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緊急返崗,工作17天突然暈倒,鄭州39歲民警倒在疫情防控一線

河南商報記者 鄭超/文 王春勝/圖

“如果我哪天不在了,就把能捐的器官都捐了,去幫助更多人,為社會做貢獻。”原本是和家人拉家常的話,如今,卻成了樊樹鋒最後的遺言。

連續奮戰17天,鄭州市公安局東風路分局社區民警樊樹鋒暈倒在了防疫工作一線。忍著悲痛,家屬決定遵從樊樹鋒生前的願望,要求捐獻器官。2月19日中午,樊樹鋒完成器官捐獻,他的器官將挽救三人生命,讓兩人重見光明。



接緊急通知大年初一返崗,工作17天突然暈倒

今年除夕晚上8點多,樊樹鋒結束了工作,帶著兩個女兒和妻子,開車回新鄭老家過年。坐在車上,樊樹鋒的妻子張華心裡樂開了花,今年丈夫不用值班,一家人可以好好吃個團圓飯。想到這裡,張華對這個春節充滿期待。

然而,張華的期待只保留了不到24個小時,緊急指令便打亂了一切。大年初一,樊樹鋒接到緊急通知,由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鄭州市公安機關全警上陣,必須在初二返崗。

接到通知後,樊樹鋒意識到,這是一場硬仗,刻不容緩,連晚飯都沒吃,便連夜趕回單位。他擔心忙起來顧不上照顧兩個孩子,於是找大哥幫忙,把年近七旬的母親一併接來,一家人都在一起,可以互相照應。

大年初二,樊樹鋒帶領七位輔警,開始對白廟社區居民進行排查。

樊樹鋒負責的白廟社區包括大鋪村、小鋪村和姜砦村三個都市村莊,有8個網格、9個小區,有900餘戶共2800餘人,還有2個在建工地,流動人口多,人員構成複雜,排查壓力可想而知。

“每戶都要走到,每人都要見到,咱們多走一步,居民離危險就更遠一步。”在排查中,樊樹鋒總是這樣對同事交代。有時候凌晨一兩點接到排查線索,樊樹鋒立馬起來去核實。因為每天接觸的人太多,有感染風險,半夜又經常會出去工作,為了不打擾家裡人,樊樹鋒就一直住在民警宿舍。

大年初一緊急返崗,工作17天突然暈倒,鄭州39歲民警倒在疫情防控一線

樊樹鋒生前工作照

2月11日,和往常一樣,樊樹鋒在早上7點半到達辦公室,梳理前一天的情況,做好工作臺賬。誰也沒想到,當天下午兩點多,樊樹鋒因過度勞累導致顱內大面積出血,突然暈倒在了工作崗位上,被送往醫院緊急搶救。

一切發生得毫無預兆。當張華趕到醫院時,丈夫已經被送往了重症監護室。這是時隔半個多月,張華第一次見到丈夫,卻沒能說上一句話。

張華瞞著婆婆和女兒,以工作緊急加班為由,來到醫院日夜照顧丈夫。望著昏迷的丈夫,每一分,每一秒,都是一種煎熬,張華在煎熬中期待著,期待著丈夫的甦醒。

女兒心裡的“厲害爸爸”,同事眼中的“樊老大”

2月19日12時36分,噩耗傳來,樊樹鋒經搶救無效,離開人世,年僅39歲。

“他就是我們家的天,他走了,我的天就塌了,我和兩個孩子怎麼辦?”提起丈夫的離世,張華已經泣不成聲,“我每天都在祈禱,我祈禱著,只要他醒來,哪怕變成植物人,我寧願照顧他一輩子,可是他連這樣的機會都不給我……”

如今,樊樹鋒的母親和兩個女兒,還不知道這個消息,張華和樊樹鋒的大哥在料理後事。

“爸爸,你怎麼還不回來,我都想你啦!”工作間隙,樊樹鋒會給家裡打視頻電話,大女兒撒嬌要找爸爸,不善言辭的樊樹鋒總是“嘿嘿”笑著,說“就快回去了”。

樊樹鋒有兩個“小棉襖”,大女兒10歲,小女兒3歲。因為單位離家只隔著一條馬路,大女兒平時放了學,也會直接到樊樹鋒的民警宿舍,一邊寫作業一邊等爸爸下班。經常等著等著,作業寫完了,爸爸還沒回來,小姑娘就趴在桌子上睡著了。

慢慢地,樊樹鋒的同事都和小姑娘混熟了,聊起天來,小姑娘對爸爸滿是崇拜,“看!我的馬尾是我爸爸扎的,今天早飯也是他做的,我爸爸厲害吧?”

同事閆志紅說,樊樹鋒知道自己工作忙,對家裡有所虧欠,所以一有時間,早上五六點就起床,給家人做早餐,給兩個女兒梳頭髮、扎辮子。

“每月考核成績出來,他都會分析每個人的工作情況,對成績不理想的人私聊談心,問我們工作上哪裡遇到了困難,從來沒有跟我們發過脾氣。”因為樊樹鋒為人溫和親切,閆志紅和同事們都管他叫“樊老大”。

在閆志紅眼裡,樊老大是個特別細心的人,比如得知哪位女同事懷孕了,就主動承擔起她們的工作;哪位同事過生日,他就往群裡發個祝福紅包。但是,樊樹鋒唯獨對自己不夠細心。

“去年3月12日,大家約好帶著家屬一起聚餐吃燒烤,嫂子悄悄給我們說這天是樊老大的生日,我們就提前準備好了蛋糕,給他一個生日驚喜。”閆志紅說,樊老大一如既往地默默笑著,把生日帽戴在了大女兒的頭上。

“他才39歲,還很年輕,下個月就是他的生日,可今年沒法和孩子一起給他過生日了。”張華把臉埋進雙手,哽咽著說不出話了。

從特警隊員到社區民警,他把轄區當成家

1981年出生的樊樹鋒是一名共產黨員,三級警督警銜。2005年,樊樹鋒從河南公安高等專科學校畢業後,考入了鄭州市公安局,成為一名特警隊員。入警以來,他先後參加過汶川抗震救災、北京奧運會安保等重大任務。

2016年5月,樊樹鋒由特警支隊調入東風路分局治安管理服務大隊治安二中隊,擔任白廟村社區民警。自從幹了社區民警,樊樹鋒就把轄區當成家,從社區安全防範、調解居民糾紛,到為民服務、紓困解憂,很快進入了角色。

熟悉戶情是社區工作的基礎。剛到任,樊樹鋒就著手開展入戶走訪,堅持見到每個人,熟悉每個人的基本情況,給每戶建立檔案。每次入戶走訪,樊樹鋒必帶“老三樣”——工作日誌、警民聯繫卡和反詐騙宣傳小冊子。

“他的工作日誌跟天書一樣,密密麻麻,只有他能看明白,但我們知道,那上面記的都是群眾關心的事,他怕忘了,大小事都要記下來。”同事劉孝章說。

疫情防控期間,樊樹鋒每次外出工作,都會路過家門。為此,妻子半埋怨半調侃地說他:“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你算算,你都幾過了?”

每天,樊樹鋒都是最早到達崗位的,拿著“老三樣”,外出開展防控工作。白廟社區居民居住分散,設置了15個崗卡,樊樹鋒每天不間斷地往返其中。有同事見他眼睛發紅,嘴角起泡,讓他趕緊回去歇歇,樊樹鋒卻委婉拒絕,說:“我年輕,身體可好,沒事兒!”

防疫工作容不得半點馬虎,樊樹鋒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來,白廟村黨委書記李國民都看在眼裡,“小樊非常敬業,工作忙,他從大年初二上崗之後,基本沒吃過一頓熱乎飯,也沒睡過一個囫圇覺。”

社區居民王女士介紹,平常工作中,樊樹鋒總是有求必應,從來不推諉,“誰家孩子需要辦戶口,他都全部幫辦好,不用我們再跑第二趟。”

“熟悉他的人都知道,樊樹鋒很憨厚,啥事都是衝在最前面,沒有別的話。”疫情防控期間,劉孝章會在半夜收到樊樹鋒的微信,“我倆一起討論工作,討論怎麼能更有效、更快速地完成排查,互相分享經驗。”

在樊樹鋒的帶領下,白廟社區的群眾情緒穩定,至今未出現一起新冠肺炎的確診和疑似病例。

在轄區許多人的手機上,現在還留著樊樹鋒發來的信息:“身體怎麼樣了?需要什麼儘管給我說,一定給你辦好!”、“藥吃完了沒,快吃完了說一聲,我給你買”……

犧牲後捐贈器官,挽救三人生命、讓兩人重見光明

“如果我哪天不在了,就把能捐的器官都捐了,去幫助更多人,為社會做貢獻。”原本是和家人拉家常的話,如今,卻成了樊樹鋒的遺願。

忍著悲痛,張華和樊樹鋒的大哥決定遵從樊樹鋒生前的願望,無償捐贈樊樹鋒的器官。

2月19日中午,樊樹鋒家人和單位代表在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參加了樊樹鋒器官捐獻儀式。據河南省人體器官捐獻辦公室協調員、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OPO辦公室負責人陳超群介紹,樊樹鋒捐獻的器官將挽救三個人的生命,讓兩個人重見光明。

“此生無悔披戰甲,來世還要做警察”,這是樊樹鋒曾在朋友圈發過的一句話,也是他一直以來的追求,他把自己的熱血青春乃至生命,都獻給了他摯愛的工作。

“2月份以來,他只發了兩條朋友圈,都是和疫情防控相關,一條是《東風路分局致轄區居民的一封信》,提醒群眾做好疫情防控,一條是市裡關於疫情防控的通告,沒想到這是他留給我們的最後信息……”幾名同一批入警的戰友說起好兄弟樊樹鋒,仍有些恍惚,痛惜不已。

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他用另一種方式為社會做出了貢獻。終究,奮戰在防疫一線的樊樹鋒,沒能等到他的生日,沒能等到春暖花開。

但是,對於樊樹鋒曾溫暖過的每個人而言,他已經來過,花開正滿,人間正春色。(首席編輯 華麗娟 編輯 吳海舒 張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