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守护这一座山!灞桥区洪庆山上的基层干部全力当好“守山人”

三阳院管区,是灞桥区洪庆街道一个特殊的辖区。地处洪庆山上,地广人稀,特别是冬天更是寒冷难耐。但在这里,有一群人严格执行防控疫情的命令,着眼群众安危不分昼夜的默默奉献,全力做好洪庆山的“守护人”。

扎在村里的“巾帼英雄”

“为了守护一座山,小郭没见上奶奶最后一面。”洪庆街道三阳院管区办公室负责人魏治壮口中的小郭叫郭凯,是一名80后干部。郭凯所在的三阳院管区有百花岭和三阳院两个村,她是百花岭村的包村干部。从大年初二开始,她就和同事们全员到岗,“扎”在村里排查外来地区入村的学生、打工者及探亲的外乡人。两个村上下几十里山路、5000多人,宣传、排查、监管、隔离一样工作都不能少,还要兼顾森林防火、野生动物保护防疫等秦岭自然生态相关工作,郭凯二十多天里没有一句怨言,只有看到两个儿子发来的逗趣视频时会默默辛酸。

就在郭凯下村排查疫情工作时,她突然接到了奶奶去世的消息。“奶奶90多岁了,特别想回去送她最后一程。”但考虑到自己长期在外工作可能带有病毒存在安全隐患,对家人有潜在风险,而且目前疫情防控也容不得丝毫差错,郭凯考虑再三决定留在村里。“虽然没见到奶奶最后一眼,但我相信奶奶会理解支持孙女的选择。”郭凯擦干眼泪,又投入到疫情防控中去。

他们把管区当成了家

山路崎岖,三阳院村包村干部魏治壮和村脱贫攻坚驻村工作队副队长刘尧每天奔走十几公里山路穿梭于4个自然村之间,大冬天里往往也一身汗。逐户进行防控宣传和疫情排查,到各个登记检查站点巡查、值班,他们坚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

魏治壮是个老管区干部了,村里谁家几口人、有没有外来人员他都门儿清。除了回自己家洗了两次澡、换了身衣服,匆忙看了眼孩子和家人,20多天来他把管区当成了家,24小时吃住都在这。为了做通湖北返乡人员、疑似病人、年老体弱者的思想工作,解除他们的侥幸、麻痺甚至对抗心理,他常常忙得忘了吃饭。每天到各个登记检查站巡查,同群众一起值班,了解过往车辆、人员的检测、登记情况,老魏尽心尽力当好这个“守山人”。

看着村上的防疫物资十分紧缺,尤其是贫困户,几乎没有任何防护物品,刘尧心急如焚,跑了几十家药店超市,买了180只一次性口罩、50包消毒湿巾、3瓶消毒洗手液发放给防疫检查点执勤人员和贫困户;村内仅有的几个小商店也停业了,为了让贫困户生活方便,他又买了方便面、苹果送到贫困户家中;年龄大的孤寡老人以及患病的老党员,刘尧还给另外买了棉大衣,保障了贫困户和困难群众的疫情防护和生活用度。受疫情影响,贫困户窦小峰养殖的蜂蜜、栗沟生态鸡专业合作社的土鸡蛋和蜂蜜出现了滞销。刘尧得知后立即多方联系,朋友圈发消息、向亲朋好友和企业推荐,想方设法为他们分担焦虑、推销产品,切实保障贫困户收入。

这座山的“守护人”不止是郭凯、魏治壮、刘尧,更多人在默默奉献着,用实际行动告诉群众:“有我们在,黎明的曙光终会到来!”

通讯员 贺妍 华商记者 张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