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甸鄉村醫生許正鵬:最“普通”的守門人

千年前的除夕夜,唐代詩人戴叔倫在遠離家鄉獨自逆旅的夜晚寫下“一年將盡夜,萬里未歸人”,千年之後,當大多數人都在春節闔家團圓時,也有人選擇在崗位上堅守,遠離家的方向,成為“萬里遲歸人”。

歲末年初,一場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武漢,席捲全國,一場關係人民群眾生命健康的疫情防控阻擊戰正在全面打響。疫情防控形勢日趨嚴峻,盛世之下,總有人為萬家燈火負重前行,他們不忘過去,更不懼未來。

魯甸鄉村醫生許正鵬:最“普通”的守門人

而他,就是那個捨去小家,堅守崗位的“遲歸人”;就是那個不忘過去,不懼未來的“負重人”;就是那個內防擴散,外防輸出的“守門人”。他,就是文屏鎮普芝嚕村鄉村醫生許正鵬。

許正鵬醫生從事基層醫療衛生工作的16年來,他立足本職,深入群眾,在最基層的醫療衛生崗位上默默傾注精力和心血,守護一方百姓的健康。面對這次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他衝鋒在了抗擊疫情的第一線,他說:“抗擊疫情我義無反顧,因為我背後是普芝嚕村的父老鄉親,更因為我是一名醫生,一名共產黨員,‘守初心、擔使命’是我的信念。”

魯甸鄉村醫生許正鵬:最“普通”的守門人

從除夕到現在,大部分人為防控疫情只能待在家裡,但是許正鵬醫生從大年三十這天接到通知後,就迅速行動,他逆行的腳步每日穿梭在普芝嚕村每家每戶,每日上門兩次給從湖北(或途經湖北)返魯到魯重點人員測量體溫、查看體徵,詳細詢問身體狀況,將信息反饋給文屏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對特殊情況及時進行跟蹤監護、報告。因為工作及接觸人員的特殊性,別人呆不住的家,成了他回不去的地方,顧不上年幼的孩子、疲憊的妻子,衛生所成了他臨時的家,許醫生憑著一隻最普通的口罩、一件白大褂和一顆牢記使命的初心,將身影遍佈在了村子的每個角落,擔當起了普芝嚕村疫情防控一線的“守門人”。

是的,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裡,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許醫生代表了我們忠於職守、逆戰而行的醫務人員;代表了我們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的共產黨人;更代表了我們齊聚一心,共抗疫情的華夏兒女。

逆行戰魂,向陽而生。致敬我們最偉大、最普通、最可愛的“守門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