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漫誇蘇武節,鬚眉巾幗並流芳——馮嫽傳

西漢時期,人們在距離今天的甘肅瓜敦公路甜水井道班南側1.5公里處的戈壁荒漠中,建立了一座驛站,又因其附近有水“側出懸崖,故曰懸泉”,因而名為“<strong>敦煌郡效谷懸泉置

”(置為驛站之意)。

讀史漫誇蘇武節,鬚眉巾幗並流芳——馮嫽傳

懸泉漢簡 可見懸泉置字樣


兩千多年後,甘肅省文物考古所發掘了懸泉置遺址,同時也在2萬餘片有字的漢簡中發現了關於她的片段:

“使烏孫長羅侯惠遣斥候恭,上書詣行在所”。

“甘露二年二月庚申朔丙戌,甘露二年二月庚申朔丙戌,魚離置嗇夫禹移縣(懸)泉置,遣佐光持傳馬十匹 ,為馮夫人柱 ,廩穬麥小卅二石七鬥,又茭廿五石二鈞。今寫券墨移書到,受薄(簿)入,三月報,毋令 繆(謬),如律令。”

“甘露二年四月庚申朔丁丑 , 樂官 (涫 )令充敢言之 :詔 書以騎馬助傳馬,送破羌將軍、穿渠校尉、使者馮夫人。”

漢簡中提到的馮夫人是誰?她的一生又經歷了怎樣的波瀾壯闊?

我們還得從頭說起。

話說當年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中原大亂之時無力顧及北防,引得匈奴“數苦北邊”,趁機南侵。西漢初年,高祖劉邦曾親率大軍迎擊,可惜白登之圍的慘敗讓他徹底認清了形勢:天下初定,匈奴強盛,未可以武服。


讀史漫誇蘇武節,鬚眉巾幗並流芳——馮嫽傳


於是高祖欲採納劉敬之言,遣長公主偕豐厚嫁妝遠嫁為閼氏(匈奴王后)。本想著既可結秦晉之好以彌戰事,好好休養生息,又可以改變匈奴王室血統,使其逐漸漢化,真是兩全其美的主意。

可惜呂后無論如何都捨不得唯一的女兒魯元公主,最後就從後宮選了位家人子假稱長公主嫁與單于。

自此之後,漢朝皇帝們“均與匈奴和親,通關市,給遺匈奴,遣公主,如故約。”儘管史書裡完全找不到這幾位和親公主的名字,她們依然犧牲了自己的一生幸福,為大漢朝謀得了“世世平樂”。

至漢武帝時,形勢出現變化,大月氏被匈奴趕跑,而大月氏當年的仇敵烏孫剛好勢大。張騫建議:“ 誠以此時厚賂烏孫,招以東居故地,漢遣公主為夫人,結昆弟,其勢宜聽,則是斷匈奴右臂也。”也就是希望漢武帝改變政策,跟烏孫交好。


讀史漫誇蘇武節,鬚眉巾幗並流芳——馮嫽傳


武帝深以為然,為了配合連烏孫夾擊匈奴的策略,漢朝公主不嫁匈奴了,改嫁烏孫昆莫(也寫作“昆彌”,即國王)。先是罪臣江都王劉建之女細君公主被送往烏孫。可惜,在經歷了五年的“穹廬為室兮旃為牆,以肉為食兮酪為漿”的壓抑生活後,細君公主鬱鬱而終,魂歸故鄉。

怎麼辦?再嫁一個唄。就這樣,同為罪臣之後的解憂公主帶著自己的侍女馮嫽踏上了和親之路。


讀史漫誇蘇武節,鬚眉巾幗並流芳——馮嫽傳


堅韌的解憂公主努力適應了塞外苦寒,生育了多位子女,而聰慧、“

能史書、習事”的馮嫽更是熟練掌握了當地不同的語言和禮節,經常以公主使節的身份通好西域各國,贏得了威望,被西域君臣敬稱為馮夫人(“嘗持漢節為公主使,行賞賜於城郭諸國,敬信之,號曰馮夫人。”——《漢書》)。

不似“行人刁斗風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的前任,解憂公主與馮嫽互相扶持著,在烏孫艱難地生根發芽,開出了美麗的花。


時光流轉,到漢宣帝時期,烏孫王去世,劉解憂的兒子元貴靡未能如願繼承王位,反而是匈奴血統的王子泥靡被擁立為王,解憂公主不得不忍辱地依烏孫習俗再嫁給繼子狂王泥靡(即收繼婚)。

狂王之立既不合西漢的心意,又因性格殘暴失去大量烏孫貴族的支持,於是解憂公主與漢朝使者魏如意及任昌合謀刺殺他,可惜未遂,並引發烏孫內亂。


讀史漫誇蘇武節,鬚眉巾幗並流芳——馮嫽傳


漢宣帝甘露元年(前53年),烏孫的北山大將烏就屠叛變,起兵殺死狂王自立,宣帝立派遣破羌將軍辛武賢率一萬五千兵馬進駐敦煌討伐烏孫。

雖然漢軍兵多勢重,但畢竟遠道而來,將士疲憊,勝負實則難料。因而,西域都護鄭吉決定遣使勸降烏就屠,“不戰而屈人之兵”。想來想去,精通烏孫語言、堅守漢室立場且已為烏孫右大將(烏就屠好友)之妻的馮嫽就是最佳人選。

臨危受命的馮嫽欣然前往,對烏就屠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以漢兵方出,必見滅,不如降。”烏就屠終於屈服,只求一個“小號”保全就讓位。

讀史漫誇蘇武節,鬚眉巾幗並流芳——馮嫽傳


可以說,沒有馮夫人,就沒有這場兵不血刃的勝利。漢宣帝聽到成功和談的奏報,欣喜萬分,下令召聞名已久的馮夫人回京面聖。背井離鄉幾十年後,馮嫽榮歸故里,不知道她回到長安的那一日,是否同樣鬚髮盡白。漢宣帝非常欣賞馮嫽的謀略膽識,正式封她為使者。

這一次,馮媛不只是陪同公主的使節,她乘坐錦車,手持漢節,由副使竺次、期門甘延壽陪同回到西域,以漢朝使節的身份立解憂公主之子立元貴靡為大昆彌,烏就屠為小昆彌,皆賜印綬,她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性外交官。

幾年後,解憂公主的子女先後逝世,她“上書言年老土思,願得歸骸骨,葬漢地。”漢家天子憫而迎之,年近七十的公主與馮嫽終於回家了。

黃龍元年(前49年),劉解憂病逝,以公主之儀安葬。此時,烏孫國王正是她的外孫星靡,可惜他生性懦弱,致使烏孫局勢再起動盪。心掛烏孫的馮嫽不顧年邁,主動上書漢元帝請求再為漢使,出使烏孫鎮撫星靡(“元貴靡子星靡代為大昆彌,弱,馮夫人上書,願使烏孫鎮撫星靡。漢遣之,卒百人送焉”)。

漢香飛入烏孫國,逾白龍堆行絕域。越瀚海、度沙磧。棄衣冠,著氈裘。對於漢家女兒來說本是苦寒之旅,但戴罪之身的解憂公主和馮嫽沒有顧影自憐,反而活得痛痛快快,逆天改命:一個是罪臣之女卻掙得公主之榮,一個是小小侍女卻名垂青史

讀史漫誇蘇武節,鬚眉巾幗並流芳——馮嫽傳

懸泉置遺址


她們的一生,始終從政治出發,為大局考慮,對漢朝和烏孫及西域諸國的關係起到了長期而積極的作用。在史書裡,我們沒能找到這位傳奇女性的結局,她最後在烏孫離世還是葉落歸根暫未可知,但她的堅貞、聰明、勇敢和作為一名外交官的鞠躬盡瘁永遠留了下來,不僅留在傳世史書中,也寫在懸泉置的漢簡上。“使於四方,不辱君命”,蘇武有之,馮嫽有過之而無不及。

前有馮嫽出使,今有傅瑩發言,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龍泉壁上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