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尽陈情韵未消 谈魏无羡笑傲的那个江湖

看到一篇剧评,说《陈情令》继承了武侠文化,魏无羡身上有杨过、令狐冲的影子。


我一下子领悟到了这个点。


谁让我小时候是喜欢杨过、令狐冲的呢。


如果说杨过的故事是放在家国危难的大环境下,对江湖的反思还不是主体的话,作为历史背景架空的《笑傲江湖》里,这个“江湖”就很耐人寻味了。江湖争霸大乱斗是《笑傲江湖》的主线情节。

曲尽陈情韵未消 谈魏无羡笑傲的那个江湖

与魏无羡修“诡道”而被正道人士不齿类似,令狐冲加入了“日月神教”,也称“魔教”,被正道人士不齿。


尽管年代久远,我已经不记得《笑傲江湖》的具体情节,但以岳不群为代表的正道人士做尽坏事,而被称为魔教的令狐冲行侠仗义,这种对比和反讽还是非常强烈的。最后令狐冲与任盈盈终成眷属,一曲“笑傲江湖”诉尽平生意。


在我们讨论《陈情令》的情节和人物时,往往把重点放在人物之间的恩怨上。这里还是薛洋的一句话说得好,“孰是孰非、恩多怨多,外人说得清吗?”这虽然是他为自己作恶的辩解,就其内涵来说,不是没有道理。比如关于魏无羡与江澄这对兄弟之间的恩怨,真的说不清楚。剧中把人物塑造得很立体,没有绝对的、扁平化的好人坏人,每个观众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做出判断。但如果纠结这些,其实会忽略更大的东西,即魏无羡的对立面并不是江澄,甚至也不是金光瑶,而是剧中那个正道世界,成人江湖。


那么,在魏无羡生活的这个时空,魏无羡和他的同时代人所面对的是一个怎样的江湖呢?

  1. 五大家族掌管天下,无人制约。
曲尽陈情韵未消 谈魏无羡笑傲的那个江湖

百年前,五大家族联手打败薛重亥,那时他们都是站在正面立场的吧。连温家的家训中都写恃强凌弱者该杀,可见那时的温家也是正派的。但怎么到百年后温家就黑化了呢?因为一旦一个家族力量独大,并没有什么机制可以制约。


及至事情发展到不可挽回,温氏覆灭,结果不过换了金家站上巅峰而已,依然没有什么制约机制。以私德而论,金光善沾花惹草,这些事其他仙家未必不知,但无人质疑。以公德而论,他包庇薛洋,间接导致了后来义城的悲剧。


不能把这些都归为金光善个人品质不好,当个人无约束时,这种败坏是早晚的、必然的。


2. 仙门家族势力强大,仙二代子弟良莠不齐

因为对仙门家族无人制约,到了仙二代也就缺乏有效机制管束。蓝家、聂家还好,温家的温晁不用说了,金家也有金子勋这样不讲理的人,到了金凌虽然心眼还好,但也是一身霸道坏脾气。连仙门小家也如此,栎阳常氏的常慈安显然也是个被骄纵的子弟,薛洋的指头被碾断是没有地方可以说理的。


曲尽陈情韵未消 谈魏无羡笑傲的那个江湖


3. 缺少基本人文关怀,公开虐俘无人阻拦

不伤害战败方的老弱妇孺,这些是现代的观念,确实不能对古人要求过高。但怜悯弱小总是基本人性吧,百凤山围猎时,温氏族人站在靶前无人阻止,魏无羡后来为此自责,但更应该自责对难道不是其他那些名门正派的家主吗?他们这种冷漠态度,也就奠定了后来魏无羡保护温情、温宁和余剩的温氏族人,被理所应当地看作大逆不道。

曲尽陈情韵未消 谈魏无羡笑傲的那个江湖

4. 仙门子弟不约束口舌,欺负弱势人群

如果说前面那些是大的方面,这一项看上去是小的方面,但也体现了仙门中的风气。

对于魏无羡,虽然因为江宗主把他当儿子养,他自己性格又好,一般世家子弟不说什么,但金子勋还是会说他是“家仆之子”。

曲尽陈情韵未消 谈魏无羡笑傲的那个江湖

看似这一句句的嘲讽没什么,可就是这样的一句句话,促使金光瑶后来成了大反派(和对薛洋一样,我认为不能因此免除他个人的责任,但别人的语言暴力确实是让他心理扭曲的重要原因)。包括献舍的莫玄羽,也是这种霸凌的对象。之所以金光瑶诬陷他就会被众人相信,这才会积累起莫的巨大恨意,宁可献舍也要出气,这才有了后世的魏无羡。


所以,如果说责任,魏无羡也好,江澄也好,他们各自悲剧的源头还是在这个江湖上。


魏无羡的选择是抗争。

前面他为了救人对抗温氏,莲花坞覆灭的责任怎能算到他的头上。责备他招来祸端是典型的责备受害者的反应(是的,莲花坞覆灭魏无羡也是受害者,莲花坞也是他的家啊)。

曲尽陈情韵未消 谈魏无羡笑傲的那个江湖

后面他为了救温氏老弱妇孺与正道决裂,不能不说是正道的狭隘和贪婪(想要他手中的阴虎符)所致。每次他都是在反应,而不是主动出击。他确实有责任,这个责任就是蓝忘机说的,你手中的法宝不好控制,有危险性,你保证不了。但相比起正道的不由分说主动讨伐,他确实不能承担全部责任。师姐是在他的不能控制和正道的竭力排斥之间的牺牲品,师姐身亡的责任全算在他头上也是冤枉。

曲尽陈情韵未消 谈魏无羡笑傲的那个江湖

对江澄来说,他不可能去反思正道江湖的结构性问题,他一直不知道换丹真相,也一直不知道当年的事情背后有金光瑶的阴谋陷害,他总要为自己的家庭悲剧找个出口。他的恩怨情仇都纠结在魏无羡身上,这是自然的反应。但说到底,是谁造成的悲剧呢?这个所谓的正道江湖难道不是责任更大吗?


艺术是现实的反映。《陈情令》也许没有《笑傲江湖》那么大的世界观,但反映出来的情形是相似的。而这种相似恐怕是来源于两部作品所共同基于的现实。



分享到:


相關文章: