔣曉峰Terry


美國白宮新聞秘書桑德斯發表推特,"特朗普總統已請求國家安全顧問博爾頓邀請普京總統秋天訪問華盛頓。相關討論已正在進行"。特朗普7月19日也發佈推特表示,準備與普京舉行第二次會晤,討論落實在赫爾辛基商議的問題。在美國國內對特朗普赫爾辛基表現一片指責和謾罵聲中,特朗普又放出大新聞,目的還是要“以暴制暴”,強調赫爾辛基峰會並非媒體報道的那樣只有俄羅斯干預美國大選一件事,他想用美俄雙方達成實實在在的談判成果,緩解美國國內對他的批評和指責。

特朗普在赫爾辛基峰會聯合記者招待會上與普京一唱一和,否認自家情報機關作出的俄羅斯干預美國大選結論,引起美國國內一片譁然。幾天來,在民主黨的煽風點火之下,美國國內對特朗普的批評還有進一步升級和發酵。雖然特朗普回國之後立即否認自己在赫爾辛基峰會上的表態,提出自己接受美國情報機構的調查結論,當時由於特朗普的謊言過於拙劣,不僅沒讓輿論環境有所改善,還讓對手抓住他說謊的個人品質問題繼續攻擊。

美國中期選舉臨近,如果任由美國民主黨持續炒作俄羅斯干預美國大選話題,特朗普所在的共和黨很有可能會在中期選舉中面臨一場大敗。在這種情況下,特朗普決心以暴制暴,用美俄關係改善的實際成果回擊民主黨的通俄門炒作,可以說也是背水一戰、放手一搏。

如果大多數美國民眾認為改善與俄羅斯的關係,比探究特朗普是否通俄這種可能永遠沒有結論的話題更加重要,特朗普就能迅速從近期的惡意炒作中脫身;但是如果特朗普邀請普京訪美的行為被民主黨進一步醜化為特朗普通俄和叛國的具體表現

,恐怕特朗普的民意支持率還會出現新的暴跌,徹底失去中期選舉。從最新美國民意調查結果看,至少截止到7月19日,特朗普還沒有受到赫爾辛基峰會“口誤門”的明顯影響,這也是特朗普認為自己放手一搏,勝算較大的重要原因。

特朗普想用炒作普京訪美話題來對沖“口誤門”給他帶來的影響,也許會事與願違。目前美國和俄羅斯的關係非常緊張,在美國輿論和民主共和兩黨的許多議員看來,俄羅斯現在至少是美國的準敵國。在美國情報機構認定俄羅斯干預美國大選的情況下,兩黨議員紛紛要求特朗普取消赫爾辛基峰會。

現在特朗普對自己在赫爾辛基的表現還沒有說清楚,還要邀請普京前往華盛頓,將會招致美國國內的更大憤怒。正在科羅拉多州參加阿斯彭安全論壇的美國國家情報總監丹·科茨被告知特朗普將要邀請普京訪美消息時,笑得前仰後合,當主持人再次重複這一消息後,科茨笑著說,“Ooook,那將會很特別”。科茨的這一表現完全是在無準備的情況下做出的本能反應,也可以準確反映美國政治高層對特朗普這一“非主流”行為的態度。特朗普強行邀請普京訪美,很明顯有三大問題。

首先,特朗普的這一行為可以說坐實了自己對俄羅斯干預美國總統大選的態度。特朗普根本就不是什麼“口誤”,而是發至內心的否認俄羅斯干預美國總統大選,要不然怎麼會有心情與一個干預美國重大政治活動的“準敵人”舉行首腦峰會呢?這將是民主黨攻擊特朗普不誠實的重要證據。

第二,特朗普想用美俄關係改善的實際成果反制民主黨,恐怕也很難實現。畢竟要讓美國民眾切實看到美俄關係改善的成果,還必須等到普京到達華盛頓。在這幾個月時間裡,恐怕特朗普就已經被民主黨折騰得焦頭爛額、生不如死了。怎麼可能達到特朗普轉移話題的作用呢?

第三,特朗普很有可能滑入通俄陷阱之中。如果普京拒絕特朗普的要求,特朗普等於送上門讓人打臉;如果普京同意,以美國目前的政治生態,普京本來完全沒有必要訪美,專門去替特朗普站臺,難道不會引起美國輿論的更大爭議嗎?

邀請普京訪美,目前還只是一個“探空氣球”

以特朗普的性格,邀請普京訪問恐怕又是他和少數幾個幕僚拍腦袋作出的決策,目的也是想試探一下美國國內的風向和俄羅斯方面的反映。邀請普京訪美顯然比否認俄羅斯干預美國大選的爭議更大,此前美國民意調查結果顯示,55%的美國民眾不贊同特朗普對俄羅斯的政策,可見美國國內反俄情緒之高漲。如果特朗普不顧國內反對強行推進,一旦引起民眾的不滿,特朗普不僅會失去國會的支持,還有可能被共和黨徹底拋棄,陷入更大的政治困局難以自拔。

當然,普京拒絕的可能性也比較大。從國際關係的一般規律上來看,兩國首腦進行互訪的一個重要條件是兩國關係正處於持續改善的正確軌道上。領導人互訪要有話可說、有事可談、有成果可以達成,否則大國領導人不遠千里跑一趟,無果而終,對於兩個國家而言,都是很沒有面子的事情。目前美俄關係很明顯不具備領導人互訪的條件,特朗普此舉完全是基於自己的政治困境,做出的非正常舉動。

在美國輿論和兩黨議員反俄情緒高漲的情況下,即使今年秋天普京來到華盛頓恐怕場面和氣氛也會十分尷尬


特朗普邀請普京訪美可以說,給美國政壇又投下了一枚震撼彈,美國各種政治派別要圍繞特朗普的新舉動展開一輪唇槍舌戰。什麼貿易戰、敘利亞、伊核問題,在兩黨惡鬥面前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


衝擊時評


這是特朗普的政治冒險,想以實打實的外交成果來回擊國內對他“通俄”質疑。但對於國內洶湧的反俄情緒和國會的反對,他的這種冒險有種“霸王硬上弓”的感覺。


特朗普的冒險之一就是對共和黨的綁架和國內支持他的基本盤

在“俄羅斯干涉美國大選”和“俄羅斯是一個侵略國(克里米亞問題)”這兩個問題上美國的民主共和兩黨達成了共識,

反俄成了美國國內的政治正確,也為主流民意所接受挑戰這一點是需要很大的政治勇氣的。特朗普和普京的赫爾辛基會晤後,招致了國內的一致批評,甚至被批為“叛國”,之所以敢做這樣的政治冒險,籌碼之一就是中期選舉,共和黨對他如何不滿還只有不情願地支持他,共和黨否決了民主黨議員要求傳訊“特普會”的女翻譯就釋放了這樣一個信號:不希望把“俄羅斯干涉美國大選”同特朗普聯繫起來,進而影響共和黨的選情。籌碼之二就是支持他的的選民,美國國內的經濟形勢很好,他的民意支持率並沒有因為和普京的會晤有太大的變化,支持他的選民依然會支持他,只要穩住基本盤他就能扛住國內的壓力。


但問題在於:共和黨到底還能被他綁架多久?他本來就不受共和黨的待見,此次批評他的言論中不乏共和黨議員的聲音,他跑到國外去會見普京也就罷了,可無視國內的反俄情緒邀請普京訪美就進一步地挑戰了美國朝野的底線,共和黨肯定會反對。別的不說,如果在普京訪美前,配合著“通俄門”調查,國會通過一些反俄的決議就有可能把這次訪問給攪黃。從美國國內的民意來看,55%的民眾對他在赫爾辛基的會晤表現非常不滿,只有大約32%的表示支持。他這種無視主流民意的做法會對中期選舉造成怎樣的衝擊?搖擺的中間選民還會再支持他嗎?幾乎可以肯定的是,普京訪問美國會比特朗普訪問英國遭受更大更多的民間抗議。


特朗普的冒險之二就是普京為了改善美俄兩國關係願意進行利益交換

普京當然希望改善和美國的關係,因為俄羅斯和美國的矛盾是主要矛盾,只要美國解除或者放鬆對俄羅斯的制裁,西方其他國家對俄羅斯的外交孤立和經濟制裁問題就迎刃而解。上次普京訪美是在2005年了,時隔十幾年後再次訪問美國也可以看作是俄羅斯的一次“外交勝利”,而且雙方有很多問題需要在赫爾辛基會談的基礎上進一步細商,這樣才有能拿得出手的成果。可問題在於:在美俄對抗中,俄羅斯在經濟領域沒有什麼籌碼,在軍事領域最大的籌碼是它的核武庫,在外交領域也只有伊朗和敘利亞等有限的幾個點。普京願意拿出什麼樣的利益來進行交換,他又能拿出什麼利益進行交換呢?交換後他又能從特朗普那裡得到什麼利益呢?在和普京達成利益交換的初步意見後,普京訪問美國才有意義,否則一場外交秀意義不大。


特朗普邀請普京訪美是一個政治冒險,操之過急,不僅美國國內會有強烈的反對,沒有民意基礎;如果再沒有點實際利益的話,就是普京也未必就願意答應配合他再演一場外交秀。


大笨蛋6703


特郎普邀請普京訪美說明特郎普和普京的會晤富有成果。特郎普和普京想把美俄關係改善的蛋糕進一步做大。

美國國內對特郎普的責難並不是特別嚴重的事件。美國是i多元化社會,美國的民主聲音也是多元化的。在美國幾乎不存在高度一致的現象。

美國的民調反應的數據表明,特郎普沒有被民眾唾棄。這是基本的事實。因此,美國部分高官和媒體對特郎普的抨擊沒有對特郎普造成致命的傷害。

不知輿論和媒體出於何種原因。總是選擇性的誇大特郎普的負面新聞。輿論的造勢並不能取得理想結果。特郎普仍然死不悔改,一如既往的不按套路出牌。

特郎普是危險的人。普京更是危險的人。特別有能力的人,有能力做出貢獻,同樣也是有能力造成破壞。

面對特郎普和普京,不需看衰,也不必詛咒。實事求是的分析對策,避其害而趨其利才是當務之急。

不管如何預測,特朗普和普京使美俄關係改善是不可逆轉的趨勢。三大國的關係出現變數。從普京的表現看,普京在赫爾辛基會晤後,旋即召開俄羅斯外事會議,說明普京感到外交的變化。美俄關係改善值得歡迎,但前提是不能損害第三國利益。

不出意外,普京秋天訪美能夠成行。


老兵軍事觀察


特朗普不可以常理揣度者,特立獨行的美國總統,在面對國內關於俄羅斯干涉美國大選指控進行瘋狂調查的情況下,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為了改善美俄關係,7月16日在芬蘭赫爾辛基與普京舉行會談,會後特朗普相信俄羅斯沒有干涉美國大選,否定美國情報部門的言論,在美國國內引起了輿論的軒然大波,甚至抨擊其叛國。雖然回國後特朗普感覺到了問題的嚴重性,不要臉的以口誤理由否定先前言論,但已然沒有挽回局面,面對美國中期大選的臨近,特朗普急需挽回局面,在面對濤濤輿論,任何聲明都無法改變的情況下,也只能再來一次“特普會”才有機會翻盤。

不得不說特朗普邀請普京秋季訪美這招用的漂亮,首先把干預美國大選的正主請來,給對俄羅斯干預美國大選憤怒的人找來真正的宣洩口,那麼在普京訪美前這段時間特朗普面對的輿論壓力會減小很多。其次是要把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中,在空口無憑的情況下,為自己創造翻盤機會。如果普京答應訪美,那麼特朗普再次會面普京可能會發生下面兩種情況:

1、放棄改善美俄關係,強硬對待普京找回場子

特朗普被“特普會”上的言論搞得焦頭爛額,連口誤這種垃圾藉口都拿來對輿論降溫,說明特朗普意識到了危機,意識到了可能要在中期選舉上失利。普京訪美最不可避免的問題就是俄羅斯是否干涉美國大選的問題,特朗普為了挽回局面,完全有可能放棄“改善美俄關係”的舉動,一改先前和睦的太度強硬對待普京。你們不是指責我面對普京表現不好麼?那麼我就創造機會表現一次,最有可能的就是當著普京面兒指責俄羅斯干預美國大選,坐實口誤的說法。

2、一意孤行,用確實的政績堵輿論的嘴

特朗普不可以常理揣度,特朗普看是不靠譜,我們不說特朗普推行的政策是好是壞,我們不可否認的是特朗普其所承諾的政策都被他貫徹實施了,對國內說減稅就減稅了,對國際說退群就退群,說打貿易戰不顧全世界的抗議就打貿易戰,這樣瘋狂的特朗普也非常有可能一意孤行,繼續履行承諾改善美俄關係。在特朗普看來現在最大的敵人就是歐盟,歐盟在“伊朗核協議”及關稅問題上與特朗普存在重大分歧,

如果特朗普在敘利亞和烏克蘭問題及經濟制裁方面做出讓步,那麼俄羅斯就可能在“伊朗核協議”及歐盟問題上助力特朗普,如果在與歐洲的貿易戰取得勝利,這將是特朗普在經濟方面實打實的政績,完全能夠抵消不當言論帶來的影響。

可以說特朗普這次把賭注壓在了普京的身上,只要普京答應訪美,不論特朗普選擇那種方式對待俄羅斯,都會有機會扭轉現在這種不利的局面。普京作為當了19年領導人的資深政治家,這種小把戲一眼就能揭穿,不過我認為普京依然會答應訪美。

普京說過“給我二十年還你一個強大的俄羅斯”,如今已然過去了19年,雖然俄羅斯在普京的帶領下國際影響力大大提升,但是還遠遠稱不上強大,因為俄羅斯的經濟衰落了,烏克蘭危機爆發後,面對美國最嚴厲的經濟制裁,使得俄羅斯的GDP由2014年的2.06萬億美元跌落到了2017年的1.58萬億。2018年普京再次當選俄羅斯總統,把發展經濟列為第一要務,如今面對著有50%的機會改善美俄關係,減少經濟制裁,鐵血硬漢普京必然不會被美國國內關於“俄羅斯干預美國大選”的輿論嚇住,美俄關係已經那樣,再壞還能壞到哪裡去,對於普京來說訪美無論結果如何都沒有負面影響。以上是個人見解,那麼你認為普京會答應特朗普訪美麼?歡迎討論


國際時事


這個事情確實有點“匪夷所思”,如果說誰能預測到特朗普會在飽受攻擊的情況下還能放出這個消息,那也真是神了。

但既然特朗普這麼做了,那自然他有他的邏輯,不管再怎麼說不通,也要嘗試著去理解。

首先,我覺得跟他在2018年以來國內政治地位的穩固有關。特朗普剛執政的時候確實有點焦頭爛額,一堆破事纏身,比如企業和白宮的利益衝突啦,任用親信啦,“通俄門”調查啦。現在只剩下“通俄門”這一件事情了。

而特朗普的支持率也在悄悄發生變化。從2018年以來,特朗普的支持率實際上就比較穩定,一直保持在40%以上。即便前不久剛剛經歷了很有爭議的“骨肉分離”移民政策,但支持率在下滑一點以後又重新回升。所以,特朗普是有底氣在這個時候調整對俄外交的。

其次,邀請普京訪美反而證明特朗普一點不心虛。特朗普長期的一個說法就是,“通俄門”調查就是獵巫行動,完全是輸掉2016年大選的民主黨勢力編造出來搞臭自己的,所以他指責親民主黨的媒體是“假新聞”,其實也不無道理。

最後,特朗普實際上還是想盡快落實這次赫爾辛基峰會的成果。儘管特朗普守口如瓶,不願意對外說他和普京一對一會晤究竟談了什麼,但通過普京新聞發佈會的說法不難看出,美俄之間在軍控、敘利亞、重啟雙邊溝通渠道等方面實際上有不少共識。

不過,白宮說的是今年秋天邀請普京訪問,如果屬實將正好趕上中期選舉。我看到時候美國國內少不了又要鬧翻天,甚至可能會出現“特朗普邀請普京干涉中期選舉”的fake news出現也不一定。


以上是對這一問題的看法,歡迎點評、轉發、關注!


臨冬大俠客


這是特朗普釋放的強烈信號,他與普京在芬蘭的會晤非常正常,不涉及到出賣美國任何利益,而且,這種會晤還將繼續下去。

特朗普辯解;“俄羅斯沒有理由(不)干預美國大選”,只是他的口誤、少說了一個“不”字而已。

特朗普為此遭遇民主黨口誅筆劃,他突然打出邀請普京“訪美“牌”,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一種以攻為守策略,這符合特朗普掘強好強的本性。

但普京會應邀訪問美國嗎?

未必!普京不是給特朗普“聽差”的角色,也絕不是特朗普可輕易利用的。

一,芬蘭會晤後才幾天,普京就領教了特朗普是不靠譜的“變色龍”。從“俄羅斯沒有理由干涉美國大選”到“普京要為俄干預美國大選負責”,特朗普出爾反爾就一瞬間功夫。這個政治“素人”毫無道德底線,不值得深交。

二,普京忌諱因幫特朗普站臺,繼續成為美國右翼勢力攻擊的靶子。他已憤憤表示;“我們是美國內部爭鬥中的人質”。

三,美國反俄勢力風頭正勁,特朗普根本無法把控大局,普京訪美,根本無法得到他想要的東西,例如;美國承認克里米亞屬於俄羅斯,為此解除對俄製裁;北約停止東擴,停止在俄羅斯周邊軍事演習;美國不反對土耳其,印度購買俄羅斯先進武器;美國不阻擾俄→西歐輸送天然氣的北溪2項目等。而且,受特朗普與國會較勁的拖累,事情還會變得更糟。


諶人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搞清兩個問題,首先一個問題就是特普會是不是特朗普的個人行為。第二個問題就是特普會上、特朗普的所作所為是不是、真正危機到精英頂層設計,就是美國國家戰略大局。如果搞定這兩個問題、餘下任何問題都不是問題、美國人任何人當總統、都必須按照國家精英頂層計劃路線圖走。不因特朗普的行為言語而影響國家戰略路線的實施。特朗普只不過是美國戰略實現人、個人的任何行為只要不違背這個原則、都會按部就班實施。邀請普京訪美並不是特朗普個人行為、而是代表美國政府、執行走戰略路線中的一個步驟。這才是特朗普回國後為什麼改口失誤的原因,因為特朗普不是一個人在戰鬥、而是整個美國精英團隊。離開違背這個團隊原則與意志、特朗普要麼下臺、要麼承諾。故無論美國選何人當總統、都是維護霸主地位的基本方針強權政策。任何強大的攻擊特朗普個人形象宣傳、都不會影響特朗普執行頂層設計的戰略目標的實施。


小張市


在赫爾辛基的普特會,招致美國民主黨和共和黨的反對聲一片,甚至有共和黨議員提出要彈劾特朗普。在這種極為不利的局面下,特朗普團隊想出了以毒攻毒的辦法,就是打算今年秋季邀請普京訪美,以落實他和普京在赫爾辛基會面時打成的協議,給那些反對他的團隊讓事實打消對他的顧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