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譚》:老祖宗告訴我們,為人處世就得遵循這些定律

近來蝸居在家,尚不得復工。閒暇之餘,攜藏書閱讀,受益甚夥。今日偶得菜根譚一書,讀來不覺深受感觸,現擷取一二,細細解析,與爾同銷萬古愁。

《菜根譚》:老祖宗告訴我們,為人處世就得遵循這些定律

1、心事須明,才華宜韞。

【原文】:君子之心事,天青日白,不可使人不知,君子之才華,玉韞珠藏,不可使人易知。

【解析】君子心中所想的事情,應該向青天白日一樣坦蕩,應該讓人知道;君子的才華,應該像收藏珠玉一樣,不可以隨便向人炫耀,也不能輕易讓人知道。一個人心中所裡的志向,可以告訴別人,讓別人知道你的志向;但是一個人的才華最好不要外露,因為,才華外露,勢必遭到別人的嫉妒,引來不必要的麻煩。

2、良藥苦口,忠言逆耳。

【原文】:耳中常聞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才是進德修行的砥石。若言言悅耳,事事快心,便把此生埋在鴆毒中。

【解析】:古話說: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這話沒錯。耳中經常聽到刺耳的話,心中就會經常有不順心的事情,克服這些,就要讓自己道德提高。這才是使自己的道德提高,進行修行的好途徑。如果聽到的每句話都悅耳動聽,遇見的每件事都稱心如意,就等於是把自己埋到鴆毒中。一個人要想提高自身修養,就要在逆境中鍛鍊自己,當遇到困難和挫折的時候,就要勇敢面對,把困難當成磨練自己、提高自己的墊腳石。

《菜根譚》:老祖宗告訴我們,為人處世就得遵循這些定律

3、靜坐觀心,妄窮真露。

【原文】:夜深人靜,靜坐觀心。始知妄窮而真獨露,每與此中得大機趣,既覺真現而妄難逃,又於此中得大慚忸。

【解析】: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要獨坐著觀察、體味自己的心性,才知道擺脫掉虛妄的意念和慾望之後,真的境界就顯露了出來,常常在這中間獲得很多微妙的靈感。既然感覺到真的境界,真境的顯現卻難於擺脫虛妄的意念和慾望,則使人在中間感到深深的慚愧。一個人只有把心性修煉好,才能到達崇高的精神境界。

4、淡泊明志,肥甘喪節。

【原文】:藜口莧腸者,多冰清玉潔;袞衣玉食者,甘婢膝奴顏。蓋志以淡泊明,而節從肥甘喪也。

【解析】:吃粗茶淡飯的人,情操很多事冰清玉潔的,豪華奢侈的人,很多是甘願奴顏婢膝的。因為一個人的志趣、情操常常在淡泊的生活中,得以涵養展現,而物慾橫流的生活常常使人的節操喪失殆盡。一個人只有始終保持淡泊的生活態度,才能守住自己的節操。

《菜根譚》:老祖宗告訴我們,為人處世就得遵循這些定律

5、德居人前,利落人後。

【原文】:寵利毋居人後,德業毋落人後,受享毋逾分外,修持毋減分中。

【解析】:獲寵獲利不要落在他人之前,品德和功業不要落在他人之後,享受不要超越自己的應得修行和持身不要有一分的減少。

6、富多施捨,智不炫耀。

【原文】:富貴宜家寬厚而反忌克,是富貴而貧賤之行,如何能享?聰明人宜斂藏而反炫耀,是聰明而愚懵其病,如何不敗?

【解析】:富貴人家應該寬容厚道,如果猜忌刻薄的對待人,這身處富貴卻行為下賤,怎麼能夠長久享福?聰明之人應當深藏自己的才能,如果反作炫耀,則對弊害愚昧無知,怎麼能夠不失敗呢?

《菜根譚》:老祖宗告訴我們,為人處世就得遵循這些定律

7、立身要高,處事須讓。

【原文】:立身不高一步立,如塵裡振衣,泥中滌足,如何超達?處世不退一步處。如飛蛾投燭,羯羊觸藩,如何安樂?

【解析】:立身如果不從高處著眼,就會像塵埃裡拍打衣服,在泥漿中洗腳,怎麼能夠超逸曠達?處世如果不懂得退一步打算,就會像飛蛾撲火,公羊角卡在籬笆上,怎麼能夠安閒快樂呢?退一步海闊天空,只有高處立身,才能擁有曠達的人生。


《菜根譚》:老祖宗告訴我們,為人處世就得遵循這些定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